【简介:】米格-23的“蟹爪”式主起落架在设计上非常巧妙,采用复杂的横向折叠结构而非传统的缓冲支柱结构,在有限的主起落架舱空间内较好满足了该机在无铺装简易机场上起降的作战需求。
米格-23的“蟹爪”式主起落架在设计上非常巧妙,采用复杂的横向折叠结构而非传统的缓冲支柱结构,在有限的主起落架舱空间内较好满足了该机在无铺装简易机场上起降的作战需求。
米格-23之所以采用如此复杂的主起落架设计与该机的总体设计有关,该机的机身较窄且采用上置可变后掠翼决定只能把主起落架布置于机身两侧,但米格-23两侧进气口之后的中央机身段被燃油箱所占据,留给主起落架舱的空间极其有限,只有一小块矩形空间,无法像“幻影”F1、苏-24、以及“美洲虎”上单翼战斗机那样把起主落架舱沿机身纵向布置,并采用向前收起的传统支柱式主起落架。
为该机设计主起落架的难度不亚于螺蛳壳里做道场。根据野史,米格设计局向全苏联航空研究机构求助后,一位莫斯科航空学院的女大学生以逆向思维提出了“蟹爪”式主起落架设计,在收放时化传统支柱式起落架的纵向运动为横向运动,解决了困扰该机的设计难题。
米格-23“蟹爪”式起落架在结构上可被分为液压收放动作筒、横向支柱、机轮与摇臂式减震单元、联动连杆等几部分组成。收起时横向支柱在液压动作筒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同时机轮单元会联动连杆的带动下折叠在横向支柱后方,最终使整个主起落架结构收入紧凑的起落架舱内。除了具有紧凑的好处外,这种“蟹爪”式起落架展开后的主轮距达到2.88米,保证了米格-23在简易跑道起降时的稳定性。
其实“蟹爪”式起落架并不是米格-23首创的,早在二战时期格鲁曼公司的F4F“野猫”战斗机就使用了类似结构的主起落架,只是限于当时的材料技术,该机的起落架结构更加复杂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