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制飞机

一次性筷子做飞机 图步骤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1-12-28 06:41:26

简介:】准备:一次性筷子适量、雪糕棍适量、胶水、刻刀
制作方法:
1、将15根筷子并排码放整齐。
2、截下与筷子方阵短边同长的筷子粘贴到两边,做成底座。
3、取7根筷子围成一圈,用6根包

准备:一次性筷子适量、雪糕棍适量、胶水、刻刀

制作方法:

1、将15根筷子并排码放整齐。

2、截下与筷子方阵短边同长的筷子粘贴到两边,做成底座。

3、取7根筷子围成一圈,用6根包住1根,并在上方抹好胶水。

4、用刻刀修剪成带尖的样子做成机身。

5、取两根长短不一的筷子段和两根雪糕棍,粘贴成平行四边形。

6、将筷子按照四边形的长边截成小段,粘贴上去,做两个成为机翼。

7、然后将做好的机翼粘在机身中间段的两边位置,要在一个平面。

8、同样的方法做3个小的机翼,两个粘到机身的底部平面。

9、一个竖直粘在尾部,尾翼就做好了。

10、取一根筷子做支架。

11、在筷子上面粘一个塑料套管。

12、用两根小筷子段固定住。

13、在飞机的机翼位置处粘一个小木段,要能伸进之前那个套管中。

14、将木段插入支架的套管,飞机就做好了,而且可以转动。

一次性筷子的制作过程

制作过程

1、选材;

主要是选择质地比较好的木材如桦木、杨木,或新鲜毛竹,其中又以桦木居多。

2、漂白;

用食品级的硫磺熏蒸漂白。

3、杀菌消毒经由高温或紫外线杀菌消毒;

按国家标准,合格的一次性筷子不得检出:大肠菌群、致病菌。

4.最后再经过烘干、定尺、磨光、整理、包装等等步骤,便可以出厂了。

扩展资料

一次性筷子的包装多数都印有高温消毒清洁卫生的字样,但实际上,因为一次性筷子价格低廉,市场占有率大,所以为了争夺这块市场,很多小企业都采用硫磺熏,双氧水,硫酸钠浸泡,漂白,滑石粉抛光,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达到卫生消毒的目的,而一次性筷子的外包装聚乙烯模给人民带来的危害就更大了,但是这种从生产线下来的东西,在高温下会产生更多的有害成份,会诱发人体产生很多的慢性疾病。

注意事项

1、“白”是工业原料煮出来的。

2、制造过程中惊现化工原料。

3、发霉筷子煮白了再卖。

4、一次性筷子有残留物超标。

5、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质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分三种方式:

1,固态的制作方式是通过硫磺的熏蒸漂白。经过硫磺气体漂白的筷子,其二氧化硫会严重超标。因此,人们用这种筷子进餐时,二氧化硫随着空气的流动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随之而来。除此以外,硫磺中含有重金属,例如:汞/铅等金属在人体内部是可以堆积的,长时间的累积会造成汞中毒。

2,液态加工的筷子的方法是通过氯气或者双氧水漂白。特别是氯气,而且可能含有曾经让人们谈之色变的二恶英。

3,竹筷子的加工方法是将其放入滑石粉中,通过摩擦去除筷子的毛刺。尽管不正规厂家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危害性很大,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一次性筷子仍没有出台具体的卫生检验的标准。

扩展资料:

一次性筷子的危害:

1 ,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硫磺,侵蚀呼吸道黏膜。

2 ,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

3 ,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

4,产生“温室效应”。因为恶性循环的关系,树少了,二氧化碳会增多,大气层会加厚,热量难以散开,就产生了“温室效应”。

5 ,一次性筷子致癌。专家指出,过期一次性筷子含致癌物黄曲霉素,具有极高的致癌风险,可诱发肝癌的发生。别小看这小小的一次性筷子,它可是有保质期的,过了保质期它就是危险物品。

一次性筷子的优劣鉴别:

1,一些低劣加工的一次性筷子,留存有用来“美白”的双氧水而不合格。

2,正规厂家生产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质地比较好的木材或新鲜毛竹,经正规工艺加工而成,经食品级硫磺熏蒸漂白,二氧化硫含量极低,一般不会超过一次性竹筷国家标准规定的600mg每公斤筷子。但是一些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质木材,看上去“肤色”就较黑甚至发黄。

3,鉴别一次性筷子的质量,一要查看包装上是否印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商标及联系方式。二可以闻一下筷子的气味,如果有股酸酸气味,最好不要使用。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减少残留的化学物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次性筷子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