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是德国迷恋,其实几乎所有列强都装备半履带装甲车。
早在20年代,法国、德国、美国甚至日本都在研究新一代机械化运输车。
当年军方只有两种车辆,第一摩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是德国迷恋,其实几乎所有列强都装备半履带装甲车。
早在20年代,法国、德国、美国甚至日本都在研究新一代机械化运输车。
当年军方只有两种车辆,第一摩托化轮式汽车,第二全履带的坦克。
相比起来,越野能力当然是全履带的坦克要强得多,它可以通过复杂地形。
然而,全履带坦克的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寿命短,维护费用很高,价格是轮式车辆好几倍,根本装备不起。
但是,普通的全轮式车辆,基本只能在公路或者非常平坦的野地上行驶,离开公路就寸步难行。
这种车辆即便在交通良好的南欧,作战起来也很困难,适用性太窄。
在两难的情况下,列强开始试图制造一种半履带车辆。
这种半履带车辆既有轮子,又有履带。
所以,它的造价没有全履带车辆那么高,越野能力又比轮式车辆要高,似乎两全其美。
代表作品是法国法国的M23式装甲车。
它诞生于1923年制成,成员为3人,可装备一门37mm炮或一挺机枪。装甲厚度为6mm。最大速度为40km/h,最大行程为200km。
在二战爆发以后,各国都有大量半履带车辆。如美国的M3半履带车,生产总数超过43000辆,非常惊人。
至于德军也装备了大量半履带车辆,成为闪电战的必需品。
德军装甲部队进行大范围迂回作战时,必须通过法国、苏联很多偏僻地区,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轮式车辆根本就走不动。半履带车辆发挥了巨大作用!
没有这些半履带车,德军闪电战恐怕难以成功。
德军最有名的半履带车辆是SdKfz 251半履带车,共生产16000辆左右。
它参加了二战中后期所有重大战斗。并在基本型基础上生产了指挥车、喷火车、反坦火炮车、通讯车、迫击炮车、火箭炮车、红外线夜间装备照射车等多种用途的改进型。
不过,战后半履带装甲车就迅速被淘汰了。
原因很简单。
它虽然兼有轮式和履带式的优点,却都没有学到家。
它的公路通过率远不如轮式车辆,泥泞等复杂地形通过率又不大大不如坦克,战斗力是有限的,只能说是略胜于无。
战后随着装甲技术的发展,很多各国都制造了全履带的装甲车。
而随着轮式技术的日新月异,很多轮式装甲车的越野能力也超过二战半履带车的水平。
那么,半履带车自然就应该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