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先看作战情况
就战役层面的过程来谈一谈。
俄罗斯正规军在2014年8月15日之前没有大规模介入乌克兰局势。之前在那里的主要是民间的皇俄分子、哥萨克、车臣藩兵和南奥赛梯
先看作战情况
就战役层面的过程来谈一谈。
俄罗斯正规军在2014年8月15日之前没有大规模介入乌克兰局势。之前在那里的主要是民间的皇俄分子、哥萨克、车臣藩兵和南奥赛梯藩兵。这些人都是俄罗斯国内的半官方的私兵武装,自成一体、自负盈亏,但同时又有合法的官方身份(如斯特列科夫在格鲁乌拥有上校军衔),从公共服务外包的角度可称为雇佣军。其实在这些人之外,俄罗斯甚至还有完全非官方的准军事人员,比如反克里姆林宫的极右翼大佬德穆什金就开办自己的军事训练营,在网上发照片放视频号称要入侵哈萨克斯坦。在干涉顿巴斯之前,这些合法雇佣军曾干涉克里米亚,而再之前则曾组团到叙利亚去给巴沙尔当佣兵。俄罗斯政府起初的模式就是派这些雇佣军去给顿巴斯当地一些害怕被基辅中央政府清算的乌克兰地方政...先看作战情况
就战役层面的过程来谈一谈。
俄罗斯正规军在2014年8月15日之前没有大规模介入乌克兰局势。之前在那里的主要是民间的皇俄分子、哥萨克、车臣藩兵和南奥赛梯藩兵。这些人都是俄罗斯国内的半官方的私兵武装,自成一体、自负盈亏,但同时又有合法的官方身份(如斯特列科夫在格鲁乌拥有上校军衔),从公共服务外包的角度可称为雇佣军。其实在这些人之外,俄罗斯甚至还有完全非官方的准军事人员,比如反克里姆林宫的极右翼大佬德穆什金就开办自己的军事训练营,在网上发照片放视频号称要入侵哈萨克斯坦。在干涉顿巴斯之前,这些合法雇佣军曾干涉克里米亚,而再之前则曾组团到叙利亚去给巴沙尔当佣兵。俄罗斯政府起初的模式就是派这些雇佣军去给顿巴斯当地一些害怕被基辅中央政府清算的乌克兰地方政客、寡头撑腰,后来打起来之后又向这些雇佣军以“人道主义援助”为名提供装备、弹药、补给等。
当然,在这个阶段是不是绝对没有俄罗斯军人入侵顿巴斯地区?不好说。因为可能有空降兵、特种部队、“休假”军事专家甚至防空部队(这一点对摧毁乌克兰的空军非常关键,到2014年8月乌克兰空军已经基本上丧失了作战能力,俄空军遂可不战而获战区制空权)已经侵入了。此外,在7—8月份的边境交战中,俄军也投入了相当大规模的炮兵部队支援所谓新俄罗斯联军(以下简称“新俄联军”)作战,给乌克兰军队造成巨大杀伤,这也是一种干涉。但是,就成建制、大规模这两点来说,俄罗斯正规军介入顿巴斯的时间是2014年8月15日。
2014年8月15日的战局是这样的:
北线,乌克兰军队包围并且攻入了卢甘斯克。
中央战线,乌克兰军队南北对进,先后攻占交通枢纽捷巴利采沃和关键性的萨乌尔-莫希拉高地,攻入沙赫特斯克,几乎切断卢甘斯克至顿涅茨克的交通线。
西线,乌克兰军队在顿涅茨克和戈尔诺夫卡外围与“新俄联军”巷战。
南线,乌克兰军队迂回封锁边境的部队遭围歼,转入防御,试图掩护中央战线上南北两个集群顺利会师,以切断顿、卢二州联系。
“新俄联军”方面(20000—30000人,指挥结构不明,有20个以上的战斗群):
因为除了精锐雇佣军还能机动作战之外,“新俄联军”基本上就是地方警察(比如顿涅茨克州阿尔法特警和卢甘斯克州高速交警集体加入“新俄联军”)、黑帮、企业保安、传销学员、失业者、球迷、皇俄团体成员之类,即便有服役经历也早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该军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只能在车臣跟奥塞梯藩兵指导下守守街垒。当然雇佣军和小股俄罗斯特种部队也不断采取游击战手段阻滞乌克兰军队。
乌克兰方面(约50000人,有5—6个军队集群,下辖60个以上的战斗群):
虽利用“新俄联军”的不足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连续苦战一个月的乌克兰军队已经师老兵疲,部队在后勤上严重依赖现地调达和民间捐赠。在前线手握重兵的法西斯民团首脑人物因政治酬庸、部队补给、作战指挥等问题,与基辅中央政权屡屡产生分歧,整个战役指挥链条都处于混乱的状态。
2014年8月15—24日,俄军将大约5个战斗群投入顿巴斯前线。每个战斗群大概都是以1个机械化步兵营(也可能是机械化的空降兵营)为基干,加强装甲兵、炮兵、防空兵等而形成的多兵种合成战斗群,每个战斗群兵力1000余人。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军队在此次战争中,也使用了同样规模的战斗群,即从战前一个常备旅中抽出1000—1500人的可用兵力和相应的可用装备,组成一个多兵种合成战斗群以旅的名义投入前线进行作战。虽然两军这样做的动机未必相同,但实际形成了类似的结果。
2014年8月15日,俄军以1个战斗群投入卢甘斯克前线,18日击退乌克兰北路集群主力解围成功。
2014年8月20日起,俄军以干涉部队主力在南线发动了大纵深攻势,制造了闪电战的瘫痪性效果,到8月25日前后已在伊利瓦尔斯克、共青城、萨乌尔-莫希拉等地连续合围了乌克兰南路集群的全部野战力量。随后,俄军在所谓“新俄联军”协助下转入歼敌,至9月初将这些力量大部分歼灭(不过相当一部分的乌克兰部队在抛弃重兵器后突围成功)。
2014年8月24日,俄军又以1个战斗群沿罗斯托夫-马里乌波尔公路入侵乌克兰,于8月27日占领了新亚速斯克,9月4日兵临马里乌波尔城下。
到9月停战令下达前,俄军在前线已经取得了完全胜利,乌克兰军队已被击退至北顿涅茨克—捷巴利采沃—克拉玛托尔斯克—顿涅茨克国际机场—马里乌波尔一线,基本上退回了7月攻势开始的出发地。乌克兰军队的基本力量在战役中遭到严重损失,相当一部分被歼灭和击溃。俄军在此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损失,其中新锐的T-72B3有在战斗中被乌克兰军民摧毁的战例。然而,此前还能拿出俄罗斯战俘的乌克兰方面,此时面对俄军大举入侵却在舆论上呈现失声,可见当时的战局对乌克兰是非常不利的。
2014年11月驻顿巴斯俄军据五角大楼观察家说有7500人(与我们在上文中的分析相一致),以后逐渐减少。然而,俄军始终留驻在顿巴斯地区充当太上皇,但具体规模不详。可以肯定的是,俄军一直掌握着所谓“新俄联军”的后勤命脉,可能也参加了2015年1—2月的捷巴利采沃之战。但是,我对驻留俄军的规模一无所知,看到过一个西方数字说有3000—5000人,但没查到出处。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俄罗斯为了支撑这个规模的驻留军存在,还需要在俄乌边境地区部署更大规模的支援部队。
俄罗斯在战争中的损失是未知的。俄罗斯国内网络上有的反战组织估计得相当大,但未必可信。不过损失是客观存在的,诸多军人葬礼的照片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个人认为,阵亡者至少有数百人。此外俄军还有意外被乌克兰军队俘虏者,其中以“迷路几百公里”的10名俄罗斯空降兵和押车运军火的少校最为知名。
从上述战例上看,总体表现强于乌克兰军队,战斗群的运用比较灵活,也没有昔日车臣那种掉链子的形态
但战法还是二战那一套,任务弹性不足
说明俄国如果投入现代战争,面对更精锐的敌人,可能要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