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居安思危,但如今的中国航天并不安,更需要国人思危。我们在“安逸”之下,本可以和日本在航天技术不分伯仲的前提下一起列为航天团队的第二梯队,但如今的中国航天发展由于种种原因
居安思危,但如今的中国航天并不安,更需要国人思危。我们在“安逸”之下,本可以和日本在航天技术不分伯仲的前提下一起列为航天团队的第二梯队,但如今的中国航天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发展创新乏力,如今已经被日本无情的抛到了后面,这对于中国这个亚洲大国来讲是祸不是福,毕竟同在一个屋檐下的邻居已经高高在上,让我们不得不担心自己的一起被偷窥,毕竟亚洲就这么的大,日本多一些,中国的空间就少一些。
日本这些年来在其突飞猛进的创新发展努力下,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很多领域已经超越了中国,甚至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一是近日日本发射了金星探测器和进行太阳帆探测器技术试验。这两项技术本身已经超越了中国技术实力,毕竟进行行星际探测对中国还是一个科学构想,去年中国“萤火”火星探测器因为俄罗斯的“技术失信”导致不得不被动推迟,这与中国自己不能发射火星探测器有很大的关系,尽管我们的航天人说自己具备火星探测器发射能力,但尽然没有实践,这一表态也就是空话。而日本用事实证明他们有能力探测比探测火星难度更大的金星,这个事实不得不让中国深思自己是否短期具有如此能力。
二是日本试验的太阳帆航天技术,这是未来航天技术发展,尤其是星际探测的技术基础,美国的早期此项试验以失败告终,日本此项技术如果成功,必将让包括美国在内的航天大国为止惊诧,而中国在此方面研究仅仅限于基础研究,还远谈不上应用,这能不让国人失分吗?
三是日本的火箭技术已经领先于中国很多年了,包括早期的H-2A和最新的H-2B,这些火箭本身综合技术实力已经超越了中国已经服役的“长征”系列火箭,我们能与之匹敌的“长征五号”火箭则需要在2013年之后才能登场,日本H-2B火箭直径达到5.2米,而“长征”系列只有3.35米。从3米多扩大到5米多是很大的技术差距,需要全新的工艺、装备,而制造5米直径储箱的工作母机、厂房都要重来;日本固体助推器水平也比我们强,我们没这么大,固体火箭扩大后会遇到装药、粘结工艺、燃烧稳定性、壳体制造等问题。这本身说明我们已经与其滞后了十多年,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大败笔。昔日中国在包括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技术耗时比较自豪的,但如今在很多“内在原因”驱使下,我们再次不得不追赶日本这个国家。
四是日本的探月水平也比中国高,上世纪90年代时就接近过月球。那时它的运载火箭能力其实不如我们。这次的“月亮女神”甩了三颗星上去,构思比较巧妙,技术难度超过了“嫦娥”。另外,从探月仪器设备等先进性而言,我们与日本还是有差距的。
五是中国在载人飞船设计领域超过了日本,日本在无人飞船领域则超越中国,日本2009年曾成功发射HTV-1无人货运飞船,而且飞船运载能力也超过“神舟”飞船。
六是日本的空间站技术超越中国,日本的“希望”号实验舱已经成功应用于国际空间站(尽管日本目前缺少独立性和自行发射空间站能力)。中国首个太空实验室“天宫一号”(空间站雏形)已经投入制造,并且将在各项领域超过日本,但成功发射还需要一年,因此实际应用还是空白。
七是日本的卫星制造技术优于中国。由于日本微电子技术、智能化技术、航天材料和工程工艺水平等远超中国,导致其卫星制造技术也明显优于中国,这一点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中国的应用卫星技术的成熟度也略低于日本。
八是日本的火箭发动机技术,尤其是最体现技术水平的氢氧发动机技术比中国高。日本的推力和比推力也要比我们更大,我们的氢氧发动机应该说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综合性能比日本,日本氢氧发动机的比推力在450秒左右,我们的在440秒左右,差一秒,运载能力可能就差了一百千克。另外,如同样一个5米直径的储箱,日本可以做得很轻和很精细。每处细节差一点,它打同样的轨道,运载力就比我们多。
九是日本的空天飞机技术也领先于中国。日本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试验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技术,这一基础研究远远早于中国,其技术积累也强于中国,这为日本在新世纪发展空天飞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如果日本“意外”的宣布空天飞机试验成功其实一点也不需要“意外”。
十是日本火箭发射次数和卫星数量高于中国。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至今发射火箭仅仅一百刚出头,发射卫星数量更是少的可怜。没有数量的优势就谈不上质量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