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NBC武器,即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核武器是指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自持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造成大规模杀伤或破坏效果的武器。1KG铀全
NBC武器,即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核武器是指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自持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造成大规模杀伤或破坏效果的武器。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当量。核爆炸的杀伤破坏效应包括冲击波、光辐射、早斯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除原子弹、氢弹外、中子弹、核定向能武器(X射线激器、核电磁脉弹)冲击波弹、感生放射性弹均包括在核武器之内。
生物武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战剂(病毒、细菌、真菌等)使人、畜致病、植物受害的杀伤破坏性武器也称细菌武器。
化学武器以毒剂(神经、糜烂、窒息、失能、刺激、中毒剂)杀伤疲惫敌有生力量、迟滞敌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
你要找的就是这个吗?
在古代军队中,调动和指挥是一回事吗?哪个朝代实行了军政分离?
你好,我认为在古代军队中,调动和指挥不是一回事,而军政分离,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并且在秦朝就开始了全国性的运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虎符的出现
众所周知,虎符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将军手中。虎符最早出现于战国,在秦朝建立后,推广至全国使用。当需要用兵时,由皇帝手中虎符与将军手中虎符相匹配后,将军才能领兵出征。这,便是最早的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2:郡县制
郡县制的实施,在地方上实行了军政分离,改地方的军政合一为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
当然了,虽然调动和指挥的分离在战国,秦朝时期就已出现,但真正形成稳定的制度应该算宋太祖赵匡胤。
我们知道,唐末和五代十国时,中国政治上最大的弊端是藩镇割据,将领拥兵自重。只要拥有一支军队,就能占据一块地盘做称王,且子孙相继,朝廷没什么办法。而赵匡胤本人就是干这个起家的,他当年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因此等到他自己当上皇帝后,想起自己的这个发家史,自然对军人拥兵格外防范。
“杯酒释兵权”是人所共知的典故。虽然剥夺了那些将军的兵权,但如果没有制度的建设,依然会有新的军事将领拥兵自重。于是,宋太祖开始改革兵制,调兵、统兵权分离。他强化了枢密院之权,用来分兵部之权——也就是削弱了相权。“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也就是说,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遇有战事,由皇帝任命大臣领兵出征,从而实现了“发兵之权”与“握兵之重”的分离。当然了,宋代这样的兵制也不是说没毛病,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因为这种制度下的军队会因为出兵程序繁琐,以致前线丧师失地都没能去征战,这也是导致了宋朝屡屡被北方少数民族打败的原因。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比宋太祖还精明,他为了防范军人专权,进一步将“统兵”和“调兵”权分离,强化了“文人治军”。设大都督府,统领天下兵马。后来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也叫五军府,管理在京的除亲军外的各卫所和在外的各督司,但军府只管军籍和军政,没有调兵之权。每逢战事,皇帝亲自任命军事统帅,兵部发出调兵命令,都督府长官率领部队奉命出征,由此军权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历朝历代都在为如何把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而伤透脑筋,但其实最终不过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已。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调动与指挥不是一回事。唐自安史之乱后,国力大衰,导致蕃镇割据。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
宋太祖是武将出身,害怕将来有人也夺了他的皇位。有一天,请众位开国功臣吃饭,说我做一梦,梦见有人要窜位,不知是你们哪个。众将说陛下是谁,宋太祖说你们都像。众将吓得,请宋太祖指条生路。宋太祖说你们御甲归田,保你们终身富贵。众将第二天就请辞,宋太祖收回了兵权。
宋太祖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割,设了枢密院与兵部两个军事机关。部队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后来王安石变法,有人建议将兵部与枢密院合并,宋神宗说先帝说不以兵怲归有司。
所以统兵权与调兵权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