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频道

在中法战争中,中国击退了法国,却为何没有享受战胜国的该有的待遇呢?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2-08-14 22:58:40

简介:】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误判,中法战争中清王朝根本不是战胜国,镇南关大捷对战局的影响也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和那么重要。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岐误的印象,主要和中国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误判,中法战争中清王朝根本不是战胜国,镇南关大捷对战局的影响也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和那么重要。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岐误的印象,主要和中国舆论中对中法战争历史的认识岐误有很大关系。

下面梗概介绍一下中法战争的情况,希望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本问题。

一、中法战争源头·三心二意的属国越南

中法战争的源头在于清王朝的属国越南,不过和朝鲜之类的属国不一样,越南对清王朝中央实际上长期是三心二意、阳奉阴违,甚至于对中国的反清武装采取招降纳叛的态度。

而且中国舆论中较少注意的是,实际上越南早在中国乾隆朝时代就已经背着中国,自行和法国勾勾搭搭。而法国势力,乃至法国文化,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在越南蔓延,发挥着很深的影响。

进入19世纪,法国越发将越南视作是法国在远东的重要扩张基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借口越南发生了法国传教士遇害的事件,法国大举兴兵,将参加鸦片战争的法国军队调往越南实施入侵,最终越南王朝签订城下之盟,法国则割占了越南南部的6个省,并入法国版图,建立了交趾支那殖民地。

二、中法战争的起因·黑旗军

法国获得了越南南部国土后,又希望充分挖掘越南的经济利益,当时正值中国国内太平天国、捻军等作战纷乱不已,对军火的需求迫切。法国即想要找到一条由越南进入中国西南的水运通道,以避开传统的要途径英国势力范围的香港——上海线路。

最终,法国发现越南北部的红河可以直通中国,尽管越南北部当时还不是法国的势力范围,但是法国人恃强逞能,自行从红河北上,向中国云南输送军火、货物,展开贸易,乃至强行占领了越南北部的重镇河内,以河内作为贸易中继站。

但是当时红河北部的重镇老街,由归顺越南政府的中国雇佣军黑旗军占据,黑旗军在当地设卡抽税,红河上的税收是黑旗军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法国船只从红河经过并不缴税,由此引起了黑旗军的愤怒。

(1873年,黑旗军斩杀法国河内指挥官安邺)

最终,越南政府借刀杀人,为了驱逐强占越南北部河内的法国人,但又不敢公开得罪法国,于是趋势黑旗军去进攻法国人。1873年,黑旗军数千人击败了从河内出城的几十名法国部队,斩杀了当时法国在河内的指挥官安邺,就此彻底和法方结下了梁子。

三、清政府卷入纷争,中法战争爆发

安邺被杀后,法国兴师问罪,越南政府在1874年背着清王朝和法国签订了《法越和平同盟条约》,向法国开放红河航道,同时事实上越南政府表态要驱逐黑旗军。

然而1881年,红河上再度发生黑旗军袭击船只的事件,法国借此大作文章,派军扫荡越南北部,此后1883年又发生了法国远征军指挥官李维业在河内城外被黑旗军杀死的事件。

(1883年,法越顺化条约签署,法国成为越南的保护国)

1883年当年,法国对越南政府兴师问罪,攻打越南首都,逼迫越南王朝签订城下之盟,越南成为了法国的被保护国。鉴于当时越南北部的黑旗军是中国人部队,且越南北部境内还有一些越境剿匪的清军存在,法国开始试图和清王朝交涉,主要的诉求包括:中国撤回在越南的军队;法国不再蚕食越南领土;肃清红河上的盗匪(黑旗军)。

对于越南态势,当时清政府内部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意见,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派认为中国不值得为了一个三心二意的越南而和一个欧洲列强发生争端。而以清流党人为首的一派认为,因利用黑旗军阻挠法国势力在越南的扩张。最终以后者居上风,云南、广西二省的一些清军部队被派秘密进入越南支援黑旗军。

(1883年12月,中法第一战山西之战)

1883年12月,由海军将领孤拔指挥的法国远征军以及部分越南政府军从黑内出发,开始扫荡越南北部的黑旗军,面对法国正规军的进攻,黑旗军接连大败,1883年12月17日法军攻占黑旗军的重要据点山西,而在山西城战斗中,事实上有一些秘密进入越南的清军参加,因而可以视作中法战争的开始。

四、法国以打促和

从1883年末开始,至1884年初,法国远征军连战连胜,基本上实现了将黑旗军逐出越南的战略意图。同时法国政府继续开始和清王朝方面接触,意图和中国就越南局势达成外交协定,主旨在于双方保证在边境地区的共同治安。1884年5月11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法国总理茹费理的私人代表福禄诺在天津正式签订了平等条约《中法简明条款》。

(1884年5月11日,中法简明条款签订)

然而在《中法简明条款》执行过程中,由于中法文本的语意歧义,以及双方和前线军队的沟通联系的速度不一,一直按照条款附件规定的时间表前往越南北部接管清军防区的法军,被未得到上级通知的清军拒绝,乃至发生战斗,即观音桥之战。

(中法简明条款签订后不久,即发生了严重的误会事件——观音桥之战)

观音桥之战后,法国政府认定是中国单方面撕毁和约,向中国兴师问罪,要求进行有关赔偿问题的谈判。清政府方的主战派则鉴于观音桥战事得手,采取强硬态度。最终法国以攻打台湾基隆和福建马尾为要挟,向清王朝下达最后通牒,要求清王朝返回谈判桌。但是清政府采取了即不重开和谈,也不积极备战的奇怪态度,随之发生了法军进犯基隆、淡水,以及8月23日袭击中国船政水师的事件。

五、中法恢复和平

台湾战事和中法马江之战发生后,清政府并未因此而重新和法国进行外交谈判,反而主战空气日盛。眼见进攻台湾和攻打马尾并未能奏效,法国远东舰队宣布封锁台湾海峡,扼住清王朝的海运命脉,希望以此来逼迫清政府重回和谈,以外交谈判来解决观音桥事件的赔偿问题,以及重新修复之前的《中法简明条款》。

(中国海关缉私舰“飞虎”号。该舰在台湾海峡被法军俘虏,意外地成为了中法战争的和平转机)

1885年初,中国海关缉私舰“飞虎”号在向台湾秘密输送军火途中被封锁海峡的法国军舰捕获,随后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与法国政府交涉,想要索回“飞虎”号。就在这一过程中,海关驻伦敦办事处意外地从法国总理茹费理处得悉了法国方面的底牌,即法国的目的在于和中国就越南问题订约,有关观音桥的赔偿要求可以免去,只要清政府愿意和谈,法国将立即解除台湾海峡封锁,立即停止在越南北部的进攻活动,此后在中国海关斡旋下,法国茹费理内阁的真实目的被传达给清政府。就此,中法两国政府最高层,终于第一次建立了直接的信息沟通。

而镇南关大捷恰恰就在此后发生。

由于中国海关居间斡旋,在台湾海峡被封锁等压力下,清政府已经做好了在条件对等的情况下和法国恢复和平的准备,所以镇南关大捷并未对清政府中央的决策产生影响。

而在法国方面,镇南关大捷事实上差点使得中法战争扩大化。镇南关大捷发生后,法国议会反对派认为茹费理内阁过于软弱,对内阁提出不信任,茹费理内阁被迫集体辞职。反而就在内阁集体辞职后,在新一届内阁产生前,茹费理顶住压力,在看守内阁期间继续执行自己的和中国恢复和平的政策。

(1885年6月9日,中法和平友好贸易条约订立)

由此,中法两国首先在1885年4月4日实现全面停火,6月9日平等的《中法和平友好贸易条约》在天津签署,中法战争正式结束。而1885年6月9日签订的《中法和平友好贸易条约》的主要内容,其实上和1883年的《中法简明条款》并无不同。一场本来早就风平浪静的外交交涉,因为两国沟通的不畅,以及各自内部主战势力的促动,结果扩大成了一场战争,经历了1年多之后,中国付出了太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结果又回到了当初的原点。

(中法战争中,曾任法国远征军司令、法国远东舰队司令的海军中将孤拔,在中法和平实现之际于占领地澎湖病逝。死后遗体由舰队旗舰“巴雅”运回法国,图为当时在巴黎举行国葬的情形,很多国家应邀参加葬礼,其中也包括清政府。中法和平条约签署后,中法立刻重修旧好,可以说,中法战争是一场原本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中法两国沟通不畅,加之各自主战派的影响,而稀里糊涂打起来的战争。)

因为法国人只是暂时撤退,避免大的伤亡,清军并没有战胜法国。

  • 推荐资讯
  • 热门文章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