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频道

中美科研合作骤降,科学家为何担心“脱钩”?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2-07-27 23:36:33

简介:】走好自己的路,任何事都是强求不来的!不停的探索发现适合自己的路!眼望世界,展望未来!也许你就是那个领航人!
中美科研脱钩是必然的一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脱钩做准备
古巴导弹危机

走好自己的路,任何事都是强求不来的!不停的探索发现适合自己的路!眼望世界,展望未来!也许你就是那个领航人!

中美科研脱钩是必然的一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脱钩做准备

古巴导弹危机,谁才是真正的赢家,苏联还是美国?

发生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接近全面核大战的事件”,至今提及都依然让人心有余悸。那么,谁才是真正的赢家?苏联还是美国?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您一定会意想不到。因为!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不是这次危机事件的赢家。文史不假个人认为,中国才是这次事件的最大赢家,毛主席利用美苏冲突成功发起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以一场有限的战争打出了中印边境长达数十年的和平局面。

接下来,我们一起还原这次“古巴导弹危机”的前因后果和历史影响。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的崛起,也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开始推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有意制造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立。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为标志,拉开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冷战期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超级大国虽然没有爆发直接的战争,但却数次都到了开战的边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冲突当属“古巴导弹危机”,几乎引燃了全世界的火药桶。

古巴是一个位于加勒比海地区的群岛国家,原本并不是特别显眼,只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得到美苏两国的关注。基本上,如果在此发射中程导弹射向美国,短短几分钟时间便可以到达,几乎没有做出反应的时间。

自从哥伦布在15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后,与之相邻的古巴也进入了世人的视线。紧接着,贪得无厌的欧洲殖民者们闻讯而至,利用自己的坚船利炮将其据为己有,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到了19世纪后期,全球各地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古巴也开始脱离宗主国西班牙。趁此机会,早就对这里虎视眈眈的美国横插一杠,以“支持古巴独立”为幌子打响了美西战争。

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美国人轻而易举赶跑了西班牙人,开始以救世主的身份留在了古巴。不久,又通过“普拉特修正案”成为了新的宗主国,替代西班牙继续控制这里。

可怜的古巴,虽然赶跑西班牙取得形式上的独立,但却是脱离狼窝又入虎穴,只是由西班牙的小弟变成了美国的小弟。本质上讲,它的处境没有丝毫变化,依然还是别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在美国主子扶持下,巴蒂斯塔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执政,开始进行“对内独裁”和“对外亲美”的统治。渐渐地,他和他的政权遭到了古巴民众的反抗,新的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兴起。

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抗争,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力量终于赶跑了独裁者。1959年1月1日,他带领军队进入哈瓦那,从此建立了新的政权。

为了不过分刺激美国,卡斯特罗尽量不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甚至还主动进行示好,扮演了小绵羊的角色。因此,美国也以为他将会成为自己新的代理人和傀儡,短短几天时间便承认了古巴新政权。

随着国内政局日益稳定,卡斯特罗开始推行激进的经济政策,不仅废除了落后的庄园制度,而且还大力限制美国的既得利益。至此,美国人意识到古巴准备挣脱自己的束缚。

为了维持后院稳定,为了不引起拉美地区的独立浪潮,美国决定敲打古巴,敲打卡斯特罗。经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针对古巴的石油禁运和钢铁禁运开始了,之后是各种各样的贸易制裁。

卡斯特罗并没有继续隐忍,面对强权着手反击,将美国在古巴境内的全部石油公司和提炼油厂都没收了。而且,他开始义无反顾地扑向了苏联,迅速成为了赫鲁晓夫的座上宾。

随着古巴局势出现失控的态势,艾森豪威尔再也不能淡定,指示中情局开始制定应对策略。甚至于,他们不惜采取暗杀这种卑劣的行径,屡屡针对卡斯特罗展开攻击。

1960年,民主党人肯尼迪击败现任副总统尼克松,成功当选为下届总统。从此开始,任期仅剩几个月的艾森豪威尔彻底进入坡脚状态,再也无力展开大规模的军事和外交行动。

肯尼迪虽然成功当选,但民众依然对他充满怀疑,担心他的软弱无能难以领导美国。因此,他急需通过非常手段打造“硬汉”形象,而古巴就成为了最好的试验田。

经在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和当选总统肯尼迪一致同意,中情局局长杜勒斯开始推行自己的行动方案。他们秘密招募了1500名古巴籍雇佣兵,统一由反对卡斯特罗的军事将领佩雷斯·圣罗曼指挥,由美国军方进行军事训练。

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宣誓成为美国第35任总统,随即入主白宫并且开始了略显急躁的行事风格。很快,他贸然批准了由中情局制定的“猪湾计划”,准备将这些雇佣兵送上古巴的领土去颠覆和推翻卡斯特罗政权。

4月15日凌晨,美国出动B-26轰炸机空袭了哈瓦那以及附近的三处空军基地,就此拉开了“猪湾计划”的帷幕。因为事发突然,古巴军方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以至于一千多名雇佣兵成功从猪湾地区登陆。

卡斯特罗是经过枪林弹雨才取得政权的,自然不是等闲之辈。稳住阵脚后,他一面请求赫鲁晓夫发声支持,一面开始展开军事反击。

凭借古巴革命卫队的清剿,经过仓促训练的雇佣兵俨然就是乌合之众,很快便丢盔弃甲。就在附近海域徘徊的美国海军已经做好了直接出手的准备,但面对赫鲁晓夫的强硬表态,肯尼迪还是不够“硬汉”,只能眼睁睁看着“猪湾计划”彻底失败。

猪湾事件后,卡斯特罗已经恨透了美国人,终于开始铁了心跟随苏联反美,也为一年后的“古巴导弹危机”埋下了伏笔。

早在1959年,美国就通过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和“朱比特”,实现了对苏联的战略优势。为了扳回这局,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弹道导弹,从而实现军事易势。

苏联通过民用船只进行运输,分批分次将数十枚携带有核弹头的导弹运到古巴境内,逐渐完成了大部分的安装。在此期间,美国收到情报得知此事,立即向苏联提出了强烈抗议,立即就遭到对方矢口否认。

为了证实自己情报的准确性,美国出动大批U—2侦察机进行不间断侦察,终于发现了多处导弹基地。这下,赫鲁晓夫再也无法抵赖了,但却不承认针对美国,只承认是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

肯尼迪非常的恼火,立即要求赫鲁晓夫撤走所有的导弹和核武器。同时,他还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命令携带有氢弹的空军中队全天候待命,随时准备应对核大战。

而与此同时,赫鲁晓夫也已经骑虎难下,只好命令苏军进行积极备战。除了绝大部分导弹都做好发射准备外,苏联的大量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都迅速驶往出事海域,甚至被提前授权可以发射核鱼雷。

正当局势不可收拾时,赫鲁晓夫率先妥协了,看来他也不够“硬汉”。他给肯尼迪写了一封被白宫形容为“冗长拖沓、杂乱无章而漫无边际”的信,不仅承认在古巴部署了核武器,而且还同意全部撤走,不过,为了挽回一些颜面,他坚持要求肯尼迪保证不再继续敌视或者颠覆卡斯特罗政权。

“古巴导弹危机”平息后,苏联和美国都宣称自己占了上风,自己是胜利者。事实上,无论是肯尼迪,还是赫鲁晓夫,谁也不是这次事件的胜利者,只有毛主席和中国人民才是胜利者。

在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苏联的修正主义和霸权主义行径,导致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同时,中美关系依然处于低谷,尚未真正出现复苏迹象。很显然,我国正处于内政和外交都困难的时期。

受此影响,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开始蠢蠢欲动,通过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而称霸南亚地区。甚至于,他们开始在中印边境地区制造摩擦,利用历史遗留问题兴风作浪。

毛主席早已看穿了印度的魑魅魍魉,但为了两国长远利益考虑,他历来都主张通过对话解决边界争端。1959年4月,领袖专门就中印问题发表了一段谈话:

中印两国一直都友好,最近的吵架只是小插曲,不值得两国人民和政府当局大惊小怪。

面对毛主席的隐忍退让,印度的尼赫鲁却夜郎自大,误以为中国是惧怕自己。因此,印度不断在两国边境陈兵,有意扩大边境矛盾。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无奈之下,毛主席决定“以打促和”,通过一场有限的自卫反击战来教训印度,就在美国和苏联因为“古巴导弹危机”而陈兵加勒比海时,中国军队出手了。

1962年10月20日,中国陆军从两国边境的东段和西段同时出击,在没有空军协助的情况下就击溃了印度的30万大军。确定军事胜利后,我军主动撤回,打赢了一场漂亮的军事仗和政治仗,让印度、美国和苏联都哑口无言。

实话实说,以中国当时的国力和军力,在美国和苏联的偏袒下,很难轻松击败印度。正是伟人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中国才能在“古巴导弹危机”的缝隙中主动出击,打出了未来几十年的和平局面。

难道,这还不是胜利者吗?@文史不假

作为人类离核战争最近的一次危机,“古巴导弹危机”险些将人类推进无限深渊。虽然最后美苏双方保持克制,将人类从核战争的边缘处拉了回来,但对于美苏这场博弈的赢家到底是谁是有争议的。

很多人认为,古巴导弹危机的赢家是美国,因为美国阻止了苏联在自家后院建立核导弹基地的计划。表面上看,美国获得了预期期望,事实上,我认为这场危机的最大赢家应该是苏联。为何呢?因为苏联化解了危机前美国对苏联的军事讹诈!

对于古巴导弹危机,很多人的认识来源于历史书。然而,历史书上的古巴导弹危机,没有提到危机爆发的前因,也没有详细介绍危机之后的结果,只是轻描淡写的提到了苏联在美国海空强大军事封锁下灰溜溜的撤离了古巴。

正是因为这个轻描淡写的结果,让很多人认为,国力不济的苏联在面对美国时屈服了,是这场危机的失败者,而美国则达成了不让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的目标,是最后的赢家。

然而历史书对这场危机没有做过多的介绍,比如它的前因、过程以及结果。如果我们梳理一下前因后果,就会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古巴导弹危机的诱因苏联为何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古巴部署弹道导弹呢?其实根源在于美国。1959年,美国先后在意大利部署了30枚“雷神”中程弹道导弹,在土耳其部署了15枚“朱庇特”弹道导弹,而且全部可以携带核弹头。虽然美国在欧洲地区部署的是中程导弹,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几乎全在美国的核威慑之下,苏联岂能容忍?

而此时苏联如果要取得对等的打击效果,也就是将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纳入核打击名单,只能动用昂贵的洲际弹道导弹,这显然对苏联是不公平的。首先,苏联当时的洲际弹道导弹数量有限,无法抵消美国部署在欧洲地区的中程导弹的数量优势,更何况,美国还拥有数量、威力都超过苏联的洲际导弹。另外,就算苏联拼命的发展洲际弹道导弹,苏联也容易吃亏,因为美国的导弹就在苏联家门口,而苏联则距美国甚远,这样一来,如果美苏爆发核战争,美国给苏联的预警时间要远低于苏联给美国的预警时间,苏联的导弹更容易被拦截,最先在核战争中灭亡的肯定是苏联。

那苏联该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既然“中程导弹的“剑”不够长,我往前走一步不就OK了?于是,这才有了苏联跟有美国后院之称的古巴之间的合作。

既然要在美国后院放火,就必须要进入后院的理由和借口。

古巴与美国翻脸,苏联“趁虚而入”1959年,古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革命政府。最初,美国为了巩固对拉美地区的统治,对古巴实施拉拢政策,两国关系还不错。然而,随着古巴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比如收回土地所有权、没收外国资产等,触及了美国的利益,两国关系开始恶化,甚至发生了“猪湾事件”。

猪湾事件又称吉隆滩之战,是1961年4月17日,在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逃亡美国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猪湾,向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发动的一次失败的军事入侵。猪湾事件标志着美国反古巴行动的第一个高峰。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针对美国的这次进攻是否合法的讨论中,古巴指责美国非法进攻的提议被美国否决。

对美国来说这次未成功的进攻不但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而且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失误。国内外对这次进攻的批评非常强烈,刚刚上任90天的约翰·肯尼迪政府为此大失信誉,相反,取得此次反侵略胜利的卡斯特罗政权和古巴革命得到巩固。

弱小的古巴为了寻求庇护,把目光瞄准了大洋彼岸的苏联,而苏联正想着如何对付美国,两国一拍即合,这才有了后来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事。

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在美国强大的海空军封锁下,苏联首先屈服,同意撤走尚未部署完成的中程导弹,苏联企图通过缩短导弹射程增加对美国核威慑的计划彻底破灭。

所以大家都以为它输了,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美国也没捞到好处,相反之前的对苏核威慑有所下降和全球战略有利态势被打破:

第一,美国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也撤了,同时向苏联保证不会侵略古巴;

第二,美国把古巴彻底推向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等于自己的“后院”被打进了一颗钉子,至今没拔出来;

第三,苏联为了洗刷这次“耻辱”,下决心大力发展核武器,并且在60年代末在核武器数量上赶上美国,在与美国的攻势中转守为攻。

所以我认为,美国在这次危机中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是苏联迫使美国把原本部署在欧洲的导弹撤了,只是美国为了面子,撤走导弹是秘密进行的,不为大众所知,所以世人皆以为美国是赢家,其实是苏联笑到了最后!

  • 推荐资讯
  • 热门文章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