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频道

中法战争是如何爆发的?为何被称为是“战胜而败”的战役呢?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2-05-30 16:13:19

简介:】中法战争爆发的背景:
1883年12月,法国入侵越南北圻,进而窥伺中国的情况,然后想以越南为跳板,对中国展开侵略。而在朝廷之中,面对法国在越南肆意妄为的行为,以左宗棠为首的主战派和

中法战争爆发的背景:

1883年12月,法国入侵越南北圻,进而窥伺中国的情况,然后想以越南为跳板,对中国展开侵略。而在朝廷之中,面对法国在越南肆意妄为的行为,以左宗棠为首的主战派和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吵的不可开交,但最终,主战派占了上风。清政府出兵支援越南。

这是中法战争的背景。那么,这场战争为何是一场“战胜而败”的战役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1885年3月下旬,清政府在著名抗法将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之后,前线军民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决心乘胜追击,痛打法军,制定了以下作战目标。

◆冯子材定于4月中旬率东线全军进攻北宁、河内

◆唐景崧准备出牧马,进攻太原

◆广东方面准备出钦州,沿北圻东海岸进攻广安

◆与此同时,云南军务鮑超率所部30余营前往龙州,随时准备入越作战

◆西线滇军在取得临洮大捷之后,又收复了广威等地,乘胜向兴化发起了进攻。

从以上战略目标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政府这边形势一片大好,完全可以赶走法国,逼迫法国撤军。但是,事与愿违的是,在朝廷中,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却占了上风,在他们的建议下,清政府出人意料地于4月4日与法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并与7月7日向前线各军下达了停战撤兵命令。

在大好军事形势下,清政府突然宣布停战撤军,坐失良机,使得主战派和前线将士可谓是痛心疾首,愤恨不平,好不容易取得的一点儿战国,马上就要前功尽弃了。对此,冯子材等爱国将领致电张之洞,联名要求清政府“诛议和之人”。同时,主战派的左宗棠等人也上奏朝廷,反对中国先行撤兵。

张之洞提出:“停战则可,撤兵则不可,撤至边界尤不可。”因为,“我撤敌进,徒中狡谋,悔不可追”。如果非要撤兵,则必须由法国先撤“基隆、澎湖之兵,我方才可撤兵”。御史赵尔巽也提出:“法人先立定归还基隆,澎湖之约,明订退师日期,然后我尽撤关外之兵。”

他们认为:在这场战争中,法国是战败国,而不是清政府。所以,理应由他们先撤军。如果中国先撤关外之兵,一旦法国乘机发起进攻,中国必然抵挡不住。另外,他们还建议在靠近滇、桂边界划出一隔离地带,避免与法军的直接对峙,引发事端。

然而,尽管主战派给清廷最高统治者说明了利害。但清政府依然不为所动,他们对主战派提出在越南战场不先撤军的意见极为不满,强令两广总督张之洞和云贵总督岑毓英务必按期撤兵,以免节外生枝,再起事端。而对于划出隔离带的意见,开始表示赞同,但后来因法国反对,也就不了了之了。

总之,清政府在急于议和的心态支配下,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与主战派的意见格格不入,对于此前一再提出议和必须“无伤国体,不贻后患”的原则已经完全抛之脑后。

清政府之所以在取得镇南关大捷之后,采纳李鸿章“乘胜即收”的主张,迫不及待地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造成“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怪异结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清政府始终寄希望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虽然被迫进行军事抵抗,但始终没有坚定抗战的决心,即使再打了胜仗之后,也依然寄希望于外交谈判解决问题,这在之前已经显露出端倪了。

1881年8月26日,清政府虽然公开对法宣战,但幕后的谈判一直时断时续地进行。1884年12月,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及其帮手充当中法调停人,秘密与法国政府谈判。经过讨价还价之后,清政府一再让步,双方分歧逐步缩小。而这时,正是清政府取得镇南关大捷之时。

此时的清政府,并没有因为军事上的胜利,态度变得强硬起来,使谈判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而是不顾国家利益,仓促签订停战协定,彻底葬送了前线军民浴血奋战所取得的成果。

二,为了收回基隆、澎湖。

法军于1884年8月5日攻占台湾基隆,10月23日法舰队司令孤拔宣布封锁台湾海面。台湾巡抚刘铭传虽然督率清军英勇作战,终因兵力不足、军援难济,未达驱逐法军、收复基隆之目的。另外,在清军收复谅山的 第二天即1885年3月30日,孤拔舰队又侵占了澎湖列岛。这 种情况,也成为清政府急于停战议和的原因之一。

这表明:为了收复基隆、澎湖,也不得不赶快签订停 战协定和天津条约,因为法国视清政府软弱可欺,坚持必须在正式签约之后才从基隆、澎湖撤兵。

三、清政府本身的财政危机

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共耗费白银两千余万两,有人说是三千余万。由于军费开支巨大,入不敷出,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

据统计,从1883年9月到1885年3月,直接用于军费,以“广东海防”、“福建海防”、“援台规越”等名义所借外债共8次,总数约为库平银1760万两。清政府面对如此巨大的财政支出和外债累累,对于要不要把战争进行下去,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更何况,以李鸿章和郭嵩涛为首的主和派甚至将民穷财竭和将引发内乱作为反对战争的理由之一,向清廷提出过警告。以致于后来左宗棠气愤地说道:“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所以,以上所述,就是清政府为何在取得战争主动权的情况下,会急于求和。

因此,中法战争对于清政府来说,完全就是一场“战胜而败”的战争。

或许在不少人看来,晚清政府在面对列强时,逢战必败,但这也并非绝对,虽然在很多大的战役上,晚清政府的确是战败了,但在规模稍微小点的战役中,晚清政府还是能取得一点优势的,中法战争正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中法战争,爆发于1883年,战争爆发的地点并非在国内,而是在越南地区,法国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将触手伸向了亚洲国家,而中国也并不愿意坐以待毙,一方面,越南是晚清政府的藩属国,满清政权有责任保护越南,另一方面,越南地区紧邻我国云南广西,如果放弃了越南,基本上也相当于放弃了云南广西。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法国人就已经开始向伸出触角,而中法之间真正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冲突,正是从1883年开始。

当时的法国人,派出了六千精锐将士对我国驻守越南地区的军队发动了突然袭击,相信这场战役时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

法国,在那个年代,是西方列强中仅次于英国的存在,德国还在发展,西班牙等国发展的速度也远远比不上法国,只有率先发明出蒸汽机的英国,才能稳稳的压法国一头。

满清政权就弱了吗?一点也不,当时的满清政权刚刚结束了太平天国的困扰,转而投身洋务运动之中,可以这么说,如果洋务运动搞好了,满清政府再多存在几十年都不是问题。

洋务运动以后,中国舰队的实力在世界上都已经排的上号了,仅次于世界上的一些超级大国,当然,这些数据都是华而不实的。

满清政权一点也不需要害怕法国人,毕竟这是在越南,是在中国的脚下,而法国却是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即使法国国力强盛,在中国的地盘上也得暂避锋芒。

但满清政府就是不愿意与法国人随意展开战争,如果开打,法国背后有英国等国家为其撑腰,而如果不打,法国轻松的将越南拿走,中国以后的局势必将更加被动。

最终的结果是满清政府与法国人展开了多次的战斗,最终的结果并非许多人想象中的大败溃散,相反,满清政府打赢了,但满清政府不愿意再与法国人交手,说白了还是担心列强抱团侵略中国。

战争持续了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期间中法两国互有胜负,但最终的结果却也还是法国人大败溃散。

满清政府在战胜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要求与法国签署和解条约,双方于是签订了《中法会定越南条约》,这当然也是一款卖国条约,在这项条约中,中国承人法国人对越南的统治关系,这也变相的答应了法国人以越南为跳板,让殖民统治遍布全亚洲的想法。

中国打赢了战争,却输了战争的目的,法国人赢得了战争的目的,却输掉了自己的声誉,堂堂世界第二强国的法国,竟然如此干脆的败给了满清政府,法国声誉尽毁,这也让德国等国家看到了希望,奋起直追,最终将法国打的抬不起头来。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