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新凯恩斯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区别?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在三个命题上保持一致:①劳动市场上经常存在超额劳动供给;②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波动;③经
一、新凯恩斯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区别?
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在三个命题上保持一致:
①劳动市场上经常存在超额劳动供给;
②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波动;③经济政策在绝大多数年份是重要的。但是新凯恩斯主义并不是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因袭,而是认真对待各学派对原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进行深刻地反省,同时吸收并融合各学派的精华和有用的概念、论点,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凯恩斯主义。 在具体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观点上,新旧凯恩斯主义存在重要差别,主要体现在非市场假设上。新凯恩斯主义以工资和价格粘性取代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工资刚性假设,并添加了原凯恩斯主义模型所忽略的两个假设:
①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②理性预期假设。新凯恩斯主义阐明了,在经济中出现需求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粘性使市场不能出清,经济会处在非均衡状态,即使有理性预期的存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将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相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并试图对这种粘性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说明非自愿失业、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二,强调并从微观角度入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他们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研究了经济中存在的实际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昂贵性、调整的成本因素等,从而说明了企业的最优定价行为及其宏观经济含义。证明在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引导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主体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利益,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境界,恰恰相反,“看不见的手”导致了“协调失败”(Coordination Failures),出现了长期的市场非均衡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 第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他们以需求冲击为假定,着重论证了企业为什么总是拒绝及时随总需求的变动而调整价格和工资,这种微观行为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又如何导致总产出和就业的变动。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这种市场机制的失效问题,由于货币的非中性,政府的经济政策可以是有效的。
二、评价凯恩斯主义?
在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凯恩斯主义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增加就业来增加需求,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如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经济危机时期)。但是凯恩斯主义我个人认为已经不再使用于现在的中国。凯恩斯主义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但目前阶段来看中国侧重于以投资来扩大消费,导致现在国内经济结构失衡。
凯恩斯主义注重的是短期的利益,会对长期的经济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
另外,其过分着重政府的作用,将降低企业以及市场自救的积极性。
三、凯恩斯主义哪国?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年一1946年)生于英 国剑桥。他对 1929一1933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深入的思考,于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经济学演进中的第三次革命,这在西方经济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四、凯恩斯主义时间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之前,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以瓦尔拉斯、马歇尔、费雪、庇古为代表,背景是以放任自由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主要有价格理论(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就业理论(价格机制导致的充分就业),奉行萨伊定律。凯恩斯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2.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诞生。代表人物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其他人物包括萨缪尔森、索洛、托宾等。背景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核心在于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经济学,并成为西方国家政府经济学。3.对凯恩斯经济学的完善一。1937年,希克斯、汉森等人提出IS-LM模型,成为凯恩斯理论的标准解释和政策分析工具。4.对凯恩斯经济学的完善二。加速原理,萨缪尔森、汉森等人提出,是对凯恩斯投资理论的完善。乘数和加速数结合,可说明经济波动原因,表明政府投资和财政政策对消除波动的巨大意义。5.对凯恩斯经济学的完善三。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索洛、斯旺等人为代表,完善凯恩斯理论长期分析问题的思路。其实,3、4、5都是凯恩斯的追随者对其理论的完善,这些完善使凯恩斯主义在30年代至60年代占据西方主流地位。这些人也常常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6.20世纪70、80年代,因为西方滞胀的出现,传统凯恩斯主义遭到动摇。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出现。与之对立,出现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要成员有曼昆、萨默斯、布兰查德、罗泰姆伯格、费尔普斯、阿克洛夫、耶伦、戴维.罗默、斯蒂格利茨等。该主义是把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为宏观经济学提供微观基础。
五、凯恩斯主义的起源?
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产生的。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复杂而深刻的学术背景与历史根源。它是“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六、凯恩斯主义什么时期?
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产生的
七、凯恩斯主义是什么?
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引发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危机,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日益遭到严峻的挑战,一种以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为主要特征的理论——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一、含义
建立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
二、主要主张
1.凯恩斯主义的经济主张是“有效需求决定论”,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表现为实行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政府干预来扩大就业:国家增发货币、扩大信贷、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即扩大政府开支,投资公共建设,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3.加强国家经济干预,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干预的方式有:
(1)一定程度的国有化和建立国营企业;
(2)一定程度的经济计划;
(3)以政府的开支、采购、税收等作为杠杆来调控经济。政府开支体系包括国防、行政、投资、社会福利、补贴和救济等。
八、凯恩斯主义的优点?
以政府手段干预经济,保障了经济的运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九、凯恩斯主义的不足?
凯恩斯主义只看到了经济效率,而没有看到社会公平。政府扩张政策的实施,若同时加上更加公平的分配政策,就可能减少贫富差距的拉大。
但若在实行扩张政策的同时,强调分配的自由市场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受益最多的往往是大企业和强势团体以及富裕阶层,而穷人往往是受益最少的群体,这种情况往往是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十、凯恩斯主义国家?
1.凯恩斯主义的经济主张是“有效需求决定论”,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表现为实行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政府干预来扩大就业:国家增发货币、扩大信贷、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即扩大政府开支,投资公共建设,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3.加强国家经济干预,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干预的方式有:
(1)一定程度的国有化和建立国营企业;
(2)一定程度的经济计划;
(3)以政府的开支、采购、税收等作为杠杆来调控经济。政府开支体系包括国防、行政、投资、社会福利、补贴和救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