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频道

晚清军队真的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吗?中法战争为何不战而败?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2-05-29 07:24:51

简介:】感谢悟空问答,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 毋庸置疑,晚清当时的军队在经历了八国联军的洗礼后,大家都知道了他的水平,如果说对于瓜分晚清外国人还有顾及的话,那一定不是因为晚清的军事

感谢悟空问答,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 毋庸置疑,晚清当时的军队在经历了八国联军的洗礼后,大家都知道了他的水平,如果说对于瓜分晚清外国人还有顾及的话,那一定不是因为晚清的军事实力,而是因为各国之间的牵制,我们简单的想就能想出来,当时晚清的国库基本就是个摆设,根本无力再去购买或者生产先进武器了,在国外侵略者看来,和晚清战斗,就仿佛一个30岁的壮年和一个幼儿园的学生在斗殴,胜负一目了然。

而当时唯一能拥有现代规模的应该是袁世凯的部队,但是袁世凯的为人就不用我再用文字叙述了,所以晚清外战实在不行,别说中法不战而败,就是当时对阵实力较弱的奥地利,估计晚清也会举起白旗的。

那么内战内行就更无从说起了,因为当时如果说内战那也只有个太平天国和一些义和团,这些人基本都是农民出身,武器很多还停留在镰刀锄头上,以他们为参照物,清军立即耀武扬威起来,连战连捷,所以不是内战内行,而是幼儿园的学生碰见了刚学会走路的婴儿,又怎会失败。

无论在何时,装备的优势都是要大于人数的优势的,给我一把左轮手枪,我能单挑6个人,有人问为什么不是7个,因为左轮手枪只有6发子弹。

并不是,晚清对内针对太平天国的战争打的也不是很顺利,前前后后也打了十几年,而对外战争也不是讲百战百败,比如中法战争,因此“内战内行,外站外行”形容晚清并不恰当,战争的胜败取决于将帅的能力和士兵的士气以及军队的装备。

中法战争为什么不败而败,我认为两点原因,一是中(清)法实力的差距,二是清廷妥协派的主导。

一、中(清)法实力的差距

中法战争战争中,主要爆发了四次战争,马江海战,台湾保卫战,镇江保卫战和镇南关之战,四次战争马江海战由于法国先下手为强使得福建船政水师全军覆没,而后来的台湾保卫战,镇江保卫战和镇南关之战都是清朝打赢了,就战争结果来看,中法战争毋庸置疑最终以清廷的胜利结束,但是法国军官曾在战后说过“清朝不是所有地方都像你们这么强硬,比如北京”,清廷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一直是清廷的软肋,无论是清朝的经济和国力,都无法和法国相对,打个比方清廷损失十艘军舰会陷入困境,而法国损失十艘军舰则会立即重整,因此清廷对于战争结束最后的方式就是见好就收,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清廷妥协派的主导

清廷的软弱无能一直是由于清廷纯在强大的妥协派势力,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被贬,奕山带队,到后来清廷最大的妥协派慈禧和李鸿章带队,清廷对外无不以妥协收场,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主张朝鲜问题国际化,对于日本侵略台湾和琉球都主张妥协,尤其是长崎时间更是当然军事主动权,后来的甲午战争仍然幻想能够必战保船,对待中法战争怎能强硬呢?战争刚开始就与法国谈判,但由于筹码不足,一直谈不拢,直到清廷战争获得胜利有筹码了之后,中法战争才签订了这样莫名其妙的不败而败,妥协放弃越南,如果朝廷中有如同左宗棠这样强硬的人物话,清廷不会总是这样吃亏,可惜强硬派在清廷总是被边缘化。

这是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的原因。正如同教科书所述,清廷就是一个“腐败无能”的朝廷。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