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频道

清朝末年的中法战争,清庭为何在取得军事胜利的情况下主动求和?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2-05-29 06:13:33

简介:】中法战争,清政府求和的思想来源即使是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上对于清朝末年的中法战争的评价都是“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并且对此极为奇耻大辱,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清政府的腐

中法战争,清政府求和的思想来源即使是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上对于清朝末年的中法战争的评价都是“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并且对此极为奇耻大辱,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上,清政府的确是腐败无能,这一点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我们要明白,这种落后是农业国对工业国的落后,是东方国家对西方国家的落后,是一种长期形成并非某个人一己之力就能改变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痛定思痛展开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器物,到中法战争的时候,正是清朝同治中兴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人认为大清今非昔比,法国欺软怕硬,欺人太甚,我们忍不可忍。

因此很多人当然主战,要求和法国一战到底,在这里纵横解释一下,很多读者认为清政府一向卖国求荣,一味的妥协,实际是不对的,在清朝的五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中,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都是前期主战,打到不能打的时候,彻底打不过了,然后才求和。

中法战争,清政府并没有取得绝对的胜利唯有这个中法战争是个例外,中法战争是在反法侵略战争中,互有胜负的情况下,还能打下去的情况下,主动求和,这实在是有背于清政府的一贯政策,当然,这也可能是在其他的反侵略战争中,清政府也希望是先打赢一场,然后在求和,比较符合中国人“挟胜求和”的思想。

为什么说中法战争是互有胜负呢?实际上中法战争过程中,清军不断失利,在第一阶段的山西之战,中国挫败,清廷改组军机处掩饰败绩,第二阶段从观音桥事变到马尾海战,中国依然大败,尤其是马尾海战,导致中国福州船政局被击毁,福建水师基本全军覆没(当然,本身也没多少值钱玩意)。

随后法军开始进犯台湾,在占领基隆后开始对台湾进行海上封锁,可以说中法战争前期中国一路溃败,直到冯子材在镇南关守住法军的攻势,对法军造成上千人的伤亡(整个中法战争中,法军伤亡两千多人)是为镇南关大捷,法军全线溃退。

镇南关大捷使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转败为胜,然而就在中国军队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胜利时,清政府要求清军撤回边境,开始与法国议和,双方签订《中法新约》,至此,中法战争正式结束。

“乘胜即收”是清政府在势弱情况下的必然选择所以说,中法战争是一场开局并没有怎么样,最后却来了一把逆风局,结果实在是令人想不到,镇南关大捷的胜利是难能可贵的,并且为清朝接下来的议和做了很好的铺垫。

但是清朝统治者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这并非清朝对法国综合国力上的胜利,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和偶然性。

而当时与清军作战的法军并非法国精锐,都是一些雇佣军,如果战争持续扩大,演变为中法大战,那么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很多人认为打下去,法国可能比我们亡的更快,这是一种偏激的想法,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只考虑我们自己的事情,只要打下去对我们不利,那就不能打下去。

实际上,中法开战之初,湘系和清流都认为应该一战到底,结果在战斗持续升级中,即使是主战派也逐渐变成主和,并且安南并不是清政府的核心利益所在,自顾都不暇了,还有心思管藩属国,那不是《红楼梦》里贾府,自己家都快穷的掉渣了,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国家不强,才会有此艰难境地,在胜而议和的情况下,中国还是妥协太多,让步太多。从而给西方列强看到侵略中国的好处,中法战争之后十年掀起甲午战争,中国却再也没有胜而求和的资本。

说到底,清政府就是不长教训,总是希望通过权术、外交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从来不想着如果进行改变。

中法战争是由越南问题引起的。

越南在古代为中国藩属,19世纪中后期,法国不断蚕食越南,逼迫越南王朝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虽然早已预感到了威胁,并通过外交途径表明中国决不会对越南坐视不管,但法国根本不为所动。

1883年8月,法军攻占了越南王朝首都顺化,为保全越南北圻(即越南北部地区,当时越南分为南、中、北三圻),保卫我国南疆,慈禧太后令云贵总督岑毓英、兵部尚书彭玉麟等人率滇桂军进驻越南“固边保藩”。

1883年12月14日,法军对驻守在越南山西的清军发起了进攻,中法战争开始,3天后,山西失守。1884年3月,法军又对北宁清军发起强大攻势,北宁守军战败溃退,法军在越南北圻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884年5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了《中法简明条约》,法国占领了越南全境。但双方因条约执行和国内形势之变异而冲突不断。

1884年7月,法国以大清不接受其“撤军”、“赔款”等要求为借口,挑起了马尾海战。战前,清廷认为刚签订了《中法简明条约》,法军不至再战,严令守军“仅守条约,切勿生衅”,致使准备不充分、装备本就落后的福建水师在很短时间内几乎全军覆没,马尾造船厂也遭到了严重破坏,闽江海防设施悉数被毁。

1884年8月26日,慈禧对法宣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截止1885年3月,双方互有胜败。刘铭传在淡水大败法军,欧阳利见在浙江镇海击退法舰,保住了港口。岑毓英在越南北宁临洮击败了法军6000佘人的进攻,冯子材大败法军于镇南关,收复谅山。法国占居了澎湖、基隆,台湾危急。在镇海失利后的法军仍在长江口、甬江口游弋,严重危及南粮北运航道。可见,清军所取得的,仅仅是有限的局部性胜利。

再打下去,陆路或许还可以,但海上根本不是法国的对手。怎么办?是乘势收复越南,还是停战议和换取法军撤走?慈禧决定议和。

1885年4月,清政府电谕两广前线休兵罢战。打得正嗨的前线将士很是不解,不愿撤兵。但慈禧态度强硬,谕称“此事关系重大,倘有违延,朝廷固必严惩”。为什么呢?是因为担心“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孤军深入,战事益无把握,……越地终非我有,而全台隶我版图,援断饷绝,一失难复,彼时和战两难,更将何以为计?”看到了吧,慈禧的意思很明确,越南不是咱的,战也没把握,而台湾可是咱自己的,一旦在越南陷入战争的泥潭,到时候麻烦更大。

1885年6月11日,双方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中国放弃越南,开放滇、桂边境通商,法国放弃了赔款的要求,从基隆和澎湖撤兵。

不得不承认,历史现场往往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也远比笔者描绘的要复杂得多。当时,除了中法双方,日、俄、英、美等列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这场博弈。英、美一直在进行调停,希望中法尽早结束战争。俄国支持法国,清廷非常担忧俄国趁火打劫。日本又乘机在朝鲜生事……如此的国内国外情势下,慈禧“和”、“战”并用,以不太大的损失结束了一次中外冲突,也算一种见好就收的战略选择吧。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