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与子陵书《与子陵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做了皇帝后,多次征召名士严子陵做官所写的一封信。这封信,也是用来征召(即诏令)的。信中言辞简洁,看起来似乎客气,但客气中又透露出帝王口气
与子陵书
《与子陵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做了皇帝后,多次征召名士严子陵做官所写的一封信。这封信,也是用来征召(即诏令)的。信中言辞简洁,看起来似乎客气,但客气中又透露出帝王口气的威逼和不满,是一篇文字少、容量很大而耐人寻味的文章。
解题
严子陵是汉光武帝刘秀从前的同学和朋友,刘秀做了皇帝后,多次征召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了。这封信,也是用来征召的。信中言辞简洁,看起来似乎客气,但客气中又透露出帝王口气的威逼和不满,是一篇容量很大而耐人寻味的文字。
原文
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①之臣。朕何敢臣子陵②哉!惟此鸿业③,若涉春冰,譬之疮痏④,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⑤,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颖水之风⑥,非朕之所敢望。
①不召:不应征召;
②臣子陵:以子陵为臣属。子陵,名严光,汉光武帝刘秀年轻时的朋友,刘秀即位以后,他改名换姓,隐居不仕;
③惟:思虑;鸿业:大业;
④痏(wěi]):疮;
⑤绮里:绮里,复姓。汉高祖刘邦时,商山有四位隐士,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
⑥箕山颖水之风:指唐尧治理天下时,贤士许由躲到箕山隐居、巢父在颖水边弃名洗耳。[1]
译文
(我听说)古代圣明有德的君主手下必定有和领导政见不同而不愿做官的贤士,所以我又怎么敢强迫子陵为我工作呢?只是现在天下刚刚平定,百废待兴,各种业务都应该小心翼翼的恢复发展,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就好像身患重病的病人倚杖而行唯恐摔倒一样。过去汉高祖平定天下时,当时的著名隐士商山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没有轻视高皇的出身而出来尽心尽力辅佐他,那么子陵为什么不肯帮助老朋友治国安邦呢?过去唐尧治理天下时贤士许由躲到箕山隐居、巢父在颖水边弃名洗耳,这种隐士的高风亮节的确值得推崇,但是我不希望子陵效仿他们。
作者
刘秀,即汉光武帝,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拨乱之主。
背景
严子陵,原姓庄,名遵,字子陵,东汉高士。曾受到王莽多次邀聘,但他不但不为所动反而隐名换姓,避居他乡。光武帝刘秀曾与严子陵同学,对他十分器重。刘秀登基后三次派人带了聘礼,备了车子去请严子陵。严子陵虽然来到了洛阳,但他依然性情高洁,孤介。刘秀想聘他做谏议大夫,他不辞而行,隐居于富春山下,垂钓于严陵濑。公元41年,严子陵再一次拒绝了刘秀的征召,回到故里陈山隐居,直至老死。范仲淹曾在《严先生祠堂记》一文中赞扬严子陵的高风亮节:“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评论
锡周:接落转折,活虎生龙。两汉诏令,当以此为第一。有意做阔大语,最易失之廓落。此偏字字精悍,奇哉!曰:“何敢”,恭敬得妙。曰:“非所敢”,决绝得妙。搬运虚字,出神入化,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