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三次战争.鉴于70年中,法国三次(1870,1914,1940)遭到德国的入侵,又担心战后德国东山再起,重新构成对法国的威胁;出于对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即需要鲁尔地区和萨尔地区的煤铁资源),在
三次战争.鉴于70年中,法国三次(1870,1914,1940)遭到德国的入侵,又担心战后德国东山再起,重新构成对法国的威胁;出于对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即需要鲁尔地区和萨尔地区的煤铁资源),在战后初期法国主张肢解德国,建成像1871年以前那样松散的联邦,鲁尔地区由国际管理,萨尔地区在经济上与法国联系。但是,法国的对德主张遭到决定德国民族命运和前途的美国和苏联的冷淡、抵制和反对。与此同时,法国和德国两国的垄断资本开始相互渗透,从而使两国经济逐渐加深了相互间的依赖。正是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加上要利用德国来加强法国在欧洲和世界上的地位的政治考虑,法国开始改变要肢解德国的立场,采取了和解的政策。戴高乐于1949年9月25日系统地论述了他的新见解:“总有那么一天,在德国人民和法国人民之间有可能达成一种直接的、实际的协议。……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戴高乐的新见解正好代表了第四共和国政府的看法。而正是法国采取了和解的政策,促进了法德两国的接近,在第四共和国期间两国开始建立经济联盟。 第五共和国初期,戴高乐把德国作为欧洲建设的关键。1958年9月,戴高乐与西德总理阿登纳(Adenauer)举行了第一次会谈。在会谈中,戴高乐指出欧洲联合的极端重要性,而这种联合首先要求巴黎和波恩的合作,使两个民族言归于好,并把两者的力量和能力结合起来。通过谈判,双方达成了谅解、互通有无和科技交流的协议。从此揭开了法德关系史上的新的一页。1962年9月戴高乐访问德国把两国关系推向高潮。他导致两国于1963年1月23日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就外交政策的重大问题、首先是共同利害的问题将定期磋商;法德两国首脑每年进行两次会晤,两国外交部长每季度举行一次会谈。法德两国还开展防务、教育和青年的交流。法德不仅取得了相互谅解,而且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形成了巴黎-波恩轴心。法德轴心构成了欧洲联合的基础,成为推进欧洲一体化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蓬皮杜执政期间,担心西德经济的发展导致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内的支配地位,对西德东方政策的疑虑和保留,决定接近美、苏、英来抑制西德,因此法德关系有所松弛。但从总的方面来看,蓬皮杜为了推进西欧联合,还是要借助西德,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内部加强两国间的合作。 吉斯卡尔・德斯坦认为,法德两国是西欧联合的基础,应该把法德的关系推向纵深方向的发展。1978年,法德双方为了加强政策协调,规定两国首脑会晤从每年两次增加到每年四次。 密特朗为了平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对“法德轴心”提法的不满,避免使用“法德轴心”,但为了欧洲建设的需要仍然要保持法德“特殊关系”。法德两国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密切合作和紧密的配合,加速了欧洲一体化前进的步伐,并加深了两国在各个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军事方面的关系,如1986年2月法德两国决定实行战略和军事合作和1987年3月两国决定联合生产一种新型武装直升飞机,从而使两国形成了某种“联盟中的联盟”。 希拉克当选总统后,大力调整外交政策,积极推动西欧建设。他为了维护法国大国的地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进行抗争、造就欧洲一极,首先加强法德的合作,重申了“法德轴心”的重要性,指出“欧洲双发动机”作为推动欧盟发展的联合力量仍然有其现实的意义,在欧洲一体化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法德两国首脑决定两国首脑的非正式会晤今后将定期举行,每6周到8周举行一次,两国外长每月会晤一次,以便加强法德两国在欧洲建设政策的协调以及双边的合作。自此,法德从峰会到部长等各个级别的会议经常召开,就双边关系到准备欧洲联盟文件进行协调或起草。法德两国从政治、经济、货币、军事、社会、文化、青年各个方面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和交流。这在两国关系史上是空前的,在国际关系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法兰西民族是与德意志民族一样古老的欧洲民族,但在历史上多次兵戎相见,尤其1870-1945年这75年时间内法国竟三次战败并遭到德国的三次入侵,严重伤害了法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因此,法国对德国有着强烈的复仇敌对情绪和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