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频道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23-10-22 01:38:10

简介:】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第一,到了商代以后才作战逐渐以车兵为主,军事思想萌芽。第二,军事思想逐渐成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战争频繁,战争规模不断扩

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

第一,到了商代以后才作战逐渐以车兵为主,军事思想萌芽。

第二,军事思想逐渐成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战争频繁,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军事技术不断提高,武器也不断改进,铁质兵器开始出现,攻城的云梯也运用于战场。战争观形成,也出现了战争指导思想,涌现出孙武、孙膑等杰出军事理论专家,各种军事著作纷纷问世《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及《三十六计》等就是杰出代表。

第三,封建制度上升时期的军事思想,继续发展,我国经历了秦,汉,三国、晋,隋,唐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也出现了水师。涌现出大量军事家,刘邦、韩信、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一大批军事天才粉墨登场。军事思想:趋向完善,成熟,比较著名的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即使军事著作,又是政治纲领。

第四,封建社会后期,军事思想体系完善,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的重要时期。火器逐渐普遍使用,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时代,红衣大炮就是这时候登上历史舞台。岳飞、韩世忠、刘伯温、袁崇焕就是杰出代表。军事思想体系化,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

中国的军事思想萌芽、成型较早但其局限性还是非常明确的。1、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近3000年的军事历史,但始终没有摆脱“冷兵器”。2、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是只图疆域自保,很难图得海外疆域,不具备扩张性。3、主要军事思想只是发展陆权,没有重视自己的海权,到了近代就落后西方好几个身位。4、君主作为最高的军事首领,其军事思想都在君主控制之下,导致近代军事体系形成较晚。

二、世界古代军事思想代表著作?

世界古代军事思想代表作可能就是《孙子兵法》吧,这是我国非常经典的古代军事思想代表著作。

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地位?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千百次王朝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经验总结。它的丰富内容,是前人留下的宝贵军事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近代的直至现代的军事思想,都从中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

四、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治军的重要原则?

古代军事思想治军的基原则有:

一、重战思想。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

二、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

三、备战思想。未雨绸缪,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

四、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他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

五、严格军纪。军队没有纪律就会打败仗,没有纪律的进队比无能的军队更可怕,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威胁。

五、古代军事思想维系联盟是什么?

古代军事思想维系联盟是利益和道义。

中国军事谋略思想的产生与运用,可以溯源到远古的战争。黄帝、炎帝联盟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炎帝与黄帝的阪泉之战,已经孕育着 军事谋略思想的萌芽,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崇尚道义,追求和平,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

六、古代军事思想代表著作是什么?

代表著作是《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七、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战争观?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2、战争准则——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主张“师必有名”,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1、重站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

  2、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3、备战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绸缪。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4、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

  一是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他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

  二是庙算制胜论。庙算,是古代开战前在庙堂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与谋划战争的一种方式。《孙子兵法》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

  三是“诡道”制胜论。《孙子兵法》里讲道:“兵者,诡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的诡道之法,进而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目的。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对战争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帮助。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自古以来,战争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中指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其主要表现在:“致人而不制于人”,夺取主动权。强调的就是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灵活且有针对性的采取制胜方法。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

  他说:“凡战者,以正合(合力攻击),以奇胜(奇兵制胜)”。奇正是我国古代一对重要的军事矛盾,历代兵家多有阐述和运用。奇正的含义广泛,一般说来,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分而言之:在兵力使用上,守备、钳制的为正兵,机动突击的为奇兵;在作战方式上,正面进攻、明攻的为正兵,迂回、侧击、偷袭的为奇兵;在作战方法上,按一般原则作战的为正兵,采取特殊战法的为奇兵。奇正充分体现了用兵的机动灵活性,出奇制胜的高妙之处,在于攻击敌人无备与虚弱之处。

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选贤任能,不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将之道。

  1、重将思想。《投笔肤谈·军势第七》指出:“三军之势,莫重于将”。并且认为,“大将,心也。士卒,四肢百骸也”。我们现代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2、选将思想。在古代,选将标准有五,《孙子兵法·计篇》中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3、用将思想。古人认为,将帅使用的原则,就是信任和放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八、古代军事思想代表作的是哪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

九、城池的构造如何体现古代防御的军事思想?

荆州城墙自1789年至1792年两次大修后,保存有六座城门。城门的建造巧妙地形成了双重城门,四重门防。双重城门之间称瓮城。瓮城的巧妙设计体现了我国古代积极防御的杰出军事思想。瓮城昀奥妙之处是可以实施积极防御,敞开瓮城,诱敌深入,四面围攻,一举歼之。荆州城墙除上述六门外,1788年万城堤决溃城之前,在城西南隅还有一门,名为水津门。万城堤决之时,大水正是从水津门和西门涌入,导致城崩。

后来乾隆命钦差大学士阿桂等再造荆州城时,未再建水津门,仅恢复了西门。荆州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了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等建筑外,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如今尚存且昀具作战防御功能、昀有特色的就是暗设的四座藏兵洞。

十、正确认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的军事思想萌芽、成型较早但其局限性还是非常明确的。

1、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近3000年的军事历史,但始终没有摆脱“冷兵器”。

2、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是只图疆域自保,很难图得海外疆域,不具备扩张性。

3、主要军事思想只是发展陆权,没有重视自己的海权,到了近代就落后西方好几个身位。

4、君主作为最高的军事首领,其军事思想都在君主控制之下,导致近代军事体系形成较晚。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共 2 条评论
  • 匿名
    2023-10-22 03:00:03
    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 匿名
    2023-10-22 01:50:01
    缺乏具体的例证。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