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463条回答。
抗战中,中国先后大量使用了德国武器、苏联武器、美国武器。
就国军官兵来说,他们认为这些武器各有所长。
其中,德国武器质量最好,但有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463条回答。
抗战中,中国先后大量使用了德国武器、苏联武器、美国武器。
就国军官兵来说,他们认为这些武器各有所长。
其中,德国武器质量最好,但有些地方不实用,价格也昂贵。
美国武器性价比最高,质量不亚于德国武器,价格低廉,而且相当使用,缺点是有些武器较为粗糙。
苏联武器最差,是傻大笨,很多还是沙俄时期淘汰的库存军火卖给我们。这些武器不但保养差劲,而且设计也是很垃圾的,是很烂的武器,只能略胜于无。但是,苏联武器也有自己的特点,就是价格非常便宜,而且对于士兵文化要求不高,很容易训练。这同苏联的人民战争模式有关系,要求不识字的农民也可以迅速学会使用武器。
其他的不多说,就谈谈德国武器。
可以说,中国人对付德国武器的好感,早在清末就开始了。
中国传统的军购国家主要是英国、法国,但英法经常同中国开战,所以军购不可靠。
德国是列强的后起之秀,到19世纪后半叶才统一全国,随后开始军火销售。
德国的军火价格不便宜,优势是质量比较好,而且德国在中国没什么利益(1898年才占领了青岛)。
德国武器的质量,在一次次战斗中看的很清楚。
在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两艘德国造铁甲舰,分别被大口径火炮击中100多发炮弹,却仍然没有沉没,还能自己航行返回。而普通的巡洋舰,即便中弹一两发也会是重伤。
日军旗舰“松岛号”上身负重伤的三等水兵三浦虎次郎,临死前抱着炮弹流着泪嚷道“定远为什么击不沉啊……”
抗战之前,中国邀请了大量德国顾问,按照他们的建议开始编组轻装步兵师。
也就是以轻武器和徒步作战为主的步兵师,配有少量野战火炮,主要用于防御和机动作战。
这是根据中国国情的计划,当时中国没有实力装备重步兵师。
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中国购买了大量德国武器。
1934.1—1937.7国府订购德造陆军装备一览表。
因为太多种,我们就说一说枪械。
第一,中正式步枪。
中正式步枪是山寨毛瑟M1924步枪的产物,而M1924后续版本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国98K步枪。
可以说,中正式步枪同98K步枪是一母同胞,性能没什么大的区别。
而98K曾被评选为上世纪10大名枪之一,这是包括AK47、M16在内各种长枪的评选,足可见它的性能优秀。
当然,国军稍后也进口了一部分M1924甚至98K步枪。
无论是哪种毛瑟步枪,除了后坐力较大以外,基本实现了精度、威力、射程的最佳。
直到90年代一些战争中,还有军队使用98K作为狙击枪,可见它的厉害。
第二,毛瑟军用手枪。
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军人,为什么酷爱这种盒子炮?
原因不复杂。
因受到列强长达10年的禁运,加上自身工业力量薄弱,中国无法大量装备冲锋枪,轻机枪数量又严重不足。
在单发步枪是步兵班唯一武器的当时,可以装弹10到20,在近战中可以连续单发半自动射击甚至全自动扫射的盒子炮,就是近战利器。
盒子炮在中国服役了几十年之久,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以后统一换装54式手枪,才退出现役。
而当时无论国军还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只要条件具备,基本军官的班长、排长都要装备盒子炮的,以大大提高近战火力。
就是因为对近战火力的极度渴求,才让这种昂贵的手枪在贫穷的中国盛行起来。
第三,花机关冲锋枪。
这是仿造德国MP08/18冲锋枪的产物。
花机关冲锋枪在中国数量并不算多,但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它被国共双方都当做近战神器!
大家熟悉的,飞夺泸定桥的油画,就有拿着花机关的战士。
同样是武器禁运原因,花机关一直作为国军主力冲锋枪,直到二战后期美国援助的大量美式冲锋枪到货。
日军当时并没有大量装备冲锋枪,近战期间拿花机关是没办法的。
第四,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
二四式是中国仿造德国MG08时水冷重机枪的产物。
而MG08则是一战德军的制式重机枪,是马克西姆重机枪的德国版本。
这种重机枪的性能不用多少,在一战中杀死了几百万敌军士兵,在索姆河一天就造成数万英军伤亡。
在二战看来,二四式重机枪颇为笨重,重达49公斤。但它的火力压制能力和持续射击能力,以及不错的射击精度,是完全可以满足实战的。
二四式是国军中央军的制式重机枪,1929年到1937年,金陵兵工厂累计生产二四式重机枪3500余挺。
从1938年到1945年抗战结束,金陵兵工厂尽一切力量,保证了重机枪的生产数量,最高时年产量达到3000多挺。
第四,德式木柄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是仿制德国手榴弹,做了一些本土化改良。
木柄手榴弹是国军对付日本人的利器,也是防御利器。
大家都知道,由于日军在枪械火力上有压倒性优势,国军同他们对射一般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但手榴弹就不同。
在一次次防御作战中,国军通过投出大量手榴弹,杀伤进攻的日军,一次次击退日军进攻。
国军甚至还将手榴弹集束手使用,一捆捆丢过去,以增强杀伤力。
日军拿手榴弹也毫无办法,把面对手榴弹冲锋叫做决死冲锋,也就是死活都靠运气。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的武器五花八门,有苏制武器、美制武器和德制武器等;抗战初期中国精锐部队的武器主要以德国武器为主;尤其是蒋介石嫡系部队,武器更是清一色的德国制造。
那么,抗战期间,这些德国装备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南京政府的德制武器进口之路中国与德国的武器贸易从晚清就开始了,蒋介石1928年取得对中国的统治地位之后,开始进入高潮。
那个时期中德武器贸易,从政府层面来讲没有什么政治因素,纯粹是各取所需,利益往来。
蒋介石需要用德国武器和德国体制来装备、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对付割据一方的军阀部队;而德国看中的,是中国钨矿砂。
钨是战略金属,钨矿砂能提炼出大量的钨,它是制造钨合金钢的关键材料,制造枪炮子弹、坦克装甲、飞机关键部件和穿甲弹必不可少。
但是钨矿砂非常稀有,欧洲只有世界总量的八分之一,还是在德国的潜在对手苏联。
中国钨矿砂储量世界第一,全球有58%的钨矿砂在中国。
希特勒上台之后,企图称霸欧洲,恢复德国的军力,钨矿砂对德国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双方议定用以货易货方式来进行贸易,德国武器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
1928年4月,国民政府派遣当时的军事委员会委员、后来军政部兵工署署长陈仪远赴欧洲考察,参观了意大利、瑞士、荷兰、瑞典等国的枪炮厂、飞机场等,最后敲定了德国为中国的武器进口国。
陈仪在德期间,签订价值100万马克的军火购买合同,拉开了国民政府采购德制武器的序幕。
接下去的近十年时间里,中德军火贸易增长迅速。
1931年918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有了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加快了进口德制武器的步伐,中德两国签订了《中国农产品和德国工业品互换合同》。
据史料记载,1932年,国民政府进口了总额为1200万马克的德制武器;到了1934年,增加到1400万马克。
1936年,中国从德国进口的武器价值2300万马克;1937年德国向中国交付的军火,价值8200万马克。
仅1936年、1937年这两年间,德国实际交付给国民政府的军火就超过1亿马克。
德国《民族观察》驻远东记者当时就发出过这样的评论:“整师整师的(中国军队),从步枪、坦克到钢盔,都是由我们德国国防军相同使用着的德式军品装备起来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此背景下日本开始阻止德国向南京政府出售武器。
尤其是在当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军尝到了德制武器的厉害,这种念头更加强烈。
希特勒当时的心情非常矛盾,一方面德国非常需要中国的战略矿产,一方面德国又非常迫切需要拉拢日本加入其法西斯阵营。
经过痛苦挣扎后,希特勒做出抉择,于1938年5月,宣布全面停止对中国的武器出口。
至此,中德武器交易寿终正寝。
中国进口的德制武器主要有哪些?
南京政府进口的德国武器以及军用装备包括以下几大类:
M35型钢盔(中国在1936年以前,从德国进口了30余万顶M35钢盔)。
西门子的通信器材、蔡司望远镜、架桥器材,防空探照灯等。
水壶, 防毒面具筒, 单兵携行袋, 多用途背包,皮质弹夹套等。
口径为7.62毫米的毛瑟M1924型步枪(1934年中国从德国进口了10000支,后在取得原枪图纸及生产许可后,由巩县兵工厂大量仿制,1935年定兴为“二四式”步枪。)
20响驳壳枪及其它手枪、轻机枪。
轻型坦克(德国产的2吨和6吨轻型坦克83辆,4.5吨装甲车若干辆)
105毫米榴弹炮、20毫米高射炮、75毫米长程炮、37毫米平射炮,150毫米、70毫米要塞炮。88毫米半自动火炮、博福斯M1930鱼雷、快艇若干。
仅仅是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5月德国停止对华军售,南京政府从德国进口了如下武器:飞机12架、105毫米榴弹炮36门、迫击炮800门、37毫米战防炮500门、13.2毫米高射机枪300挺、MG42机枪10000挺、毛瑟步枪5000支、150毫米和105毫米炮弹3.6万发,迫击炮弹190万发,子弹1.6亿发。
中国进口德国的武器根本不能跟德军同期武器水平相比,但也不乏先进武器。
比如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在当时欧洲处于领先水平。
该炮由德国工程师开发设计,1930年在瑞典博福斯厂定型制造的德制武器。博福斯山炮放列全重800公斤,最大射程9150米,可分成8个部分用8匹马驮载,或4匹马挽曳。
1930年下半年,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连和炮兵学校练习队分别获得6门新炮。1932年6月,兵工署制式兵器会议正式宣布采用博福斯山炮,截至1935年10月,前后总共购入了121门,其中炮兵第1、第2、第3、第5团每个团装备24门,剩下分配给部分中央嫡系部队师属炮兵营使用。
再比如德国一号a型坦克,重量5.4吨;装备2挺7.92毫米车载通用机枪,装甲厚度6到13毫米,乘员两人,最高时速每小时37公里,还配有一部电台,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
可惜,国民政府只买了16辆,而且还有2辆没有交付。
中国军队的德国化建设南京政府不光是以德国武器为硬件武装中国军队,还以德国军事体制的软件来建立自己的国防体制。
德国军事顾问赛克特顾问于1933年向蒋介石提出了著名的《陆军改革建议书》,他指出:
中国军队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但是不是精兵。国民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组建一支训练有素、准备精良的现代化部队;当务之急是应先建立一支示范队伍、再逐步推广到全军,完成国军的现代化改造。
这个建议为蒋介石采纳,次年(1934)年底,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制定了“国军六十个师的整军计划”。
1935年3月1日,陈诚被任命为陆军整理处处长,负责实施整军计划。
第一批入选的师有8个;第二批入选的师有10个。
这些师都严格按照德国军事顾问的要求开始整编和接受新的训练,不过真正实现轻武器换装的仅有第一批的部队。
而这些部队的重武器以及第二批10个师所需轻武器装备,因存货不足没有完成。
为了继续落实计划,1936年5月和1937年3月,南京政府又2次向德国下了订单,其中用于步兵部队的装备如下:
德式M1935钢盔22万顶;手枪3万把,手枪子弹1200万发。
步枪子弹1亿3000万发(其中3000万发为钢心弹)、子弹盒600万套。
马克沁重机枪2031挺、高射机枪120挺。
37mm战防炮348门、战防炮炮弹174000发。
le.IG18型75mm步兵炮60门。
这些订单大部分都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到货并拨给各调整师,但也有极少部分没有来得及交货。
有了这些订单,整军计划得以继续进行。
1937年3月,整理处挑选出第三批的10个师进行整编。
1937年6月,第四批10个调整师根据年初的计划开始调整。
一个月后因为抗全面爆发,第四批的10个师只调整完编制,武器装备无法更换。
综上所述,原本计划的60个调整师,只有20个完成了调整,10个调整了二分之一,10个刚开始就夭折,后两批更是无果而终。
这些部队在抗战初期当仁不让地成为直接与日军对垒的主力。
其中又以第87/88/36三个师德制化程度最高,即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德械师”;而“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则是完全按德国步兵标准编装的。
既然当时德国政府对军售态度积极,那么国民政府为什么不趁机大量进口,将军队全部德式化?答案只有一个:囊中羞涩。
清朝灭亡之后,中国就进入了军阀割据时代,直到国民党退出大陆,就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
多如牛毛的军阀在自己的统治区各自为政,控制着税收甚至发行货币的权力,中央政府根本无权过问。
不仅如此,中央政府每年还要为消灭割据军阀进行连年不断的战争,花去大量的军费。
分裂的中国和无休止的战争,让国民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根本没有财力去换钱购买武器,只能采用易货方式进口武器。
因此,中国没有能力组建一支全面德国化的军队。
当时在华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将军,就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要建立真正德国标准的陆军不现实的,中国的“国军六十个师的整军计划”只能纸上谈兵。
因此,法肯豪森认为国军应先成为“轻装快速部队”:爆发战争时用列车来进行调兵,不依靠重炮、战车等重型装备,而是使用自动武器进行作战。
即便如此,在抗战爆发时,国军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德式装备对抗战的影响尽管中国军队中的德造武器装备不足,但是对中国抗战的影响是深远的。
比如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炮兵第2、第3团奇袭日军机场(原浦西高尔夫球场改建),第1营的8门博福斯山炮在战斗中大显神威,以击毁敌机5架,大大震惊了日军,称此炮为“浦东神炮”。
在八年抗战中,德国造的莱茵重炮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兰封战役、武汉会战、桂南会战、桂柳会战和滇西反攻等重大战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根据使用情况来看,莱茵重榴炮的射程让日本三八式150mm和大正四年式150mm榴弹炮都自叹不如。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张治中率领的第5军,由87师、88师、中央教导团为骨干,他们全都是德械师。
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头阵的第九集团军,骨干为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他们均系原国民政府警卫军,由德国顾问训练准备德国武器的精锐之师。
值得指出的是,淞沪会战进行的时候,中德武器贸易还在进行。
正是因为得到了德国的持续军火供应,“淞沪会战”国军才保持了足够旺盛的斗志和足够大的火力与日军对抗三个月。
1938年5月之后,德国中断了与中国的武器贸易,德式武器配件也同时中断,其影响也日渐式微。
尽管如此,由于德国在战前协助中国建立军火生产体制、提供贷款、进口机器和模具、建立新型兵工厂与产能,中国得以自立生产足够的轻武器和弹药,对中国八年之久的抗战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然,中德贸易是互惠互利,是平等的,不是希特勒的施舍,中国没有必要感恩纳粹。
回忆这段七十年前的历史,再比较今日之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没有国家的统一,就没有科技发展,没有生产力、没有经济基础;没有这些,军队现代化和国家安全是可望而不可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