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43年12月8日,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中将,接到了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一份措辞含糊的急电,通知将会有一名英国将领来接替他的职务,要求他立即从阿尔及尔飞往突尼斯,迎接
1943年12月8日,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中将,接到了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一份措辞含糊的急电,通知将会有一名英国将领来接替他的职务,要求他立即从阿尔及尔飞往突尼斯,迎接罗斯福总统。但是电文中却没有明确他新的职务,艾森豪威尔接电有些懵圈,是因为自己犯了错误被调回国内?还是另有重用?总之忐忑不安地去了。
艾克的军旅生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点都不算顺利,1915年西点军校毕业后,授少尉军衔投身部队,直到1941年5月才晋升第三集团军参谋长,挂上了一颗星的准将军衔。也就是从少尉到将军,整整耗时25年,如果没有这次大战,估计他再混几年就得退休了,毕竟此时他已经51岁了。
二战的爆发和马歇尔的青睐,使艾森豪威尔的职衔晋升进入了快车道,珍珠港事件爆发的第五天,也就是1941年12月12日,艾森豪威尔准将奉命到华盛顿报到,马歇尔当场问出一个非常宏观的问题:“你认为,我们(军事)行动的总方针是什么”?思考两个小时后,艾克拿出了自己的方案,马歇尔就一句话:我同意你的意见!
(马歇尔)
随之马歇尔任命其为陆军作战处少将处长,又过了三个月,艾森豪威尔被派到伦敦,担任美军欧洲战区司令,到职仅仅两个星期,再被晋升为陆军中将,这是他十六个月内获得的第四个军衔,已经创下了美军之最。理论上说,晋升三星中将的这一次,时间是非常仓促的,也不太合乎常规,原因就在于:少将军衔在伦敦确实太低了。
在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组建以后,伦敦已经成为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指挥大本营,包括英国、美国、自由法国、加拿大、波兰、荷兰等若干国家的军队将领,都扎堆挤在英国首都。那么作为代表美国军队的艾森豪威尔,如果仅仅挂少将军衔,实在是拿不上台面,因此无论是职务还是政治上的需要,都必须给他再次晋衔。
(艾森豪威尔少将)
虽然其他小国家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当时的英军名将蒙哥马利,还仅仅是陆军第五军的军长,已经挂中将军衔,而手下几乎没有一兵一卒的戴高乐,也挂着准将军衔,那么作为美国军队驻欧洲战区的最高指挥官,如果艾森豪威尔继续挂着少将军衔,明显是不合适的。所以1942年初的这次晋升,完全是美国高层出于“考虑不同国家军队将领一起共事”的需要。
美国军队当时有永久军衔和临时军衔两套体系,永久军衔亦称正式军衔,不经法律程序不得降级、停止或剥夺,属于军官个人终身所有(永久军衔在二战之前中将就封顶了)。而战时临时晋升的军衔称为临时军衔,亦称职务军衔,一旦失去与这个军衔相当的职务,临时军衔也就随之消失,降回到原来的永久军衔。
其实蒋军也照搬了这个模式,也就是分为“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两类,意思大同小异。而担任军参谋长的艾森豪威尔准将,在短时间内连续晋升少将和中将,都属于“临时军衔”,总统一道命令即可,不需要通过国会审批,总之,他的职务和军衔应该匹配,在伦敦各国军队将领中间,不能显得过分低气。
回到开篇,在1943年12月初举行的美英“六分仪会议”上,已经就1944年在欧洲实施登陆定了调子,也就是决心在次年春季发起登陆诺曼底的“霸王行动”。并且在此时,美英两国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军队大力扩充、装备大增和逐渐投放战场,美军已经不再甘愿做英军的“配角”,而开始转为要当“主角”了。
尽管英国人不那么甘心,但是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已经让他们无可奈何,只能拱手交出盟军的最高统帅权,也就是说,在未来的“霸王行动”中,肯定是由美国将领来作为最高指挥官,这一点无庸质疑了。那么在美军现役将领中,又无疑以马歇尔最具资格也最合适,他是罗斯福的亲信、是陆军总参谋长、还是美军当时的最高军衔四星上将。
罗斯福最初确实是这个想法,美英双方的参谋长们、美军内部也都一致拥护,然而从德黑兰回来以后,罗斯福的态度变了。因为他发现,他身边已经离不开马歇尔这样一位沉着冷静、运筹帷幄以及谦虚温和的首席军事幕僚了,毕竟总统是文官,在战争期间严重需要一名职业军人作为军事助手,所以罗斯福最终决定牺牲马歇尔这次名垂青史的机会。
因此在“六分仪会议”刚刚结束后,罗斯福喊来马歇尔,在未事先通气的情况下,口授了一封致苏联政府的电文:“总统致斯大林元帅,已决定立即委任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霸王行动”。马歇尔一言不发,“在一张黄色便条上记录了内容,并交给罗斯福签字,然后面无表情地走了出去”,显然,马歇尔对此极度失望。
艾森豪威尔在突尼斯当面受领了任务,他当然很高兴,倒霉的是马歇尔,据说马歇尔一度不辞而别,去太平洋战场视察消气。就这样,艾森豪威尔再次升了官,他将成为同盟国开辟第二战场的最高指挥官:“欧洲盟军最高统帅”,那么当然,中将的职务也不够用了,毕竟英军陆海空三军的头目,皆为上将甚至元帅军衔。
(英军参谋长们)
1944年1月15日,艾森豪威尔抵达伦敦履新,司令部设于格罗夫纳广场的一栋大楼里,周围几乎全被美军各个单位征用了,因此该广场又被英国人称为“艾森豪威尔广场”。次日也就是1月16日,艾森豪威尔正式上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军衔晋升为四星上将,这也是当时美国军队的最高临时军衔。
1944年1月21日,艾森豪威尔在诺福克旅馆召开了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首次会议,在会议上明确了登陆作战的纲领,使这次会议成为二战中最重要的军事会议。会议在座的有英国空军上将马洛里(登陆战役空军总司令)、海军上将拉姆齐(登陆战役海军总司令)等等,如果艾森豪威尔再挂个中将衔发号施令,那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280多万大军,以及17万辆车辆和60万吨各类补给品,在艾森豪威尔的统一指挥下,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诺曼底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然而这还不算完,在1944年初,蒙哥马利也被调回英国,出任“霸王行动”地面部队总指挥,他的军衔已经是陆军上将。
欧战打到1944年9月1日时,英王为了表彰蒙哥马利的功勋,火线授予其陆军元帅军衔,也就是说,美国四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手下,已经指挥着英国的陆军元帅,这又有点尴尬了。鉴于美国军队数量已极大膨胀、美英两军并肩作战的客观情况,美国方面开始酝酿出台更高一级军衔:“五星上将”。
这事其实从1944年诺曼底登陆之后,就开始进入立项和研究了,主要问题是什么称谓和首批五星上将的名单,需要美军高层认真讨论一番,所以直到1944年12月才正式颁布。毫无疑问,作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欧洲美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肯定要授予这个最高军衔,总不能继续被蒙哥马利压着一头吧?
因为五星上将就是西方国家“元帅”的同义词,无非是各个国家称谓不同罢了,而五星上将晋升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担任过盟军战区指挥官职务、1944年12月15日,经国会批准,艾森豪威尔终于挂上了五颗将星,国会同时规定,五星上将军衔只在战时授予,且终生不需要退役。
所以啊,在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小国别朝里算)之间,无论是联合作战、军事交流和各种其他活动中,军衔仍然讲究“基本对等”的原则,而不能有出格的差距,这是一个惯例。包括盟军在会师柏林以后,盟军和苏军在进行接触、谈判、会议和重大活动中,也是如此,如果是朱可夫出席的活动,那么肯定是因为艾森豪威尔在场,否则派个中将、上将就完全可以对付了。
1955年授衔,许光达被授予“大将”,一时之间,各种争议不断,甚至,脾气火爆的许世友都找到周恩来那里去了。
其后不久,很多人都明白了,许光达被授予大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不能忽略,那就是: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当时,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为了和苏联的装甲兵司令员(大将军衔)平等对话,所以,给许光达授予了“大将”。
这一件事直指本文主题:不同国家的军人在一起,也是论军衔的。
1、二战前后,主要大国的军衔制度
说起军衔,我们把范围减小一点,先谈谈二战前后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军衔制度,主要谈谈校官以上的军衔情况。
首先,我们看看英国和法国。
英国在二战前后,军衔等级是这样的:最高等级是元帅,将军分四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
法国和英国离得近,互相影响较大,也不知道谁抄了谁的军衔制度,在校级官员以上,简直一模一样。
到了尉官和士官时才有大不同。
其次,我们看看德国和苏联。
德国二战时期的军衔等级如下: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这里没有准将。再往后,就是上校、中校、少校.....
德国在二战后,分为了民主德国 和联邦德国,其中,民主德国和纳粹德国时期的军衔制度一样,联邦德国和英国的军衔等级几乎一样。
有意思的是苏联,在校官以上,苏联也是: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这和二战时期的德国,军衔制度一模一样。
第三,我们看看美国和日本。
从历史发展来看,美国更容易被英国影响,因此,美国的军衔制度是:五星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不一样的是,英国最高的军衔是元帅,而美国最高的是五星上将。
有人说了,美国还有六星上将啊!没错,这叫特级上将,美国历史上只有三位,开国总统华盛顿、乔治杜威将军、潘兴将军,这个就像苏联的额大元帅,几乎超出一般的军衔制度范畴了。
日本的军衔制度,简单利落,分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
最后,我们看看中国的军衔制度。
中国解放军在新中国建立前,没有实行军衔制度,在1955年进行了军衔制度,中国的等级是: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军衔制度几乎和苏联一样,但在校官这里,多了一个大校。
不管是哪个国家,元帅或者五星上将,只是在战时出现。
2、为了对等,注重军衔的故事我们一开头就说了,新中国的解放军坦克军司令员许光达被评为“大将”,就是为了和苏联坦克军司令员一个军衔等级。
接下来,我们聊两个二战时期的“军衔故事”。
(1)在二战期间,为了对等,美国对军衔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
美国在二战之前,是没有五星上将这个说法的,四星就是上将,三星就是中将,二星就是少将,一星就是准将。
所有的改变和英国人有关,也和艾森豪威尔有关。
说起艾森豪威尔,这也是个神奇的人物,1941年三月仅仅是个上校,此时他已经51岁了。好在,当年的六月,艾森豪威尔成了第3集团军的参谋长,被授予准将。
但谁能想到,在当年年底,艾森豪威尔被马歇尔看中了,从此,在这个伯乐的提携下,艾森豪威尔在一年之内,职务从战争计划处副处长先后升到了作战厅长、欧洲战场美军司令、北非战场盟军司令,军衔也从准将,变为了少将、中将、上将,关键是一切都是一年内发生的。
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不是战争,几十年都不容易完成如此的升迁。
仔细看他的升迁之路,特别是担任欧洲战场美军司令、北非战场盟军司令,其军衔就是为了配上他的职务,方便和盟军平等交流用的。
1944年,艾森豪威尔担任了欧洲盟军最高司令,不过,军衔已经是上将了,这在盟军各级军官中,已经是最高军衔了。
在当年六月,艾森豪威尔指挥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也叫“霸王行动”,一时之间,艾森豪威尔声名远播。
但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年9月,蒙哥马利被英国授予元帅军衔。
这就让美国有点尴尬了,当时的西线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仅仅是个上将,蒙哥马利竟然高了一个等级。而且,德国和苏联也是有元帅的。
如此,为了平等交流,让美国人感觉必须调整军衔制度。
1944年的12月,美国一口气授了八个五星上将,莱希上将、马歇尔、欧内斯特·金、麦克阿瑟、尼米兹、艾森豪威尔、阿诺德和哈尔西,1945年又授予布莱德雷五星上将,如此,美国历史上就有了9个五星上将,而且规定:这军衔只在战时授予,终生不退役。
不过,在2001年7月,美国总统 小布什追授了一个五星上将,他就是斯普鲁恩斯。此时,这位将军已经死去32年了。
说白了,五星上将就是和元帅一个等级的。
(2)二战时期的意大利投降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意大利打仗那是水得一塌糊涂,配得起他们“战五渣”的称号,他们曾经的辉煌停留在了古罗马时代。
二战时,意大利战败了,宣布投降。
盟军里的英军是受降方,他们派出了旅长弗兰克少将,此人率部登陆爱琴海莱罗斯岛。
但是,当时在爱琴海莱罗斯岛的意大利海军基地,司令马思契帕,此人的军衔只是一名海军上校。
为了对等,老马向上请示升级军衔为“少将”。
结果火速提升了军衔,这军衔的提升就是为了对等。
为了达到军衔对等,而出现的故事还很多......
3、不同国家的军人在一起,要注意什么?
战争情况下,同一个阵营但不属于同一个国家的军人,如果在一起,有这么一些规矩:
第一,军衔低的人要率先敬礼,以表达尊敬;
第二,谈具体合作的时候,要尽量同等级的人一起交流谈判。
第三,盟军的总指挥,军衔要尽量高于所指挥的人员,最不济,也要相同,不能过低。
第四,如果战争正在进行,盟军指挥如果出了意外,原则上,盟军中军衔最高的成为了临时指挥者。
第五,受降或谈判,要尽量选择和对方人员等级对等的人员去做。
那么,在和平状况下,要注意什么?
无其它,接待他国军事人员的访问,要尽量安排军衔对等人员接待;要谈军事合作,谈判者必须和对方军衔对等,既不能安排军衔过高者,以衔压人,也不能安排军衔过低者,那样会处处被动。
总而言之,不同国家的军人在一起合作、交流,军衔还是要论高低的。
除非在战争状态,那时不管对方军衔高低如何,如果有机会,大兵照样擒将军,那一刻,大兵是高于对方将军的,这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