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频道

战后日本对外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2-05-13 10:28:01

简介:】田中角荣 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2年7月--1974年11月)

背景

——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经济活动空间,回应“日本是经济动物”的国际舆论;

——尼克松

田中角荣 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2年7月--1974年11月)

背景

——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经济活动空间,回应“日本是经济动物”的国际舆论;

——尼克松冲击波,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日本获得了一定的外交自由度。

主要内 ① 日美基轴不变② 亚洲外交③ 新中东政策 ④ 日苏对话⑤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三木武夫 “等距离外交”(1974年12月-1976年12月)

背景

三木执政时期正值中日谈判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苏联为了阻止中日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向日本施工加军事压力,同时极力宣扬日苏经济合作,并频频向日本建议缔结绕过领土悬案的日苏睦邻合作条约。

面对苏联的外交攻势,三木主张在加强日美关系、继续依靠美国核保护的同时,利用中苏矛盾,左右逢源,在中苏之间推行“等距离外交”。

后果

中日缔约谈判由于三木内阁的拖延而中断,缔结日苏睦邻合作条约也因领土问题而告吹,同时引起美国的不满和批评。

‘等距离外交’是神话”。“洛克希德”案的发生,三木政权垮台。

福田赳夫 以日美协调为基础的“全方位外交” (1976年12月-1978年12月)

纠正了三木的中苏“等距离外交”,为70年代末期中美日三国在亚太地区共同抗衡苏联扩张的反霸格局的客观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内容

日本不做军事大国,“并从这一立场出发,为东南亚乃至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日本与东南亚各国之间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广泛的领域,“作为真正的朋友建立起心心相印的相互信赖关系”;

日本从“对等合作者”的立场出发,“对于东盟及其成员国加强团结合作与坚韧性的自主努力”,给予积极合作。

以这三根支柱为核心的日本对东南亚政策被称为“福田主义”。

评估

第一次规定了日本和东盟双边关系的政治原则,确定了今后日本对东盟外交的基调,标志着日本已经开始从全球观点出发,把对东盟政策纳入了日本对外总体战略之中,并构成80年代日本推行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福田主义的出台,调整了日本复兴时期推行的掠夺东南亚国家资源、抢占东南亚市场的“经济外交”,表明日本要改变以往对东盟只追求经济实惠的那种“物质和金钱”的关系。

大平正芳 以“综合安全保障战略”为核心的大国战略(1978.12-1980.6)

“今天已迎来了‘地球社会的时代’,地球上无论发生什么样的问题,如果不从全地球社会考虑,都不能制订有效的对策。特别是对资源和市场大多依靠海外的日本来说,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不论发生什么纠纷,都容易对日本的生存产生威胁。”“日本必须建立以和平战略为基础的综合安全保障体制”。(经济发达的日本已有了全球意识)

80年代日本外交的特点

一切外交活动立足于扩大日本的政治影响,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增大日本在世界上的发言权。

外交的主题以“政治大国”为目标,以“综合安全保障战略”为核心,外交的性质逐步由“追随外交”变为“自主外交”,从偏重经济转为注重政治;外交的范围从有利害关系地区扩展到全世界;外交姿态也不断由低向高转变。

日本外交出现重大转折的背景

国际背景

①美国实力相对下降

②苏联南下战略对日本海上石油通道构成威胁,远东地区军力的增强威胁日本本土。80年代初,苏在远东部署了大量的SS-20中程导弹。谋求大国地位的日本,便利用“北方威胁”和美国的压力,加快了扩军的进程。

③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日本稳定的石油供应和海外市场面临威胁。

国内背景

①经济崛起后的日本大国意识滋长,谋求发挥大国作用、追求大国地位的愿望日益强烈。国际范围内的“日本热”进一步刺激了日本。

②经济大国地位的脆弱性,使日本深切感受到经济大国地位的巩固需要政治大国地位的支撑。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