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韩信的经典之战有:暗渡陈仓(出陈仓定三秦之战),京索之战,安邑之战,井陉之战(背水一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
要说成名战的话,按时间顺序和规模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暗渡陈仓.
韩信和诸侯
韩信的经典之战有:暗渡陈仓(出陈仓定三秦之战),京索之战,安邑之战,井陉之战(背水一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
要说成名战的话,按时间顺序和规模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暗渡陈仓.
韩信和诸侯 经典战役都有什么,双防兵力,结果? 不要复制的
韩信的背水阵用的很好,还会用战车冲击项羽的长矛军阵!
韩信巧布背水阵故事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著名战例
刘邦出关与项羽争天下,韩信受命东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进击赵国。韩信率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处驻扎,又选轻骑二千人,手持红旗,隐蔽山后观察赵军。吩咐他们如果赵军出营,就乘虚入其营垒,拔掉赵军旗,换上红旗。布置完之后,韩信便率万人先行,背靠大河布下军阵。次日天一亮,韩信就命令进攻井陉口。赵军出营迎战,双方激战许久,韩信军假装败退,弃旗丢鼓,退入营垒之中。赵将陈余见到这个情景,遂以全军进攻韩信军。韩信军背后是河,无路可退,全都拼死战斗,勇猛拼杀。就在这个时候,事先埋伏在山后的汉军乘虚进入了赵军营垒,拔掉赵旗,将二千面汉军红旗插上。赵军见不能战胜汉军,便想退回营寨,却见营寨已被汉军占领,全都惊慌不知所措。汉军前后夹击,赵军大败。事后,有人问韩信:“按照兵法,应该背山面水布阵,您反其道而行之,却取得了胜利,这是为甚么?”韩信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法的一个原则。我所率的兵,大多没经过严格的训练,只有将他们放在死地,他们才能战,拼死争杀,如果把他们放在生地,他们都会逃走,怎能打胜仗呢?”
韩信破赵之战胜利的原因
声东击西,活捉魏王豹
汉王刘邦二年(公元前205年)的夏天,刘邦在睢〔sui虽〕水北岸被楚军杀得大败,原来归附汉军的魏王豹看到楚军势力强大,又背叛刘邦投降了项羽。魏王豹当时占据着河东(今山西省西南部),他向西进兵可以威胁关中的安全,向南出兵可以截断关中和荥阳的联系,造成配合楚军夹攻荥阳的形势。这对汉军来说,就好像扎在背上的芒刺一样。为了拔掉这根芒刺,刘邦派人去争取魏王豹重新站到自己这方面来,谁知魏王豹不肯答应。刘邦就在这年八月,派韩信、曹参等,率领部队去进攻魏王豹。
魏王豹听说汉军前来进攻,就任命柏直为大将,统领全军,扼守黄河东岸的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封锁黄河渡口临晋津,阻止汉军渡河。柏直还组织了一支别动部队,沿着黄河巡逻;同时还把民用船只全部赶走,不许在河内来往停泊。柏直部署完毕,很是得意,认为汉军如果要渡河,除了通过险要难攻的蒲坂要塞外,再没有别的路了。
韩信领兵来到前线,看到蒲坂形势险要,魏王豹又派有重兵把守,知道要从正面进攻很难取胜。经过一番研究,他决定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战法。他把汉军大营隔河设置在蒲坂对岸,在军营附近插满了旌旗,并且把汉军方面所有的船只都集中到这里来;白天叫士兵们擂鼓呐喊,夜间灯火通明,调兵遣将忙个不停。表面上,汉军好像是要从这里渡河,实际上韩信却把汉军主力偷偷地向北调动,选择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作为渡河地点。
魏军看到河对岸汉军调动频繁,真以为韩信要从蒲坂渡河了。柏直认为,蒲坂要塞这样坚固,又有重兵把守,而且黄河水流很急,不管韩信有多大本事,也无济于事,魏军只要守住这个要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此,他对黄河上游的防备,根本没有放在心里。
汉军开到夏阳以后,韩信命令士兵做了大批的小口木桶,几个木桶连成一体,上面绑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作为渡筏。这种渡筏既平稳,浮力又大。汉军乘着这些渡筏,从夏阳偷渡过去。魏军在这里根本没有设防,汉军很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攻下了魏的后方重镇安邑(今山西省安邑县东北)。这时候,魏王豹慌忙领兵迎战,可他哪里是韩信的对手?没有多少天,韩信指挥汉军把魏军打得大败,最后活捉了魏王豹,把他送到驻扎在荥阳的刘邦那里。
韩信攻赵,背水为阵
韩信在灭魏以后,立刻上书刘邦,请求增兵三万,去消灭赵、代这两个割据势力,以改变成皋之战中汉军的不利地位。刘邦批准了韩信的这一作战计划,拨给他步兵三万人,并且加派熟悉河北情况的张耳去协助他。
汉王二年九月,韩信大破代兵,活捉了代的相国夏说〔yue月〕。经过灭魏、平代两大胜利,韩信收用了一大批俘虏兵,增强了汉军的力量。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领数万人马向东越过太行山,对赵国发动了进攻。汉军和赵军在赵国西部边界的险要隘口——井陉〔xing行〕口相遇,一场决战就要开始了。井陉口是太行山八个隘口之一,就是现在河北省井陉县东面的土门关,在井陉口的西面,有一条长约100里的狭窄驿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集中10多万赵军,扼守井陉口。韩信的军队不过几万人,而且有一半是新招募来的,缺乏训练,没有作战经验。就兵力来说,赵军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战争开始之前,赵国的谋士李左车曾经向统帅陈余提出一个作战计划。首先,他向陈余指出:“韩信在活捉魏王豹以后,出兵攻破代国,现在刘邦又派张耳协助韩信,乘胜来打赵国,汉军士气正旺盛,我们必须避开它的锋芒,不可轻敌。”接着,他又向陈余提出破敌计划说:“汉军从远道来进攻我国,粮草需要从千里以外运来,这就好比要等到樵夫打了柴后才能烧饭,士兵是吃不上饱饭的。井陉口道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行通过;汉军的作战部队虽然已经通过100里的隘口驿道,估计他们的运粮部队必然没有跟上来,一定还在大军的后面,请您拨给我三万人马,从小道去劫夺汉军的粮草,切断汉军的粮运,并且堵住汉军后退的道路。您率领赵军深沟高垒,据险坚守,不要同韩信进行主力决战,使他求战不能,后退无路,这样做,用不了10天,我就可以把韩信、张耳的人头献到您的帐下。否则,我们是一定要被汉军打败的。”
李左车的作战计划,是依据双方实际情况提出的,比较稳妥可靠。但是书生气十足而又骄傲轻敌的陈余,却说什么“义兵不用诈谋奇计”,并且引用兵法上“十则围之,倍则战”(兵力比敌人多10倍,应当采取包围的战法;兵力比敌人多一倍,就可向敌人发动进攻)的话作为根据,来反驳李左车。他说:“汉军号称数万,其实不过几千人。他们从千里以外来进攻赵国,士兵早已疲劳不堪。对这样的弱敌,我们如果避而不打,以后再遇到强敌进攻,又该怎么办呢?这样,各路诸侯就会讥笑我们胆怯,轻易地来攻打我们。”陈余就这样断然地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是一个有深谋远虑的军事家,他深知敌我力量相差很大,不能直冲猛打,就把大军驻扎在离井陉口很远的地方,观察形势,研究赵军的部署,寻找有利战机。他侦察到赵军统帅陈余拒绝了李左车的作战方案,心中十分高兴。同时,他了解到陈余的胃口很大,想在井陉口一口吞掉汉军。针对陈余这种盲目轻敌的心理,韩信心中形成了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方案。他立即指挥部队开到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驻扎下来。韩信从汉军中挑选了2000名年轻力壮的骑兵,叫他们每人手持一面红旗,等到半夜的时候,趁着天黑悄悄地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本营的侧后方,在那里埋伏下来。韩信嘱咐他们说:“明天我军就要和赵军决战了。赵军如果看到我军后退,一定会倾巢追击。你们乘赵营空虚,赶快攻进去,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换插上咱们汉军的红旗。”韩信把任务交代完了,就传令开饭。这次出征和往常不同,往常临战之前,总要饱餐一顿,这次却只给士兵们预备了少量饭菜。将士们不明白是什么缘故。韩信解释说:“大伙儿先少吃一点东西,等到天明大破赵军之后,再举行丰盛的会餐吧!”将士们知道赵军人多势众,是个劲敌,对统帅的话都不敢相信,只得勉强答应说:“是了!”大家壮着胆子出发。
2000名轻骑兵出发之后不久,韩信又派一万人马作为先锋部队,前进到井陉口附近,沿着绵蔓水摆成阵势。绵蔓水由现在山西省太原市附近北流入井陉口,当年是一条水深流急的河流。韩信知道陈余想把汉军一网打尽,不会攻打汉军的这一万先头部队。他对先头部队的将领说:“赵军已经抢先占据有利地形,筑成壁垒。我们这一万先头部队既不是主力,又没有设置大将旗鼓,陈余必然不肯先来攻打你们。因为他怕一攻打你们,我们后面的主力部队就会往回撤退。”事情果然不出韩信所料,这支先头部队并未遭到任何阻击,就顺利地开到了绵蔓水的东岸,建立起阵地。赵军望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以退兵,都讥笑韩信根本不懂得兵法。赵军望见汉军背水列阵,都讥笑韩信根本不懂得兵法。
井陉大战,阵斩陈余
汉军按照韩信的计划布置完毕,已经天色微明了。韩信亲自率领汉军,打着大将的旗号和仪仗,敲起战鼓,呐喊着向井陉口杀来。陈余看到汉军发起了进攻,认为消灭汉军的机会到了,立刻传令赵军出击。赵军漫山遍野,向汉军冲来,双方大战了很长时间。韩信、张耳假装战败,把旗鼓仪仗都扔掉,向绵蔓水方向后退。赵王歇和陈余看到韩信、张耳后退,误认为汉军真的打了败仗,就命令全体赵军空营而出。十几万赵军一面争着抢夺战利品,一面追赶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带着汉军主力部队退到绵蔓水边,和原来背水列阵的一万汉军会合起来,重新同赵军展开激战。前面是倾巢追赶过来的敌兵,背后是水深流急的绵蔓水,在这紧要关头,汉军要么是向前拼死杀敌,要么是后退淹死水中。只见汉军将士们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无不以一当十,拼死战斗。赵军依仗人多势众,往来冲杀了很多次,仍然攻不破汉军阵地。韩信、张耳指挥的汉军,就这样把十几万赵军牢牢地拖住在绵蔓水边。
再说埋伏在赵营背后的汉军2000名轻骑兵,一看到赵军倾巢出动,就立刻乘虚攻入赵营,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换上了汉军的红旗。霎时间,赵军的大本营竟变成了汉军的大本营。
赵军在绵蔓水边和汉军苦战了大半天,没有取得胜利。陈余看到士兵们往返冲杀,已经疲劳不堪,活捉韩信、张耳的美梦渐成泡影,便下令鸣金收兵。筋疲力尽的赵军乱哄哄地往回撤退,走到半路,就远远地望见大营的四周已经插满了汉军的红旗,不禁大惊失色,以为赵王已被汉军俘虏,于是抛戈弃甲,纷纷溃逃。赵将虽然杀了不少溃逃的士兵,依然不能制止赵军的溃散。占据赵营的汉军乘势杀出,韩信指挥的汉军主力部队同时反攻过来,把赵军全部彻底打垮,斩了赵军主帅陈余,俘虏了赵王歇。韩信统率的汉军获得了井陉战役的完全胜利。
战争结束,汉军将领一一呈献斩杀的敌军首级和上报俘虏敌军的数字,庆祝这次战争的胜利。将领们十分佩服韩信的指挥艺术,但是依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纷纷问道:“按照兵法,行军布阵应该是右面和背后靠山,前面和左面临水,现在将军却违反兵法规定,背水列阵,并且充满信心地告诉将士们说,等天明打败赵军再一同会餐。我们当时并不相信您的话,可是您竟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原因呢?”韩信回答说:“背水为阵在兵法上也是有的,只是诸位没有考察罢了。兵书上不是说过,‘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我之所以要背水列阵,就是按照这个道理。我知道,我在军中时间不太长,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威望来。况且汉军大多数是刚刚招募来的新兵,缺乏训练,战斗意志不够坚定,指挥新军作战,就好比赶着市上的人群去作战一样。因此,必须把他们安置在后退无路的‘死地’,才能使他们人自为战,拼死冲杀;如果把这些士兵配置在安全地带,有路可逃,一到战斗激烈,他们就会争着逃走,哪里还会听从指挥呢!”将领们听了韩信的解说,都异口同声地说:“您的计策太妙了,我们哪能赶得上啊!”
韩信破赵之战,在楚、汉战争中是一个重要战役。由于这次战争,使韩信的“背水阵”名传后世,韩信也从此成为一个灵活运用兵法的著名军事家。像“背水阵”这样的战法,我们今天进行正义战争一般不会采用。不过在当时当地,韩信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赵军统帅的轻敌思想,灵活运用兵法上的原则,将计就计,进行背水列阵,故意向敌人露出破绽,引诱赵军脱离有利地形空营来战,然后用奇兵袭击赵军大本营,再两面夹击,一战而胜,全歼赵军。这些都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