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苏系重战已经有很详细的数据登陆在册了,那么就聊聊中国获得的冷门苏霍伊集团的产品;
苏霍伊航空集团是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前身为1939年创立的苏联苏霍伊设计
苏系重战已经有很详细的数据登陆在册了,那么就聊聊中国获得的冷门苏霍伊集团的产品;
苏霍伊航空集团是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前身为1939年创立的苏联苏霍伊设计局,总部位于莫斯科。苏联解体后,苏霍伊设计局与位于新西伯利亚的航空产品联合体(NAPO)、位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航空产品联合体(KnAAPO)等公司合并组成苏霍伊航空集团。苏联时期,它的产品早期多被苏联国土防空军采用,同时也是苏联对外援助的主力攻击机之一;当然,它也研发截击机、客机、轰炸机,其中有不少还代表当时的先进技术水平;
例如,中国曾经与苏霍伊洽谈购买200架SSJ100的事宜,后来由于中国决定不受制于人而不了了之;接着,苏霍伊又向中国推销苏-34攻击机,中国军方也没有搭理,反而是某个航空公司屁颠屁颠与苏霍伊合作,尝试研制一款类似的并列双座攻击机,然后又没有下文了;
此外,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苏联的苏17/25总是跑到巴基斯坦境内攻击阿富汗难民营,巴基斯坦空军奋起迎战,击落它们以后,残骸往往交给友好国家——以此推论,巴基斯坦早在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就把击落的苏-7/22残骸交给好朋友研究了——快半个世纪了;
苏联解体伊始,中国又从乌克兰获得一架完好无损的苏-25UTG攻击机(教练)和武器;接着,又从阿塞拜疆获得了完整的苏-25全套设计、生产资料以及详细研究其生产线——当时,对于中国发展下一代专用攻击机还是多用途战斗轰炸机起到了借鉴/比对作用:中国当然也没有亏待阿国。从这个方面看出:中国与阿塞拜疆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所以,阿国空军在1992-1993年获得的苏-24业已被中国研究得通透无比了;
为了中国的航母事业,中国于2006年接洽购买苏-80事宜:字面数据上,这款短距起降的运输机符合大航母甲板起降要求,后来发觉美制两具1750马力的CT7-9B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不符合中国军方要求(战时被断链)、它又不能折叠机翼,于是被放弃;
苏-26等特技飞机也在中国表演过:暂时没有购买记录;
至于中国是否还从其他友好国家获得的苏霍伊飞机就不得而知了:埃及、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秘鲁等国都装备过苏霍伊设计局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