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1939年3月15日,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3 日又占领立陶宛滨海城市默麦尔。4月3日下达旨在消灭波兰的白色方案。5月22日又签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1939年3月15日,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3 日又占领立陶宛滨海城市默麦尔。4月3日下达旨在消灭波兰的白色方案。5月22日又签订 《德国意大利军事同盟条约》。1939年8月中旬,苏联的国际处境十分险恶。日本继1938年在中苏边境张鼓峰挑起反苏武装冲突后,1939年5~8月又在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向苏联、蒙古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苏联在4~8月多次主动采取行动同英、法在莫斯科举行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的谈判,争取建立反侵略的统一战线。但英、法仍奉行绥靖政策,无意与苏联合作。与此同时,英国同德国进行一系列秘密谈判,力求实现英、德合作,把战火引向苏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也采取措施调整同德国的关系。斯大林于8 月21日接受A.希特勒提出的立即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8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公布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内容为确定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于1941年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主要内容是:
①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在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侵略行为或攻击。
②缔约一方不加入任何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
③不以任何方式支持对缔约一方进行敌对行为的第三国家。
④双方保持联系,交换对彼此共同利益有关问题的情报。
⑤双方在某种问题上发生分歧或抵触时,只应通过和平方法解决。根据西方国家公布的秘密附加议定书规定,在发生领土或政治变动时,苏德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势力范围以立陶宛的北部疆界为界,在波兰的势力范围以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及桑河一线为界;苏联要求德方注意其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方宣布对该地区在政治上完全不感兴趣。
属于互相利用 缓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