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巨大贡献的重要特征
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巨大贡献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效益的宏观性航天技术和航天产业与传统产业创效益方式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其效
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巨大贡献的重要特征
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巨大贡献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效益的宏观性航天技术和航天产业与传统产业创效益方式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其效益的宏观性。航天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开拓性的先进技术手段改变众多产业部门的传统生产方式(目前的各类应用卫星主要是以大范围快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形式,未来空间工业化的表现形式将更为丰富)。航天技术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个方面。直接效益又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航天技术与产品销售及发射、搭载服务的收益;
第二,航天技术项目的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
当前以广播通信、气象、资源、海洋、导航定位等卫星应用效益最为突出。航天技术还有巨大的间接效益,它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航天技术对相关技术产业的需求与投资带来的效益以及航天技术引起其他新兴产业与市场的效益;
第二,航天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与转移的经济效益;
第三,航天技术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为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创造了新技术手段,从知识经济的观点看,航天技术系统是知识经济的一个基础设施。由于航天技术的开拓性和综合性决定了航天技术和产业具有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航天技术和产业不仅推动了开发地球资源的活动,还要为开发利用宇宙空间资源、不断开拓人类生存与活动空间创造条件。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航天技术对人类知识生产的贡献也是无限的。
航天技术是诸多科技领域的高度集成,航天科学技术领域荟萃了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的众多成果和各个专业的人才。迄今没有任何其他产业部门的综合性可与之相比。美国国会于1989年指定由NASA(国家航空航天局)来组建领导美国全国技术转移的机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与航天技术的综合性有密切关系。
由于航天技术创益方式与传统产业创益方式存在重大区别,测算航天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时就不能沿用传统技术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美国蔡斯经济计量学会根据生产函数理论从宏观经济方面分析了美国NASA的研究与发展投入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计算结果是1∶14。
中国的航天技术不仅对国家的大国地位和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巨大贡献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它的基础性天基信息系统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不可缺少的空间基础设施。联合国空间委员会曾经宣告:“利用空间技术是发展中国家接近先进国家技术水平,发展经济的一条捷径,因为它可以超越先进国家经历过的传统技术发展阶段。”因此,我国航天技术创新工程势在必行。通过实施航天技术创新工程,可以为科教兴国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技术手段,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活动存在市场驱动的高效区、低效区和无效区(见图1)。一般来说:周期短、投资需求少的技术创新项目处于市场驱动的高效区;相反,周期很长、投资成本巨大的则处于市场驱动的无效区内;中间情况属于市场驱动的低效区。图1技术创新行为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航天技术产业属于高投资、长周期、高效益、高风险的战略性产业。目前,世界各国的航天科技创新项目大部分位于市场驱动的无效区。迄今世界各国的航天技术产业无一例外都是以国家行为为主导的,即靠政府投资为主。就是航天技术水平最高、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其商业航天收入与政府的投入之比仍然很小(1993年为19.3%)。美国把航天活动分成军用航天、民用航天和商用航天三大类,前二类完全靠政府投资。卫星通信是目前航天领域中社会和经济效益最明显的产业,也是最先进入商用航天的产业。即使如此,美国至今也没有完成卫星通信商业化的进程,NASA每年还要投资并承担通信卫星关键技术创新的攻关研究。1997年NASA用于空间通信技术的预算为2.78亿美元,1998年为2.46亿美元,以便保持美国通信卫星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美国白宫于1996年9月发布的美国国家航天政策指出,美国将于2005年以前设法实现空间通信运营的私有化或商业化。
日本政府一直为通信卫星的技术创新投资,并由国家投资先后研制过8颗工程试验卫星(ETS),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后,再由企业发展成商业通信卫星。
欧洲航天局汇集了各成员国的政府投资研制了奥林帕斯通信卫星,用来试验新技术和验证通信卫星的新应用,为欧洲通信卫星商业化创造了条件。
商业化最成功的运载火箭要算阿里安了。该火箭研制阶段由欧洲航天局负责,转入批产阶段后才交给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
由此可见,航天技术创新工程是一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行为为主导,理应由政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