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7年6月,22岁的杨彬接到上级通知,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正在甄选队员,远赴海地开展为期8个月的维和使命。
维和警察的甄选内容包括外语听写读说能力及驾驶、射击、
2007年6月,22岁的杨彬接到上级通知,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正在甄选队员,远赴海地开展为期8个月的维和使命。
维和警察的甄选内容包括外语听写读说能力及驾驶、射击、格斗等多项测试,不管在哪个环节,只要出一点错就会被淘汰。杨彬逐项攻克难关,并通过了每天早晚跑两个3公里、水泥地上无惧伤痕练倒功、污浊沙地里左冲右突爬战术等培训中各种严酷考验,终于穿上了维和警服。梦圆时刻,她激动得彻夜难眠……
“重庆妹子杨彬真是好样的!倔强却不任性,坚毅而又活泼,年纪是最小的,干的活却是重中之重!”防暴队政委李钦十分欣赏杨彬。
在海地,杨彬凭借语言方面的优势和边检岗位上情报分析方面的经验,成为防暴队的值勤官,她参与翻译了维和处提供的《海地概况》和《跨文化交际启蒙课程》两本法语教材,近3万字。维和期间,她在指挥中心值班4868小时,完成联合国、联海团各类邮件翻译700余份、84万余字,上报防暴队工作报告300余份30万余字,记录并编写防暴队执勤日志282份。
繁重的值班工作之余,她还参加了社区工作服务、孤儿院物资捐赠、索纳比工业园区爱民帮扶,以及当地群众工作等大量口译工作,成为防暴队接待来访、外出走访法语翻译工作的第一人选。
结束首次维和任务,回国不满一年,2009年6月,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再次向杨彬发出邀请。第二次参加海地维和的杨彬踌躇满志,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突发大地震,慌乱的人群疯狂地涌向街头。
当时,指挥中心已经部分坍塌,仅存的一部备用卫星电话被压在石板下面。杨彬不顾安危,爬进废墟抢出卫星电话。她顾不得手指渗血、身体疲惫,终于抢在下一波余震之前抢出了电话……
灾后统计,此次地震造成31.6万人遇难,30万人受伤,130万人流离失所。遇难者中有8名中国维和警察,包括杨彬最熟悉的、一直指导她成长的防暴队政委李钦、像姐姐一样关心她的翻译官和志虹、记录防暴队生活画面的新闻官钟荐勤。
“他们意气风发的生命在2010年1月13日那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中永远定格在自己热爱的维和岗位上。英雄们走了,但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却永远感动着千百万中国和世界人民。”2010年8月至12月,杨彬在维和先进事迹报告全国巡回演讲中,告知了祖国人民她和战友们经受的战火洗礼、生死考验,讲述了维和行动背后鲜为人知的点滴细节、亲情故事,展现了中国维和警察和平之师、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
回国后,杨彬回到熟悉并热爱的验证台前,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边检大厅,她成为出入境旅客心中的山城国门形象大使。她践行着“人本、专业、安全”的服务理念,以真诚的微笑和出色的沟通,将三尺验证台变成传播中华文明的舞台,累计检查中外旅客5万余人次,主动帮扶困难旅客300余人次,为60余批次政治、经济代表团和加拿大总理哈珀、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等200余人次贵宾提供礼遇服务,圆满完成了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重庆・台湾周等多项重大活动的边检任务。
2013年11月6日,杨彬因工作出色,被群众推选为2013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候选人。“8年警营生活,我的工作岗位不断轮换,两次经历战火洗礼,侥幸通过天灾考验,现在在验证台上开心地传递正能量,如此精彩,夫复何求?当兵,曾让我面临生死抉择,而不当兵,我定会抱憾终生!”杨彬在记者采访时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