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1世纪的高等护理教育应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由于国内外的护士都十分短缺,所以培养护理人才还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要培养知识能力型护理人才,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中心目
21世纪的高等护理教育应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由于国内外的护士都十分短缺,所以培养护理人才还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要培养知识能力型护理人才,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中心目标。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培养适应临床需求的能力型护士应以实际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的核心能力为导向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护士的核心能力定义
目前国际公认的护士核心能力包括: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评估及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科研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等。核心知识包括: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管理疾病的知识,能力型知识,人文社会学知识,卫生服务系统和政策知识,同时护士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价值观。
1.评判性思维能力
现代护理已经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病人身心的整体护理。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使护士从被动的执行医嘱,转变为主动的为病人解决问题,因此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护士应具备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多种渠道获得病人的信息,并且进行综合;发现问题做出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的能力;科研能力。这些都要求老师创造出学习的动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
2.沟通与合作能力
护理不是靠一个人完成的,在工作要树立团队精神,要尊重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形成合力,达到目标。
护士要具备口头表达能力,学会和病人交流,要具备询问病史的能力,正确思考病情的能力。现在,护士综合能力较弱,写作能力就是其中比较弱的一个方面。写作能力包括书写临床报告、护理计划、报表的能力,书写病史汇报和书写论文的能力。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计算机能力也是合作能力的一个方面,护士应当能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正确的分析,从网上查阅相关疾病资料,获取知识。
3.动手能力
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动手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护理学实践性很强,一名护士如果理论性很强,动手能力很差,那么一切就如纸上谈兵。
4.创造能力
现在临床导向都非常注意创造能力,学生应当把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
高等护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基础知识,轻人文素质
教学中往往只重视业务素质的培养,重视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忽视护士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能体现现代护理的专业特色。现在护理教学由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中专、大专、本科的教材没有大的差别,这非常不利于培养知识能力型护理人才。现在南京医科大学正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将基础学科设置成课程模块,比如将解剖课设置成90学时、70学时、55学时等3个不同的分级模块,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的学生需要学习90学时的解剖课程,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70学时的课程,55个学时的课程由与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完成。将来我们还将在专业课方面进行课程分级模块的探索。
2.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轻知识的运用。比如,妇产科学共72个学时,其中包括理论48个学时,实践24个学时。理论课课时远远多于实践课课时。在有限的48个学时的时间内涵盖了妇科学、产科学、计划生育等知识,导致在安排教学进度时非常困难。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只能追求大而全的讲课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多种疾病知识,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地消化。
3.重视教师的作用,轻学生的参与
教学方法单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没有参与其中。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没有机会独立思考。
4.重课堂教学,轻临床实践
临床和基础脱节,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接触临床的实践过迟,其原因有:①现在病人的保护意识非常强,希望有经验的护士为其进行护理操作;②医患关系紧张;③临床师资不够,导致带教不够。上述情况,导致护生直接为病人服务的机会减少,动手能力、业务能力偏差。
5.重视试题的测试,轻视能力培养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考核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认知的内容,轻视了情感和智能的培养。在授课时间方面,重结果轻过程,在授课过程中很少考试,最后一张试卷决定一切;在授课的方式上,重试卷,轻能力评估。学生对知识点能否运用、能否活学活用无法评价,导致对学生的评价不全面。
培养知识能力型护理人才
为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模式转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强化教学改革,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途径,以护理实际工作所需求的能力为导向,拓宽基础,淡化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通过使护士早期接触临床,着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与创造力等,凸显护理的专业内容和特色,以培养知识能力型的护理人才。
1.教学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意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人本理念。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
应当拓宽基础,淡化学科界限。现在护理教学正在进行一项探索,是否可以将内、外科同步讲课,将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内科治疗、外科治疗等内容一气呵成。剩余的时间用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如伦理学、护理美学、心理学、哲学等等。这样才能够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满足社会健康需求对人才的需要。
3.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要改革,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病例分析、护理查房、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临床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的实践,应当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教学调整。
在南京医科大学,护理教育率先进行改革,用比较短的时间把护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评价原则告诉学生,然后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比如,我们把全班33名同学分成6个小组,组成小的团队,让他们来讲课。自从改革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并结合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老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估。我们应当更多地采取案例分析的授课方式来代替机械的教学方法。
加拿大的一位老师曾说过,lessismore,少就是多,与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讲的大而全,使学生消化不了,不如少而精,教师少讲一点,让学生抓住原则、抓住方法,触类旁通。老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关系,老师把方法交给学生,学生自己反复的研究、练习。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仅仅是一名引导者。
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网上教学,将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典型病例上网,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外的时间是无限的。让学生自学的时间在网上进行,一方面在网上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其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我校在网上开辟了学习讨论和学生交流区,加强师生的交流。在临床实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达到个性带教的目的。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不能仅重视结果,要建立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一次考试定成绩的方式,从评价内容、评价时间、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做到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书面考核,重要的是能力提高的程度,把所学的知识综合利用,加强时间的考核。
评价时间:立足于学习的全过程。
评价方式:口试、笔试、论文答辩。毕业考核要实行课程化改革,考核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病例的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评价者:建立老师、学生、病人的三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培养21世纪的护理人才,护理教育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专业态度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强化时间教学,以护士临床实际需要的核心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知识能力型护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