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二战中德国出了不少好武器,象虎式豹式坦克,P40P38冲锋枪,V1V2飞弹,BF109战斗机,ME262喷气战斗机,多拉卡尔大炮等都是精品。精度好威力大,性能可靠,缺点就是质量好了产量却始终上
二战中德国出了不少好武器,象虎式豹式坦克,P40P38冲锋枪,V1V2飞弹,BF109战斗机,ME262喷气战斗机,多拉卡尔大炮等都是精品。精度好威力大,性能可靠,缺点就是质量好了产量却始终上不去。虎式坦克的最高月产量不到100,ME262喷气战斗机性能非常优异,据说在空中只被击落过一架,但是只造了几百架。相反,苏联的东西性能虽有差距,但是产量惊人,T34坦克整个二战中造了十万零三千四百辆,波波沙冲锋枪制造了八百万支,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超过三十万门,巨大的数量优势弥补了性能上的不足。 二战期间的6年间,世界各国共生产并装备了约29万辆坦克 =================================== 岁月轮回,斗转星移。几十年的世事沧桑,往日的敌人成了朋友,昔日一个战壕的战友又成了敌人,令人大有30年河东,40年河西之感。 历史就是这样翻开了一页又一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中的一批英美等国的坦克,成了历史的见证。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页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苏联,用列宁同志的话说,是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法西斯轴心国的崛起,使苏联和英国、美国等国家变成了同盟国,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根据二战期间的战时租借法,苏联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中,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笔者在这里,较全面地介绍一下二战期间西方援苏坦克的史实。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过半个多世纪,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已经泛黄。但是,在战胜德国法西斯57周年的今天,回顾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还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根据史料记载,二战期间,美、英、加拿大等国向苏联提供了2280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其中的1981辆在海运途中损失掉,美英的运输舰也为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付出了装备和人员的代价。这就是战争!运抵苏联的20000多辆外国坦克装甲车辆,占到二战中红军坦克装甲车辆总数的20%。 1941年,英美启运了第一批援苏坦克,包括:487辆范伦泰、提特拉奇等英国坦克以及182辆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和M3李中型坦克等美国坦克。这批坦克参加了1941年12月至1942年对德军的作战。要知道,当时是苏联最困难的时期。在巴巴罗萨作战中,苏军损失了18000辆坦克。这批援苏坦克,数量虽然不多,但确是雪中送炭之举。 1942年,海运的数量更大,包括2487辆英国坦克和3023辆美国坦克。虽然当时有一部分单独用军援坦克编成的坦克部队,但是多数军援坦克是和苏制坦克混合编成的。例如,1942年,苏军第38坦克旅中,有30辆马蒂尔达坦克和16辆苏制T-60轻型坦克。1943年,苏联红军的坦克旅中,完全装备苏制坦克的占61%~68%,混合装备的占19%~22%,单独装备英美坦克的占10%~17%。1944年~1945年中,援苏坦克中主要是美国的M4A2谢尔曼中型坦克。 二战期间,援苏的卡车和军用汽车等,数量更为巨大。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嘎斯等军用汽车343624辆。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知道,解放初期街上跑的苏制嘎斯51汽车,用的全是木质蒙皮,钢材等作战物质的匮乏可见一斑。而美国援苏的军用汽车和卡车就有501660辆。其中包括:77972辆吉普车,151053辆一吨半军用卡车,200662辆两吨半军用卡车。在二战后期,这些军援卡车在运送作战物质和兵员方面,比苏制卡车发挥的作用更大。 在如何看待军援坦克发挥的作用上,苏联学者和英美学者有着微妙的差别,当然是在战后。苏联的史学家认为,英美援助苏联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数量上有限,质量上也不如苏联的T-34坦克。而英国的史学家则认为,由于援苏,英国军队得不到更多的坦克,况且英国的范伦泰和马蒂尔达坦克不仅远远优于大量装备的苏制T-60坦克,也比得上1942年以后装备的T-70轻型坦克。苏联学者还认为,美国的M3中型坦克不怎么样;而美国的学者则认为,M3中型坦克在北非干得很出色,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也比T-60和T-70轻型坦克要强得多。美国的学者更认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在性能上和T-34中型坦克不相上下,而在耐久性和可靠性上却要强于T-34中型坦克。看来各家都说自己的西瓜最甜。我们不想评论这一场唇枪舌剑的是非曲直,历史自有它公正的评价。尽管不能说援苏的外国坦克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几万辆坦克和几十万辆卡车,决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装备在关系到苏联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同样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历史将记住这一页。 援苏坦克一瞥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援苏的英美坦克的有关情况。 范伦泰步兵坦克 它是英国援苏数量最多的一种坦克。其中,英国援苏的范伦泰坦克为2394辆,作为英联邦成员国的加拿大援苏的范伦泰坦克为1388辆。也就是说,英国生产的范伦泰坦克的29%援助了苏联,加拿大生产的范伦泰坦克几乎全部用于援苏。苏联红军往往把范伦泰坦克上的2磅或6磅火炮换装为76.2mm火炮,以增强火力。但是,由于范伦泰坦克的炮塔较小,装上76.2mm火炮后,炮塔内显得十分拥挤,这项改装不算很成功。 马蒂尔达步兵坦克 在援苏的英国坦克中,马蒂尔达仅次于范伦泰坦克,达1084辆。不过,马蒂尔达坦克的机动性较差,尤其是在冬季。红军的坦克兵不太喜欢它,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 丘吉尔步兵坦克 英国从1942年起,援助苏联丘吉尔步兵坦克,总数共301辆。丘吉尔坦克的性能比范伦泰和马蒂尔达坦克要强得多,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有35辆丘吉尔坦克参加了战斗。 提特拉奇空降坦克 1941年,英国经伊朗向苏联提供了20辆提特拉奇空降坦克。由于其数量有限,仅起到宣传作用而已。 通用装甲输送车 援苏的通用装甲输送车共2656辆。其中,英国提供的1212辆,加拿大提供的1348辆,美国提供的96辆。由于它的履带中心距较窄,雪地行驶的性能较差,它发挥的作用不如美国军援的半履带式装甲车,一般用于输送人员和物资、侦察及战场联络。 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美国从1941年起向苏联红军提供了1676辆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红军的坦克兵不喜欢它的高大的外形轮廓和不便使用的前机枪,但北非的英国坦克兵却视它为沙漠情人。它的总体性能要优于T-60/T-70轻型坦克。 M3李中型坦克 美国军援总数为1386辆,为M3A3型。另有以M3中型坦克为底盘的M31坦克抢救车115辆。苏联的坦克兵不喜欢它那高大的外形轮廓,常常谑称为6个坦克兵的活棺材。 M4A2谢尔曼中型坦克 它是美国援苏数量最多的坦克,总数达4252辆,包括装75mm火炮和装76mm火炮两种类型以及少量以M4中型坦克为底盘的自行炮架、坦克歼击车等。应当说,在二战的最后阶段,苏军的谢尔曼坦克和T-34坦克一道,在向德国老巢的进军中,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半履带式输送车 美国援苏的半履带式输送车包括M2/M3/M5/M9装甲输送车和M15A1、M17多管迫击炮车,共2278辆。由于半履带式装甲车的越野性能和通行性能远优于轮式车辆,这些半履带式装甲车在苏德战场上获得广泛应用。苏联人还将M3半履带式装甲车加上Su-57火炮,改装成T-48坦克歼击车,用来对付德军的轻型装甲车辆。 M3A1侦察车 这是一种4×4的小型侦察车。美国援苏的M3A1侦察车共3340辆。作为侦察、警戒、指挥和通信联络用的小型侦察车辆,它是苏制BA-64装甲车的重要补充。 回眸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事件,援苏坦克,易北河会师,雅尔塔会议、波斯坦公告......,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右栏分类对比查询 二战轻型坦克 二战中型坦克 二战重型坦克 二战坦克杀手 二战自行火炮 二战装甲车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人员伤亡是惊人的。据资料统计:战争期间,世界各国的人口伤亡达9000万人以上。其中欧洲的伤亡人数为:苏联约2000万,波兰约600万,南斯拉夫约150万,荷兰和比利时共约30万,英国和不列颠其他国家共约50万,德国约650万;在亚洲,中国约1200万,越南约200万,菲律宾约110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据统计,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00亿美元。 其中,苏联损失6790亿卢布,等于苏联全部财产的1/4,战争中有1700多座城市被毁。法国在战争中经济损失为1.4亿法郎,相当于法国战前三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波兰损失200亿美元,捷克斯洛伐克为2000亿克朗,南斯拉夫为91.45亿美元,比利时为1750亿比利时法郎,英国为250亿英镑,荷兰为114.25万荷盾,中国也高达百亿美元之巨。下面的所有数据来源于公开发表的军史资料。 军事开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按年计算的最高值) 美国 英国 苏联 德国 日本 43.4% 55.7% 55% 67.8% 49.7% *由于统计口径不同,苏联的军事开支总比重,据西方估计约65%。 武器生产:(数量单位:千) 德国 苏联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英国 枪支 11585 12139 3577 14263 3200 6367 机枪 1175 7690 449 2614 107 938 火炮 399 834 168 651 32.1 491 坦克 46.3 104.8 4.8 99.5 1.9 29.3 飞机 89.5 132.6 55.1 192 7.6 94.6 *苏联的枪支数不包括冲锋枪(总数大约在700万左右)。 *“强击炮”和坦克歼击车按坦克计算。 *(除日本外)飞机只计算一线作战飞机,不包括辅助飞机。 *苏联大量制造的“夜鹰”(由民用飞机改造来的辅助轰炸机,基本只用来夜间攻击,总数在3.6万架以上)未包括在内。*美国生产的辅助飞机总数为10.4万架。应认识到,对美国来讲运输机很多也是在“一线作战”。主要经济品生产: 德国 苏联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英国 粮食(百万吨) 169.5 404.4 111.1 837 72.5 89.4 钢铁(百万吨) 187.7 93.6 48 511.7 13.4 99.2 电力(10亿千瓦时) 414 282 242 1678 123 315 石油(百万吨) 46.2 172.1 20.4 1466 6.4 93.5 煤炭(百万吨) 3455 903 411 3758 81 1464 *英国包括从殖民地输入。 *日本包括从占领国输入,德意情况不明。由此我们可以推算一下单位原材料的军工生产: 按电力: 德国 苏联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英国 火炮 964 2957 694 388 261 1558 坦克 112 371 20 59 15 93 飞机 216 470 228 114 62 300 按钢: 德国 苏联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英国 火炮 2126 8910 3500 1272 2395 4950 坦克 247 1120 100 194 142 295 飞机 477 1417 1148 375 567 954 从这个结果看,被誉为“最精良”的德国武器不过而而。因为它不符合世界大战对武器的要求:不是性能好,而是单位投入的总作战效能最高。从这点上讲,苏联设计师做的最好。虽然苏联战斗机被有的人嘲笑为“农民用斧子砍出来的”,但其性能并不差——当然,也不过是性能平平罢了,可谁能要求更多呢?但是,考虑到性能的差距之后,德国的单位投入所产出的总作战效能仍然是第二位的。 英国武器性能稍差,但总算单位生产率不低,还弥补了一些。至于意大利和日本,表现差情有可原:资源少,工业不发达,武器差劲,数量又不足(虽然单位生产率并不太低)…… 美国是个特例:美国的主要作战舰艇是战时生产的,同时要把大量的生产能力用于运输船和小型护航舰艇的建造,而日本则主要依靠战前已拥有的舰艇。而且,美国在研制原子弹。因而美国的情况和其他国家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即使如此,美国以最发达的技术,单位生产率却最低,还是因为美国没有“享受”到切肤之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