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频道

中国维和部队的历史沿革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2-11-14 14:56:10

简介:】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1年,驻

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1年,驻伊拉克-科威特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伊科边境因车祸牺牲。2003年被联合国追授达格・哈马舍尔德勋章。
1992年4月―― 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1992年5月,驻柬埔寨军事观察员刘鸣放在柬埔寨执行任务时,感染脑疟疾,医治无效不幸牺牲。
1993年5月21日22时40分,一枚火箭弹落入驻扎在磅同省斯昆镇的中国维和工程兵大队营地,造成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1中队3分队8班战士陈知国、余仕利不幸牺牲,另有7名中国工兵受伤。
2003年4月―― 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包括工兵连和医疗队。
2003年3月13日14时许,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机构化学视察组组长郁建兴在乘车返回巴格达途中发生车祸,头部受伤,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2003年11月――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由运输分队、医疗分队、工程兵大队组成。
2004年10月――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赴海地维和。这是我国第一次派成建制的防暴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5年5月3日中午,赴刚果(金)维和工兵连建筑分队3班班长付清礼,在基武湖畔一个临山半岛上洗刷装载机上的污泥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2005年10月――中国维和部队赴苏丹。部队有工兵分队、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
2005年10月24日7时15分,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士官张明,在与战友外出执行任务时,被子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2006年3月――中国维和工兵营开赴黎巴嫩,这是我国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维和部队。
2006年7月25日19时30分,因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南部边镇希亚姆进行空袭,击中联合国观察员哨所,造成驻黎巴嫩军事观察员杜照宇与其他3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遇难。
2010年1月12日――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7.3级强烈地震造成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倒塌,正在楼内与联海团官员举行商谈的中国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成员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和驻海地维和警察部队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女)同志被埋在废墟下,于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6分许壮烈牺牲。
2014年9月11日,经过1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成功抢通了当地伦(拜克)-乌(鲁)公路马劳村路段,使南苏丹首都朱巴至湖泊州首府伦拜克的交通大动脉恢复贯通。

1.中国的维和部队和救援队为世界各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2.朝核立方会谈中...

中国国际救援队
2003年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6.8级地震,救援队首次参加实战救援,为灾区社会稳定、恢复家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6.9级地震,救援队初次登上国际救援舞台,并搜索发现了1名幸存者,扩大了中国在国际救援事务中的影响; 2003 年12月1日新疆昭苏6.1级地震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7.0级地震,救援队都及时赶赴灾区执行救援任务。
2004年
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与海啸灾难发生,中国国际救援队两批共70人赴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灾区,实施了为期4周的人道主义紧急救援行动,共医治了1万多名伤病灾民。
2005年
10月8日巴基斯坦7.8级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派出两批90人,赴巴基斯坦重灾区巴拉考特开展了32天的紧急搜救、医疗救治、疫病防治、灾害评估、震后趋势判定等工作,营救出3名幸存者,救治2785名伤病人,还第一次担当了现场国际救援协调人,发挥了重要的救援协调作用。
2006年
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别自治区发生6.4级地震,救援队赴重灾区 中国国际救援队
班图尔开展了历时18天的医疗救治、灾害评估和紧急搜救工作,中救援队承担了班图尔灾区近1/4伤员的救治工作,共医治3015名伤员。凭借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和出色的工作,救援队成为灾区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得到当地政府、民众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有力地配合了中国整体对外援助行动。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开展地震救援的同时,积极发挥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作用,先后参加了青海雪崩、天津蓟县山体滑坡救援行[1][2]动。
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发生后,CISAR携带着生命探测仪、液压气垫等专业救援设备和搜索犬于5月13日凌晨,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都江堰的受灾群众面前。他们身着橘红色救援服,后背印着醒目的“CHINA”字样,先后成功救出49名幸存者。
海地地震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 海地12日发生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派出国际救援队赶赴海地参加救援。1月13日晚,中国国际救援队从首都国际机场搭乘飞赴海地执行救援任务。据悉,救援队一行共计68人,由三个分队组成,包括来自国家地震局的10人专家分队等。据了解,救援队随机携带了总价值约1200万元人民币的10余吨救灾物资,其中包括救援、通讯、后勤保障、医疗、食品在内等物资设备和三只搜救犬。

中国维和部队
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1年,驻伊拉克-科威特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伊科边境因车祸牺牲。2003年被联合国追授达格・哈马舍尔德勋章。 1992年4月―― 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视察联黎部队
1992年5月,驻柬埔寨军事观察员刘鸣放在柬埔寨执行任务时,感染脑疟疾,医治无效不幸牺牲。 1993年5月21日22时40分,一枚火箭弹落入驻扎在磅同省斯昆镇的中国维和工程兵大队营地,造成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1中队3分队8班战士陈知国、余仕利不幸牺牲,另有7名中国工兵受伤。 2003年4月―― 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包括工兵连和医疗队。 2003年3月13日14时许,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机构化学视察组组长郁建兴在乘车返回巴格达途中发生车祸,头部受伤,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2003年11月――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由运输分队、医疗分队、工程兵大队组成。 2004年10月――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赴海地维和。这是我国第一次派成建制的防暴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5年5月3日中午,赴刚果(金)维和工兵连建筑分队3班班长付清礼,在基武湖畔一个临山半岛上洗刷装载机上的污泥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2005年10月――中国维和部队赴苏丹。部队有工兵分队、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 2005年10月24日7时15分,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士官张明,在与战友外出执行任务时,被子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2006年3月――中国维和工兵营开赴黎巴嫩,这是我国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维和部队。 2006年7月25日19时30分,因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南部边镇希亚姆进行空袭,击中联合国观察员哨所,造成驻黎巴嫩军事观察员杜照宇与其他3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遇难。 2010年1月12日――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7.3级强烈地震造成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倒塌,正在楼内与联海团官员举行商谈的中国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成员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和驻海地维和警察部队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女)同志被埋在废墟下,于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6分许壮烈牺牲。
朝核六方会谈

朝核危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牵动着美、俄、中、日、朝、韩各国敏感的安全神经。如果朝核危机久拖不决,朝美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世界核安全形势将遭到破坏。中国在朝核危机解决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六方会谈的形式让各方正面接触沟通,使危机得以阶段性化解。无论从维护世界和平还是从本国安全利益出发,六方会谈作为对话平台,是中国构建和谐世界外交实践的创举。虽然朝核问题至今尚未根本解决。但取得的成果标志着向朝鲜半岛无核化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关键词:六方会谈;朝核危机;中国

一、六方会谈是中国创导解决朝核危机的有效机制

2003年8月,经过中国积极的外交斡旋,促成解决朝核危机的谈判,开始启动六方会谈,美、俄、中、日、朝、韩等国以此为对话机制讨论朝鲜核问题,并确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的原则。朝核危机是一个久拖未决的敏感问题。第一次朝核危机发生于1990年4月,是由美国军方质疑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而引发的。当时,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这些设施实行检查。朝鲜方面则反复声明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