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公司成本管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标准成本怎么建立,有什么意义?
2、酷航能从低成本航空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廉航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公司成本管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标准成本怎么建立,有什么意义?
- 2、酷航能从低成本航空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廉航奖”,究竟凭借的是什么?
- 3、标准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例子
- 4、标准成本系统的优越性有哪些?标准成本系统的日常核算包括哪些方面
- 5、川航屡获"服务最佳航空公司"川航是怎么在质量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川航质量解析.
标准成本怎么建立,有什么意义?
标准成本制度的产生,标志着“先干后算”的成本核算模式被“先算后干”的成本核算模式所代替,对成本的控制从事后发展到了事前。实行标准成本制度,既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进行经营决策,又有利于简化日常成本核算。自该制度产生起,就深受西方企业界的欢迎,尤其在采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工厂里得到了广泛运用。该制度的局限是仅适用于生产经营条件相对稳定的生产部门。建立和运用标准成本的意义归纳为四点:
一是有利于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运用标准成本进行预算的编制和分解,能使各项预算指标更加符合生产实际,消除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人为不利因素,进一步提高预算完成准确率。
二是各成本中心的责任清晰。通过揭示标准成本差异,并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差异产生的原因。这样就打破吃大锅饭的现象,各成本中心之间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标准成本差异就可以体现出来。
三是有利于成本控制。明确成本中心的责任后,使成本控制的责任下放到车间和班组,便于车间和班组把成本标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到个人,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考核,使奖金与成本业绩挂钩,同时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四是有利于决策。一方面管理层可根据差异分析情况作出采取新工艺、新操作、新技术的决策,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管理层针对标准成本状况,作出营销决策。
标准成本的建立:
成本标准是针对明细作业在各成本中心而制订的,它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而消耗标准又分原料消耗标准、辅料消耗标准、直接燃动力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和制造费用标准;价格标准分为物料价格标准、半成品价格标准、能源价格标准和人工价格标准。
(一)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历史消耗资料及生产操作规程、计划值
成本标准不能只由财务部门制定,而一定要有一个权威机构制定和修订标准,制定标准应由技术部门、生产车间和财务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另外,对于一个集团公司所属不同地域的分厂,还应设定一个地域修正系数。比如有的分厂地处平原,有的则地处山区或丘陵地区,那么这些分厂在制造同一产品所支出的成本必然会受人工费、运输费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
(二)标准成本法下的差异主要有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这一类
具体包括材料成本差异(材料用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等四大项九种,设置口径较细。要为各种成本差异专门设置许多总账科目进行核算,如:对材料成本差异,应设置“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账户;对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应设置“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等账户,并详列于利润表中。
(三)标准成本要整合,则从标准到生产实际的信息量必然非常庞大,光靠手工计算是不可能的
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作为标准成本管理平台,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均以标准成本计价,并同时记录成本差异,可以大大减少期末成本计算的工作量,简化日常账务处理。同时,采用ERP成本管理,在通过库存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取出相关成本数据或手工录入数据后,系统就可以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完工产品成本报表、在产品成本报表、成本差异分析表等报表,并保证各种数据来源的唯一性,确保数据之间勾稽关系的正确性,从而避免了手工做报表的繁重工作量。同时,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标准成本的修订:
标准成本体系通过事前制定的成本标准,对各种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数量界限,可以在事前限制各种消耗和费用的发生;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支出,随时显示节约还是浪费,及时发现超过成本标准的消耗,有利于企业迅速制定改进措施,纠正偏差,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产品成本形成之后,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企业可以进行定期的分析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为未来降低成本指出途径。
制定的标准成本在一个固定的时期内应是不变的,在企业的组织机构、外部市场、产品品种等发生较大变化时,是有必要进行修订的。但是等到上述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往往差异已经较大了,给日常的差异分析工作带来不便,增加了分析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根据以往的经验,标准成本至少应在三年进行一次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实施修订。
酷航能从低成本航空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廉航奖”,究竟凭借的是什么?
酷航的成立本来就是应对亚洲众多低成本航空的,所以,首先它是个低成本的航空公司。
酷航的机队从最初波音777-200全部升级为波音787,这个措施使酷航成本降低,且提高飞机利用率,从而提升非客票收入 。酷航能快速强夺更多的市场是由于利用新飞机在品牌形象、成本等诸多方面的优势。
酷航的很多客户群体是年轻人,客舱产品丰富 ,很多服务价格拆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价位,不用为自己不要的服务买单。
酷航的客舱座椅有标准座椅,伸展座椅,酷航商务座椅,超级座椅。酷航针对不同座椅,推出相应的服务产品,如从收标准经济舱的基本费到机舱餐饮服务,行旅限额等,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服务和价位,非常的个性化。像WiFi,座椅充电插座 这些有偿服务,平时看自己的需求购买。
酷航推出价值联盟 和免除“手续费”。
酷航和其他航空公司推出的价值联盟网站,旅客可以在网站上一站式购买最优惠的机票,省去很多的步骤和时间。 酷航还取消了很多官方渠道预订机票时的支付手续费,为客户省去一笔费用。旅客在价值联盟上购票方便,而且能买到低价机票,支付机票的手续费又免除了,这个举措能更多的吸引到很多潜在客户。
所以,酷航通过从机队的升级,为旅客提高不同的产品服务和服务价格拆分,推出价值联盟和免除订机票时的支付手续费为客户提供便捷购票和省下一笔钱等这些方面,能从低成本航空公司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廉航奖”一点也不意外。酷航从自身“减负”再到为客户“减负”。
标准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例子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的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5%左右,物流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5%左右,物流开支占销售额的20%左右。因此,科学地预算物流成本、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标准成本法概述
标准成本法是把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根据企业的年度利润目标,事先编制预算,制定生产各种产品的标准成本,并以此作为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
产品成本是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构成,其标准成本的基本形式表现为“数量”标准与“质量”标准的之积。所谓“数量”标准是指成本定量方面的标准,表示成本的规模和工作总量,如材料的用量、工人的生产工时;而“质量”标准是指成本定性方面的标准,表示成本质量方面的特征,如材料价格、工人的工资率和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成本法要通过成本的差异分析来评价业绩,以此来明确企业各个责任单位的职责,有利于成本的控制。在进行成本的差异分析时,依据一定的原则,对企业各个责任单位日常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的实际数与标准数进行比较,测定其是否达到原定的标准,而日常经济活动中两者往往会产生偏差,差异分析可以通过对成本的“数量”及“质量”的差异分解计算,初步提出的成本差异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指导、限制、调节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
标准成本制度是科学、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成本管理使企业普遍存在着物耗高、效率低、浪费大、效益差的现象,表明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落后、观念陈旧、方法僵化等问题,使企业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步履艰难。标准成本法则是企业增加盈利的主要途径,也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保障,企业在遵循经济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立成本控制目标,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实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法在西方的工业企业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我国就引进了西方的管理会计,也就有了标准成本法的理论,但在实务中的操作性较差。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我国的一些现代化的大企业尝试将标准成本法等管理会计的方法付诸于实践,并且获得了成功。如我国上海的宝钢、河南的安钢就成功地采用了标准成本法,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标准成本制度,在企业降本增效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物流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顺利加工成零部件,把零部件组装成产成品,然后投入消费市场,物流在创造时间价值和使用价值。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物流系统为实现商品在空间、时间上的转移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因此,成本控制与管理对于物流业尤为重要,而理论与实践都证明了,标准成本法是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该法还局限于制造行业。本文基于物流企业特点,尝试将标准成本法进行推广应用。
二、企业物流成本预算标准建立
物流成本是指由于物品移动而产生的运输、包装、装卸等费用。它还包括了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制造中的半成品、产成品的仓储、搬运、装卸、包装、运输以及在消费领域发生的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废品回收等发生的所有成本。根据物流成本的属性和特点,将其划分为:运输成本、仓储及库存维持成本、物流管理费用。一般地,运输成本占物流成本的40%以上,仓储及库存成本占物流成本的20%以上,而管理成本占20%左右。由此可见,物流企业应重点控制运输成本,同时加强库存成本的管理,不可忽视管理成本的控制。本文主要针对这三类成本展开分析。
要构建物流标准体系,首先要对物流业已有的国内外物流标准状况进行调查,掌握最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参考国际、国外物流及相关标准,分析与描述现代物流系统典型工作流程,研究采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标准需求,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分类,进而形成中国现代物流标准的体系结构及标准体系表,作为现代物流标准研究和制定的总体规划和纲要,为物流标准规范体系的形成及物流企业的市场运作提供指导。
1.运输成本预算标准的建立。运输工具与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运输成本,以及运输能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合理的、科学的运输成本标准体系。在现有的、正常的运输条件下,以员工尽最大努力达到的水平作为参考标准。
在一定的供应量与需要量下,物流企业一是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输工具制定标准,选择每天的路程QL作为运输成本的数量指标,选择每天的运杂费及补助P作为运输成本的质量指标,则标准运输成本乘积;二是引入时间指标T,此时运输成本变为QL、P与T的乘积,从而反映了物流的运输效率。SQL与SP选用上述最常用的运:输工具的标准,并制定相应的天数指标的标准ST.一般地,当供应量与需求量不确定时,可以选择运输量QY(吨公里)作为运输成本的数量指标,运费率RY(元/吨公里)作为运输成本的质量指标。因此标准运输成本YC为:sOY与SRY的乘积。
2.仓储及库存成本预算标准的建立。仓储及库存成本与储存商品的价值大小、储存量、保管条件及保管时间等有关系。物流企业可以按照常规将商品分为三类:A类商品单价较大,数量较少,保管条件最好;C类商品单价较少,数量较多,保管条件较差;而B类商品是介于上述两类之间的商品。在各类商品下,分别以库存量Q作为库存成本的数量指标,库存费C作为库存成本的质量指标,则标准的库存成本SKC为SQ与SC的乘积。标准库存量Q应根据经济订货批量EOQ(EOQ=量,K为每次订货费用,C为单位存货年保管费用)而定。
3.物流管理费用预算标准的建立。物流管理费是指进行物流的计划、调整、控制、监督、考核等活动所需用的费用。物流企业可以选择工作量H作为物流管理费的数量指标,管理费分配率R作为物流管理费的质量指标。因此标准物流管理费用SGC为:SH与SR的乘积。SH为物流企业的标准工时量,而标准管理费用分配率SR为总标准物流管理费用与标准工时量之商。
标准成本系统的优越性有哪些?标准成本系统的日常核算包括哪些方面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
标准成本法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为:
(一)成本角度:提供了一种具有科学依据的目标成本。从目前的状况看,管理层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非常重视包括成本管理在内的主要经营目标的考核,简便易行的目标成本法自然成为企业负责人主要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但目标成本法从原理上讲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标准成本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在有效作业条件下所需要的直接材料和人工数量,预期支付的直接材料和人工费用,以及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应该分摊的制造费用等因素,制定标准成本,需要销售、生产、计划、采购、物料、工艺、车间、会计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共同商定,因此,标准成本的制定有科学的依据,能够实现企业产品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符合企业发展的潮流。
(二)会计角度:提供了一种清晰简单的核算方法。采购环节,采购部门根据各类产品的BOM结构资料配套购入相关原材料,材料入库时按标准成本计价,材料采购成本核算大大简化。生产环节,车间领用的直接材料、消耗的直接人工按实际数量×标准单价,借记生产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按标准用量和标准分配率进行计算并结转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产品完工时按产成品实际数量×标准成本,贷记生产成本;在整个生产环节材料的领用、工序的移动、任务的完成都使用标准成本。销售环节,只要得到产品出库的品种、数量,就很容易计算得到销售成本。对于所有物料、产成品等在流转环节都使用标准成本,产生的差异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极大地减少了会计核算及财产清查的工作量。
另外,在标准成本法中,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是分别列示的,相关账户均可直接按标准成本入账,不必等到实际成本计算完成后再编制会计报表,因此大大简化了日常的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工作。
(三)管理角度:提供了一种业绩考核的工具。在采购环节,如果出现了采购价差,说明由于实际采购价格偏离标准成本而形成的,采购部门需要对此差异负责并进行分析。在生产环节产生的生产耗费成本差异,应由生产部门对此差异负责。在销售环节,由于使用标准成本,销售毛利及毛利率计算很方便,很容易计算与公司目标的差异,销售毛利是衡量销售部门的重要指标,销售部门对此项指标负责。由此看出,标准成本法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对供产销各部门的业绩考核,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标准成本,将成本指标分解到每个环节、每个人,并将差异与奖惩挂钩,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同时,使用标准成本法有利于进行较为客观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对比分析,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标准成本是一种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目标成本,主要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标准成本的作用:1、标准成本是评价企业成本管理业绩的标准;2、标准成本通常也用作责任中心的责任标准。标准成本的分类:1、基本标准成本2、理想标准成本 3、现实标准成本.标准成本系统是用以衡量工作效率高低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具体由标准成本制定、差异分析和差异处理三个部分组成。
川航屡获"服务最佳航空公司"川航是怎么在质量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川航质量解析.
题记:耕耘30年来,川航从创业初期的举步维艰,到90年代中期管理转型,再到如今拥有机队规模124架、真情运输旅客1.85亿人次、荣膺“安全飞行三星奖”、持续盈利21年,资产规模突破300亿元,蝉联“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屡获行业“服务最佳航空公司”称号。铸就“美丽、卓越、时尚”优秀品牌的背后,正是得益于川航坚持把质量管理作为发展的基石,始终恪守质量安全、坚持质量责任、履行质量诚信、推动质量创新,得益于企业对质量建设工作的执着坚守和不懈追求。
2017年7月,民航资源网发布了二季度民航服务测评报告,川航再次获评“服务最佳航空公司”殊荣,川航质量得到了行业肯定,这是目前中国民航最具权威性的第三方服务测评,来源于万千旅客的真实体验评价结果,含金量极高。此前,四川航空已连续19个季度得分排名国内航司前列,是公司“真情、便捷、贴心”的服务内涵和持续稳定的服务品质的真实写照。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下面让我们来揭秘川航作为“服务最佳航空公司”背后的“质量密码”。
质量效益
发轫于西南腹地的四川航空,作为民航独具特色优势的中型航企,发展三十年来始终坚持“以质量品牌战略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坚持走质量发展之路,书写了天堑变通途的发展奇迹。坚持以“安全、准点、舒心”的服务理念为旅客提供深具“中国元素、四川味道”的航空服务,凭借多年来对质量的坚持和追求,川航以创业初期的3200万元起家,发展至今实现“两个300新突破”——安全飞行突破300万小时、资产总额突破300亿大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川航的质量效益依赖于背后坚实的质量基础,公司在质量建设的过程中全面精进安全、运行、服务、管理效能,强调全价值链的质量管理,实现“从质量监管向质量建设转变,从职能部门主抓向全员共享共建转变,从质量发展向质量效益转变”三方面升级;严把“安全质量关、运行质量关、服务质量关、管理效能关”四道防线。
一是构建严谨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深入3S(SMS、SEMS、SQMS)体系建设,健全以体系成熟度审核为核心的质量监管体系。实现持续安全运行29年,安全飞行302万小时,获膺中国民航安全飞行三星奖。
二是构建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对航班从地面保障到空中飞行的全过程监控机制,实现近三年航班正常率稳步提升,2016年正常率行业排名第二,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三是构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行业领先的“标准-评价-绩效”三位一体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注重挖据客户服务需求,探索实现以数字化驱动全流程供给服务质量的提升,打造“特色化”服务手段。近年来,屡次获评“服务最佳航司”称号,荣膺中国金钥匙组织颁发的“中国服务贡献奖”。
质量思路
“质量是一种责任,是一份诚信;质量管理工作是川航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川航历久弥新的活力源泉。”川航集团董事长李海鹰总是这样强调。四川航空成立于1986年,乘势国家全面改革开放红利,“先天条件”并不优异的川航在探索中渐步正轨。2002年民航战略重组浪潮中,四川航空完成股份制改革开创行业多元化混合所有制先河,羽翼渐丰的川航更加坚信:“只有坚持走质量发展道路,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才能引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纵深推进,围绕“质量强国”战略部署,我们以文化精神为引领,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全面融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精髓,形成了“以工匠精神践行质量管理、以真情服务呈现卓越品质”的质量理念。
川航意识到民航运输服务的核心属性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准点、舒心”出行服务,增强老百姓便捷出行的安全获得感和真情服务满足感是航空公司的不懈追求,致力于成为旅客信任、员工热爱、专注特色的航空公司。
质量实践
致力于提升质量效益:从最初单一关注旅客运输安全及服务质量提升,回归到民航核心交付产品——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准点、舒心”的运输服务。由此川航创新提炼出“全网全程”耦合式管理模式,将航空服务分为技术质量及功能质量进行解读,明确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战略、文化、创新、机制”为驱动力的质量引擎,发挥公司“全网络、全流程”的支撑作用,聚力“供需关系”的动态耦合和“内部运行”的高效联动,促进达成“高可靠、高满意、高效益”的质量发展追求。
致力于提高创新效益:“创新驱动”是川航“十三五”发展的八大战略之一,公司建立了“双通道三网四级”创新体系,在企业内部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激励环境,多年来在创新管理工具、编制行业标准等方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价值。
致力于践行工匠精神:于川航12000名员工而言,“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深埋心里的信念和标准,“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坚毅、坚守、坚定是川航“飞行匠人”的缩影,专研、专注、专业是川航“机务匠人”的缩影,真心、真诚、真情是川航“空中巧匠”的缩影……
致力于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国内最具特色的航空公司之一,川航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强化空地联动持续开展服务升级,通过引进新机型、升级航空餐、优化中转联程等多元化途径,积极打造“高效、可靠”的售票服务、“便捷、细致、周到”的地面服务、“安全、舒心、特色”的空中服务,设计出能够满足旅客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产品,切实增进民航旅客“真情服务”的获得感。2016年以来,川航积极响应民航“真情服务”理念,试点打造“成都=拉萨高高原优质特色航班”,大力推动“真情客舱”工程建设,创新推出“真情广播、真情服务包、真情问候及致意”等服务项目,实现了空中服务行业领先水平。
致力于提升品牌效益:从“西南区域品牌”到“国家级品牌”,再到“世界级品牌”的品牌价值战略,川航确定了“全服务、网络型、国际化”的整体战略定位,并通过品牌体系搭建、专项投入、多维度推广、粘合客户、精准营销、品牌保护等方式保障战略的落地实施,从而提升企业整体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价值。在2016年第22届世航会上,川航正式发布“熊猫之路”计划,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西南国际枢纽,向境内外旅客提供丰富文化体验的“熊猫旅途”。今年6月,川航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位列排行榜第169位。
质量经验与启示
总结川航开展质量管理、确立市场地位的基本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企业要实现以“质”取胜,就一定要发挥“质量主体”作用,做到“七个坚持”。
坚持文化引领,树立质量意识。创建以质量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程。企业做好质量管理的第一要务就是将质量意识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制度文化、管理体系、行为准则、工作指南中,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办法,从领导战略、中层贯彻、基层执行,到人才培养、员工价值观形成等,由表及里、深入渗透,才能保持质量文化的向心力,提高员工践行质量意识执行力。
坚持领导谋划,增强推动能力。领导干部在做实质量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员质量管理要从领导层做起。企业领导班子要率先树立质量意识,主动谋划质量发展新方向、新思路,引入先进管理方法,配置优化多方资源,制定管理评估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从上至下推动质量管理在企业内部的有效落实。
坚持标准建设,形成制度保障。标准决定质量,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质量建设对企业来讲是长远之举、战略之举,建立具有全局性、可操作性的质量管理制度至关重要。首先是结合先进质量管理办法,努力建立一套促进干部员工开展质量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制度意识,从体制、机制层面破题,建立健全质量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监督制度,抓好落实、形成约束。同时,标准化作业是对产品质量最好的保证,从公司级方针政策到员工作业指导书,制定系统化、统一化、规范化的执行标准,才能够确保推出产品的高品质。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资源整合。质量管理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做到重点突出,在推进质量管理进程中,一方面需要制定全面的管理方法及制度,确保各环节质量管理水平向总体目标对标靠拢,另一方面精准定位改进难度最大或问题最集中的关键环节,立破并举,将领导力量、政策资源适度倾斜,集中力量改进短板,增强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全面管理,落实持续改进。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覆盖各系统、各链条、各部门,发挥联动效能;其次要树立全员质量意识,通过开展QC小组、质量月等活动,调动全员参与质量工作的积极性;最后要做好全过程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的检测、监管与控制机制,真正做到质量管理无死角。“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永恒主题,企业要动态对业务流程进行定义、测评、分析、改进和控制,实现PDCA闭环管理,从而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缩短运转周期,实现客户满意。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信息化建设。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要打好发展与创新的组合拳,通过体系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探索更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的质量管理模式。质量信息是进行质量管理、实施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基础,建立质量信息系统是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传递及时、质量决策迅速准确、质量成本下降、质量持续改进等目标。
坚持品牌战略,树立品牌意识。企业要高度重视品牌培育和建设工作,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品牌战略、品牌方针和目标,围绕方针和目标组织品牌策划、实施品牌经营战略,通过优质的品牌实现对消费者的引领和对市场舆论的导向,发挥品牌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和带动作用。
关于《航空公司成本管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