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向巧的人物经历
2、飞豹轰炸机总设计师陈一坚是什么地方人
3、李昆的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向巧的人物经历
- 2、飞豹轰炸机总设计师陈一坚是什么地方人
- 3、李昆的人物经历
- 4、陈一坚是什么地方人
- 5、沈亮的简介
向巧的人物经历
1983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2003年12月获四川大学硕士学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
向巧不断学习、刻苦攻关、锐意创新,用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五个统筹”、“保持五个先进性”等理念,引领企业科学发展。她不但擅于管理,还精于技术。她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军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及其应用”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她组织完成了国家某“杀手锏”新装备大修线的建设。向巧以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并进入第二轮评选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南昌航空大学兼职教授;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顾问;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咨询专家;
《中国表面工程》杂志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失效分析与预防》杂志编委。
飞豹轰炸机总设计师陈一坚是什么地方人
陈一坚,1930年6月21日出生于福建福州,飞机设计师,FBC-1(飞豹)歼击轰炸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
陈一坚头像
1949年陈一坚进入厦门大学航空系,1952年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1年前往国防部第六研究院601所机身室工作,担任主任;1964年调到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1980年被航空工业部任命为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1982年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飞豹”(歼轰-7)飞机型号总设计师;1986年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飞机设计顾问;1989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年担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一坚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4]。
中文名 陈一坚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省福州市
出生日期 1930年6月21日 职业 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厦门大学、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手册》
字 达人 性别 男
人物经历
编辑
1930年6月21日,陈一坚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42年,随父亲教学的学校迁往福建省南平县。
1948年,高中毕业后报考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并被录取[5]。
1949年,陈一坚得知厦门大学航空系开始招生,在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就读的他,投奔厦门大学,三个志愿都填了“航空系”[6]。
1950年,在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航空系合并,陈一坚从厦门大学转入清华大学。
1952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之后被分配到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哈尔滨122厂)设计科,修理在抗美援朝前线受损的飞机,仿制苏联伊尔-28 轻型轰炸机(至1956年12月)。
1956年12月,中国组建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被选中赴沈阳工作(至1961年8月)。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飞豹战机总设计师陈一坚先生(2张)
1958年夏,在南昌绘出了初教六的总图。
1961年8月,前往国防部第六研究院601所机身室工作,担任主任(至1964年5月)。
1964年5月,随徐舜寿从沈阳调到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至1980年8月)。
1980年8月,被航空工业部任命为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
1982年,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飞豹”(歼轰7)飞机型号总设计师(1988年12月14日“飞豹”在西安首飞成功,1998年飞豹正式列装服役)[7-8]。
1986年1月,担任航空工业部与航天工业部飞机设计顾问。同年底,研制成功7760CAD/ CAMM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系统。
1989年1月,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1999年1月,担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同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9]。
2001年1月,担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0]。
2005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成立,陈一坚担任荣誉院长[11]。
主要贡献
编辑
科研成就
研究综述
陈一坚主持参加了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制,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某型号飞机总设计师,打破旧的设计规范体系,采用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使飞机达到国家要求的战术技术指标,并组织几十个厂所成功地完成了研制任务,填补了中国此机型的空白[1]。
科研获奖
截至2017年,陈一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1]。
时间 项目 奖励
1986年 7760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系统(7760CAD/CAMM)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2]
1999年 “飞豹”(歼轰7)飞机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3]
学术论著手册
截至2017年,陈一坚主编了《飞行结构强度分析手册》、《飞机结构耐久性及损伤容限设计手册》、《现代飞机设计》等,撰写了“‘飞豹’飞机研制工作总结报告”等。
出版时间
著作名称
担任职务
出版社
1982年 《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主编 西安重型飞机设计研究所
1987年 《微观断裂力学》 合著 西安重型飞机设计研究所
1989年 《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手册》 主编 西安重型飞机设计研究所
1989年 《飞机结构耐久性及损伤容限设计手册》 总编 北京航空航天部科学技术研究院
1992年 《现代飞机设计》 译著总校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6年 《飞机设计手册》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航空工业出版社
人才培养
陈一坚多次应邀返回母校并进行多次专题报告,还身体力行地在关怀着母校航空学科的发展[14]。
荣誉表彰
1999年陈一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9]。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来源
1991年03月至 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92年01月至 国防科工委全国武器装备系统工程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1993年12月至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飞机设计顾问组顾问
2001年01月至 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
2001年1月至 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2001年03月至 国防科工委航空器总体和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3年01月至 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2003年01月至 福建工程学院客座教授 [15]
2004年01月至 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2007年01月至 科技部大型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委员
2007年01月至 中航工业集团战略咨询委员会顾问
2009年01月至 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2013年10月至 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16]
个人生活
编辑
陈一坚的父亲叫陈昭奇,曾受聘于福州国立高级职业学校教务主任,后来又进入福州大学机械系任教授[8]。
人物评价
编辑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陈一坚为祖国航空科研事业建言献策的激情丝毫未减,经常应邀出现在国内高校的学术演讲和报告会上。用自己的经历给新一代飞机设计师和航空爱好者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他矢志不渝、奋发拼搏、为国铸剑的激情所到之处感染一片[17]。(《光明日报》评)
从陈一坚院士身上不仅看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作贡献的一生,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赤子之情[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评)
李昆的人物经历
南京大学在读博士后,现任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裁。曾任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目前,担任北京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高级顾问,华南理工大学兼职MBA导师。
1978年至2005年在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在南航任上时,曾大力推动电子客票的实施,2002年南航推出中国第一张电子客票。
2005年底,李昆从南方航空公司调任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深航董事会副董事长、总裁。
深圳航空公司总裁李昆因涉嫌经济犯罪,日前接受公安机关调查,其总裁职责已由深圳航空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樊澄代行。
目前,深航运行及各项工作正常。
陈一坚是什么地方人
陈一坚,1930年6月21日出生于福建福州
陈一坚,飞机设计师,FBC-1(飞豹)歼击轰炸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
1949年陈一坚进入厦门大学航空系,1952年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1年前往国防部第六研究院601所机身室工作,担任主任;1964年调到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1980年被航空工业部任命为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1982年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飞豹"(歼轰-7)飞机型号总设计师;1986年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飞机设计顾问;1989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年担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陈一坚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 。
沈亮的简介
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60年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空载雷达专业,1963年毕业。1982年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访问学者身份进修和工作两年。历任课题组长、专业组长、雷达导引头型号负责人、弹载计算机主任设计师。曾兼任014中心科技委委员、科技委计算机专业组组长、洛阳炼油厂计算机顾问、南京理工大学兼职博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