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55年,我军第一次在全军推广实施了军衔制,其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最高军衔均为元帅,琼崖纵队的最高军衔是中将(庄田,琼崖纵队副司令员),而在东北坚持抗日14年的抗联最高军衔只是少将
1955年,我军第一次在全军推广实施了军衔制,其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最高军衔均为元帅,琼崖纵队的最高军衔是中将(庄田,琼崖纵队副司令员),而在东北坚持抗日14年的抗联最高军衔只是少将,这是为何呢?
当时东北抗联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总共7人,他们分别是王明贵将军(原东北抗联第六军第三师代师长)、王效明将军(原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二师参谋长)、李荆璞将军(原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师长)、彭施鲁将军(原东北抗联第七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王静敏将军(原东北抗联第四军宣传科长兼保安连政治指导员,后为新四军)、孙三将军(1934年参加抗联,后派往莫斯科学习)、朱光将军(原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副团长,后为八路军)。
除开后被调离抗联的三位将军,其余四位将军均为抗联的师一级干部,而根据当时抗联的建制,在师一级上有军,后又在军一级增设了路军,东北抗联增设路军是在全面抗战初期,而王明贵、彭施鲁等位将军,也基本是在全面抗战时期担任的师级干部,照这个授衔标准,抗联路军级别的高级将领如果在55年参与授衔,应为上将军衔。像抗联代表人物杨靖宇将军、周保中将军、李兆麟将军、冯仲云将军等都是抗联路军级高级将领。
不过由于抗联所处的作战环境异常艰苦,能活到55年授衔的高级将领并不太多,比如路军级别的高级将领杨靖宇、王德泰、李兆麟等都在55年授衔前牺牲了。1936年,东北抗联整编后的11位军长,除了七位牺牲外,另有两位叛变,能活到55年授衔的,只有周保中和李延禄两位将军。
因而至55年授衔时,抗联路军级以及军级的高级将领也就只剩下周保中、冯仲云、李延禄等少数几位将军。
周保中是云南人,早年曾就读于云南讲武堂,是朱老总的校友,1931年被派往东北,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曾担任过东北抗联军级、路军级要职,如果说杨靖宇将军是东北抗联前期的领军人物和代表人物,那么周保中将军就是是东北抗联后期的领军人物和代表人物。1940年,率领东北抗联退往苏联。建国前夕为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兼政委,仍在部队担任要职,不过建国后不久,便转入地方工作。1955年授衔时,根据转入地方的干部不参与授衔的规定,周保中也就没能参与授衔。
冯仲云,江苏人,1929年前往东北参加革命工作,与周保中军人出身不同,冯仲云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从事的政治工作,即便是在部队担任的也是政工干部,建国后,冯仲云担任过北京图书馆长、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等职,与周保中一样,因在授衔时没担任军职,也就没能参与授衔。
李延禄,吉林人,1931年参加革命后,便在部队工作,1936年,又担任了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抗战胜利后,李延禄不再担任军职,转到了地方上工作,建国后曾任黑龙江省副省长,省政协主席,55年授衔时,也因没在部队上工作,而没能参与授衔。
因抗联路军级、军级在55年授衔前或牺牲,或早已转入地方工作,均没能参与授衔,到55年授衔时,抗联在军队中任职的高级将领也就只剩下师一级的了,根据授衔标准最后被评为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