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航空新闻

20多年了,苏-47被抬出“棺材板”,俄罗斯的创新乏力了吗?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2-08-07 03:56:43

简介:】最近在茹科夫斯基举行的莫斯科航展(MAKS-2019)上,俄罗斯又把沉寂多年的苏-47“金雕”战斗机(原设计代号:S-32、S-37)拉出来,搞了一把静态展示,又勾起了无数人多年前那些个相当科幻的

最近在茹科夫斯基举行的莫斯科航展(MAKS-2019)上,俄罗斯又把沉寂多年的苏-47“金雕”战斗机(原设计代号:S-32、S-37)拉出来,搞了一把静态展示,又勾起了无数人多年前那些个相当科幻的回忆。其实对于这个事儿大可不必过分解读,航空大国在航展上展示自己过去的技术成就、成果作品再正常不过,而苏-47本身也并非一无是处,即使今天看来仍有其“技术验证”的意义。至于说这个是俄罗斯缺乏创新,未免有些脑补过度了。如果按照题目的说法,那么美国1981年搞的X-29“前掠翼试验机”,也算得上是在德国二战遗产Ju-287前掠翼飞机和苏联1947年LL-3前掠翼试验机的基础上“拾人牙慧”了。

▲2019年莫斯科航展上,被拉出来“遛弯”的苏-47“金雕”战斗机

苏-47“金雕”的前世今生实际上,苏霍伊设计局搞出的“鸭式前掠翼”技术方案是一个当初竞争苏联空军“I-90项目”失败的作品,只不过在失败后并没有被完全放弃而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苏争霸开始进入白热化,在全方位多领域展开激烈竞争,航空领域自然不例外。到了八十年代初期,苏-27、米格-29等四代机(当时苏联划代标准)已经基本定型,但是苏联仍然在1981年正式启动“I-90项目”,以图与美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1980年,美国从ATAS计划演变为ATF项目,后来产生了F-22战机)相抗衡。

▲美国格鲁门公司1984年首飞的X-29前掠翼试验机

为了争夺苏联空军的I-90项目,当时人才济济的苏霍伊、米格和雅科夫列夫三大设计局参与了方案竞争。当时苏霍伊拿出了“双发鸭式前掠翼方案”;米格拿出了“双发鸭式常规布局方案”;而雅科夫列夫拿出了“在今天看来最具四代机(苏:五代机)隐身外形特征”的“单发隐身鸭式布局”方案。

▲当年雅科夫列夫设计局拿出的“鸭翼隐身战斗机”方案,是不是很眼熟?

最终,雅科夫列夫的“隐身外形”战斗机方案因为采用单发设计,不符合苏联空军的项目要求;而苏霍伊设计局的“鸭式前掠翼”方案则因为技术风险过高,也未被采纳,米格设计局方案赢得了最终的胜利。1983年,米格设计局获得苏联航空工业部和空军的授权,开始俄标五代机的总体研制,期间通过对标美国ATF项目的相关信息和情报,I-90项目被分解为MFI(多用途前线战斗机)和LFI(轻型前线战斗机)两个计划,两个项目计划均由米格设计局负责,其中MFI计划的基本技术要求与美国ATF近似,后来产出了各位非常熟悉的“米格1.42/1.44”。从当时的方案设计来看,米格1.44似乎才是最没有“创意”的那一个。

▲米格 1.44 “五代”战斗机

苏霍伊设计局的“前掠翼方案”竞争失败,但是该局并没有放弃。另外该方案虽然技术风险很高,但作为储备技术研究仍然很有吸引力,特别是美国的X-29前掠翼飞机计划此时仍在持续中。于是乎,在1983年米格设计局全面赢得新一代战机项目方案竞标之后,苏霍伊仍然获得了特别授权,继续研究发展其前掠翼飞机方案,但只能作为一种优先级很低的技术验证机来研制,局内研究代号“S-22”,后来在1986年苏霍伊决定以“前掠翼技术”为基础,结合新的武器系统和隐身设计重新设计五代机,此时新方案的设计代号被称为“S-32”。从这个角度看,苏-47的前身在当时是在“缺乏资金、国家有限支持”的条件下,依靠苏霍伊设计局自身的力量持续下来的,这与“皇太子”米格1.42项目的研制条件有天壤之别。1989年米格设计局完成了“技术验证机-米格1.44”的全部图纸,进入原型机制造阶段;而苏霍伊设计局在1988年也完成了S-32的全部初步设计,预计原型机在1991年首飞。截止到此时,无论是米格1.44还是苏霍伊S-32,其研制进度都不比美国对手慢多少,美国ATF项目也是在1991年完成试飞验证,YF-22打败YF-23战斗机获胜。

▲美国诺斯罗普公司与YF-22竞争ATF项目的YF-23隐身战斗机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1991年苏联解体,无论是米格还是苏霍伊都遭到重创,就像许多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许多“未竞事业”一样,继承者俄罗斯的航空技术发展也陷入长期的停滞和混乱。只不过苏霍伊依靠“侧卫”家族不俗的出口业绩,获取资金的情况要好于米格设计局,因此S-32获得了更长远的发展。1997年,已经改名为S-37的“金雕”首飞成功,其独特的前掠翼三翼面布局,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深深的震撼着我们的眼球,只是最终结局与米格1.44好不了多少。

▲2007年莫斯科航展中展出的苏-47“金雕”模型

苏-47存在的意义前文我们已经絮絮叨叨说了不少苏-47诞生的经过,那么其作为一款技术验证机(虽然后来苏霍伊有心将其扶上正宫宝座)到底有些什么意义呢?

▲苏-47示意图

1、验证了三翼面前掠翼布局的气动优越性,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三翼面前掠翼”战斗机(X-29为两翼面前掠翼),其前掠翼的优点大家可能已经看了很多,诸如“临界迎角大、不易失速、气动阻力小、升阻比高、兼顾超音速和亚音速性能、具备抗尾旋特性”等。

▲苏系家族齐飞

2、三翼面前掠翼战机的种种优点,归结到最后就是加强了战机的机动性和敏捷性,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主要就是气动弹性发散带来的“材料选择难题”、大过载机动条件下机翼结构强度问题、多舵面同向转动和差动协调控制带来的多余度数字电传操作系统研制需求。

▲苏-47当初使用了米格-31上的D-30F6发动机,实在等不到AL-41F了

总之,为了在保持三翼面前掠翼布局优越性的同时,克服其存在的缺陷和困难,苏联/俄罗斯在气动力学、复合材料、机翼敷层工艺、电传飞控等领域的巨大投入没有白花,很多技术都对后来的战机研制有巨大影响。虽然最终苏-47让路给了“美国思路的”扁平化苏-57,但是“金雕”的技术储备和科研成果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促进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发展。

此次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将老将苏47“金雕”搬出来的确是让人觉得非常惊艳,同时也令人觉得俄罗斯难道没有拿的出手的战斗机了?为什么要将几十年前的老飞机抬出来。

苏47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它独一无二的前掠翼设计,相比广泛使用的后掠翼设计,前掠翼有着在低空甚至超低空的巨大优势,升阻比大、转向灵活、滞空时间长,在空中可以实现零半径转向。

苏47代表了俄制战机领先于时代的设计理念,内置弹舱设计更是直追现在的五代机,如果苏47顺林服役,甚至可以吊打苏35和米格35,但是理想归理想。高强度的机体要求和过于超前的设计让苏47没有在当时顺利服役,而是作为一款技术验证机而保留了下来。

当然,苏47时隔20年重出江湖,也并不能说俄罗斯航空工业失去了创新能力。眼下俄罗斯的经济相比1997年已经恢复了很多,前掠翼战机重新服役也不是没有可能。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