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金雕可以说是一架拆东墙补西壁的典型战机,何来性能强悍?
su-37(s-37)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前掠翼,诚然,前掠翼有很出色的抗过失速的特性。低速性能好,升力利用率高。
但是和我们印象中
金雕可以说是一架拆东墙补西壁的典型战机,何来性能强悍?
su-37(s-37)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前掠翼,诚然,前掠翼有很出色的抗过失速的特性。低速性能好,升力利用率高。
但是和我们印象中飞机机翼是硬的不同,在飞行中的飞机机翼其实是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力而形变的。
为了应付飞机机翼的变形和抖动,一般的情况下都会加强飞机机翼的结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看到飞机做应力测试的原因了。
而如果飞机的机翼被改成了前掠翼,这时候:
作用在机翼尖端的气流阻力是最大的。距离机身越远力矩也就越大。前掠翼飞机的机翼就会出现“气动卷曲”的现象。
这样显然是对机翼效率和结构安全性的损害。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增加机翼的强度。
苏霍伊的做法就是额外的加强了机翼主梁,这样一来飞机的重量就上去了。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壁的做法吧?
如果这么大的强度部件放在普通布局战斗机上也可以大幅度提高飞行包线的。
获得的收益也并不比S-37低。作为验证机,苏霍伊设计局也就验证了这样的观点,所以在制造了几架验证机之后,前掠翼技术就被雪藏了。
当然了,不排除以后新材料有突破前掠翼会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常规布局也能从新材料上获得收益,前掠翼还是没有什么市场。
苏37本就是苏27众多改进型中的一个,并不是倾尽全力研发的全新型号,并且后来的苏37实际上是苏霍伊公司想用来“圈钱”的型号,不过一直没有找到买家,最终没有正式服役也在情理之中。
侧卫系列战斗机型号的复杂程度实际上比表面看到的还要复杂。都知道目前俄罗斯最先进的三代半战斗机当属苏35S,不过在几十年前,俄罗斯已经有了一款苏35!1984年服役的苏27战斗机堪称当时最先进的重型战斗机之一,不过机动能力强载弹量大的苏27实际上在当时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航电系统并不先进,并且功能过于单一,不过苏27这个平台可塑性很强,因此苏27服役后不久,苏联就着手对其进行改进。
苏27的第一个改进型号就是苏27M,苏27服役4年后的1988年第一架苏27M就进行了首飞,不过时间很快来到了1991年,1991年以后苏联时期研发的很多武器装备的推进都陷入停滞,苏27M同样如此,不过苏霍伊公司后来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截止到1994年,共有12架苏27M原型机下线试飞,这些原型机就是最早的苏35,这些苏27M的原型机编号从701一直到712。
苏37战斗机总共就生产了一架技术验证机。编号为711,也就是说苏37本来就是苏27M(早期苏35)12架原型机中的一架,并不是全新研发的型号。相比于早期服役的苏27、苏27S等,苏37外观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一对鸭翼,不过在航电系统方面,苏37使用了一部RLSU-27“豹”式火控雷达,使得苏37具备了苏27所没有的对地攻击能力和多功能作战能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苏37实际上就是和苏30功能相似的一款战机。
苏霍伊之所以在早期把苏27M称之为苏35,就是为了表明这是一款全新的型号,不过这一观点并未得到俄罗斯空军的认可。整体而言,苏37可以看作是多功能版苏27战斗机,但与1989年首飞的苏30战斗机在功能上有很大的重叠,虽然装备两台AL-31FP双涵道推力矢量发动的苏37机动能力强悍,但在那个时期苏霍伊显然已经无法同步推进苏27改进型和苏30,只能二选一。
不过后来苏霍伊还是不甘心,曾经多次派苏37参加航展,企图以外销的方式回笼资金再继续推进苏37项目的研发,不过并没有获得任何订单,囊中羞涩的苏霍伊只能暂停对苏37项目的推进,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到了苏30上面,因为此时的苏30已经成为苏霍伊的一个爆款,单单印度空军就引进了200架!哪款挣钱主打哪款,苏霍伊的这个选择实际上也没有错!
2002年,苏37唯一的一架原型机坠毁,至此苏37也就没有了然后。不过如今的苏35S战斗机实际上就是老苏35(苏27M)和苏37的一个延续。苏35S可以看作是经过现代化航电系统升级后的苏37,而且苏35S原本就是苏37的深度升级版而不是苏30,因此今天的苏35S与老苏35和苏37可谓是同出一脉。想象一下即便苏37当初服役了,如今也必定会升级到今天苏35S的样子,从这个角度来看,苏37并不是消失了,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服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