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二战苏联机枪?1、捷格加廖夫式轻机枪(DP-26轻机枪) 2、马克沁M1910重机枪 ——加了防盾和轮子的马克沁苏联版 3、sG1939气冷式重机枪 4、SG43“郭留诺夫”重机枪二、二战美
一、二战苏联机枪?
1、捷格加廖夫式轻机枪(DP-26轻机枪)
2、马克沁M1910重机枪 ——加了防盾和轮子的马克沁苏联版
3、sG1939气冷式重机枪
4、SG43“郭留诺夫”重机枪
二、二战美国重机枪?
M1917 和M1919都是勃朗宁设计的, 结构基本相同, 不过一个是水冷, 一个是气冷. 都是30口径, 发射.30-06(7.62x63mm)枪弹, 春田03步枪和 M1半自动也使用同样的子弹. 这个系列的枪国外叫做"中型机枪".
M1919有一款 M1919A6型, 取消了三脚架, 用两脚架射击, 是真正的轻机枪. 比BAR的血统纯正得多.
50口径的 M2HB一直就叫做重机枪, 只是中国一厢情愿地把他叫做"大口径机枪". 把12.7mm机枪叫做高射机枪也是中国的习惯, 因为我们不像美军, 我们很少使用12.7mm的机枪进行平射. 而安装在三脚架上的M2HB几乎都是用来平射的, 因为他们配用的三脚架仰角不超过45°.
三、二战被禁用的机枪?
二战被禁用机枪是马克沁重机枪,二战时德军基本不用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是1883年,海勒姆.马克沁发明的,德军在一战曾大量使用并取得了辉煌的下战果。但在一战后,由于德国战败,被禁止生产。而且不允许德国发展军备机枪,于是德国改变思路发展了通用机枪mg42,大量使用的冲压件,减少人工便于生产,射速也高。
四、在二战,日军飞机里的航空机枪都是什么型号的?
7.7mm的有八九式和九七式等,前者陆军飞机后者海军(二战日本没有空军是分划给陆军和海军的)。都是英国Vickers机枪的授权生产和改良版本。12.7mm的有一式(ホ103)等,美国布朗宁M2重机枪的仿制版本。20mm的有九九式等,海军采用(对日本海军来说40mm以下的都是机枪,以上的才算机炮),瑞士厄利孔20mm机炮的授权生产版本。
五、二战重机枪打多少子弹?
捷克ZB37(又名M53)重机枪属导气式机枪,产地:捷克斯洛伐克,服役期:1937—1945,总重18.66公斤,全长1095mm,口径7.92mm,发射速度450—700发/分,弹链供弹。
六、美国佬二战使用的机枪?
第一把,M1941约翰逊轻机枪。这把机枪在战争中使用时产量比较少,它的特点就是重量比较的轻,在拆分的时候非常的简单,也就拥有很好的携带功能。在火力上它可以在最大的限度上射速600发/分,火力的持续力可见也是非常的不错的。但是缺点也同时存在,那就是后坐力比较的大,发生故障的概率也非常的高。环境的选择也非常的苛刻,这也就导致它在二战结束之后,渐渐的就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直至退役。
第二把,M1917勃朗宁重机枪,这把机枪的使用率比起上面的M1941来说,使用率更加的广泛,它的特点是水冷式,在外观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枪管的外面包了一层套管,里面的水可以冷却枪管。并且可靠性能非常的高。虽然拥有重量大,不便于携带的缺点,但是还是在军中拥有大量的粉丝。
七、二战时期美军一个高射机枪连有多少挺机枪?
二战时期,一个防空营有4个射击连(A-D连)、营部连、1个后勤连。
每个连名义上拥有8门40毫米牵引炮或37毫米自行炮,8部0.50英寸4联装牵引或自行机枪。八、二战最廉价的轻机枪有哪些?
意大利陆军的制式轻机枪布雷达M1930型
布雷达M1930型轻机枪是一种设计十分失败的武器,射速低、精度差、后坐力大、可靠性低劣,对使用环境和操作熟练度都要求苛刻,也不利于大量生产。然而,这款拙劣的武器依然装备了十多年,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因为意大利军队十分缺乏自动火器,M1930型是步兵分队唯一可以选择的班组支援武器而且价格低廉。
九、二战中哪种机枪最厉害,为什么?
二战中世界上最好的机枪---------德国 MG42通用机枪. 二战期间,德军的每件武器都可以说是精品。但是如果说在实战中的作用,绝对没有一款德国枪械可以比得上MG42通用机枪。 无论在苏联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还是诺曼第低矮的灌木丛林,是北非炎热的沙漠,还是柏林的碎石和瓦砾堆,MG42都是德军绝对的火力支柱,也是盟军士兵的恶梦! 性能和战绩 MG42发射7 .92 x 57 毫米毛瑟步枪弹,它采用短管退式自动方式和滚柱闭锁机构。枪长1225毫米(1米多一些),带两脚架时枪重11公斤,带三脚架时枪重19.2 公斤,射速1100到1300发/分。 性能优越 令人惊叹的高射速 盟军士兵对于MG42最为刻骨的印象,就是它的枪声。 MG42机枪射速每分钟最低1000发,最高1300发。而机枪射速超过每分钟1000发以后,据说人就无法分辨单个的枪声。 MG42射击声不是如同捷克式或者伯朗宁机枪的“哒哒哒”声,而是类似高速转动的电锯的“嗤嗤嗤”声(声音有点像美军的六管米尼冈重机枪 )也有盟军士兵形容象撕开大片亚麻布的声音。新兵对此还没有什么,盟军的老兵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种恶魔般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声音就是死神的声音。 因为MG42的高射速,射手每次扣动一下扳机的短点射,也可以射击出五六发子弹。如果一个不幸的士兵被MG42射击,那么他一瞬间就会中弹数发,活命的可能微乎其微。
十、苏联在二战期间只有转盘轻机枪?
二战期间苏联可不是只有“大盘枪”(DP)一种轻机枪,而是有三四型之多,就机枪火力而言形成:班、连、营所属轻重机划分,火力打击是有层次的,要比德军和英军细致的多。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老百姓所说的“大盘枪”)在二战期间属苏军班排级支援火力,通常情况下一个班配置一挺,是班火力的核心!“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特点是和苏联所有枪械一样设计简单,它只有65个零部件,非常便于大规模生产和大量装备...到了苏德战争中后期为了加强火力一个班配置提高到了2~3挺,在加上人手里的冲锋枪,坐在坦克上面推进到敌人前沿下车后就是一阵密集的乱枪扫射,然后就是在“乌拉”呐喊声中冲上敌人阵地。“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弹盘为47发装填量,使用7.62×54R大威力子弹与“莫辛纳甘”步枪通用,机枪射程800米,由于机枪枪管长加上大威力子弹,“大盘枪”的精度还算不错的。“马克西姆”M1910水冷重机枪,就是“帝俄版的马克沁”,图片上这挺M1910机枪应该是苏联在“苏芬战争”后制造的,注意水冷套筒上面那个大注水口盖,早年间的M1905和M1910可没有这样大,“苏芬战争”期间由于天寒地冻水结冰,苏军的M1910经常因为水箱里没水不能进行持续性的火力支援...但缴获芬兰军队的马克沁重机枪后发现,芬兰人将水箱注水口扩大,战场上可以抓几把雪甚至冰块放进去,机枪射击一会的功夫雪就变成水了...苏联人也仿效了这种做法。这挺M1910是早期型号,水箱注水口太小。
M1910重机枪伴参加整场的“苏德战争”,大部分苏联/俄罗斯二战题材的电影当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M1910机枪实际上是很笨重的,枪身加上轮架重量超过了50公斤,但是有轮架一个人就可以拖行它,骡马也可以,反而要比三脚架机动灵活的多!M1910有四联高射机枪型,每一挺备弹150~200发7.62×54R子弹,四联装限制的提高了火力密度,打击500米低空飞行的飞机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至少干扰了敌机低空扫射的攻击航线。
M1910机枪对苏/俄军对轻武器的发展还是深远的,因为它和马克沁一样的第一代全自动武器,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它的原理才能发展出更多型号的自动武器,它和M1905机枪起到了自动武器设计基础的作用。郭留诺夫重机枪(SG43)7.62毫米重机枪,由于M1910有沉重的水冷外套,还需要有一套“家伙什”伺候它,使用变得复杂化,为了更加利于战场机动,苏军研制出来不带水冷套的SG43重机枪取代M1910,它的枪身重不到14公斤明显轻于M1910,枪的结构也简单不少更适合战场维护,“郭留诺夫重机枪”是二战期间比较著名的装备,它在苏联机枪发展史上的地位很高 ,更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了苏联机枪的理论,起到了承前启下的作用。电影《上甘岭》剧照,“郭留诺夫”也跟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与美军“勃朗宁”M1919机枪的对抗当中不落下风,根据既使用过M1919又使用过“郭留诺夫”的部队总结,后者的轮式枪架虽然有些沉重,但是在射击稳定性和600米外打击精度上要略好于后者...由于在在两场世界级战争中表现良好,我军也仿制了“郭留诺夫”在1953年定型,命名为53式重机枪。著名的“德仕卡”38(DSHK–38)型12.7毫米重机枪,是世界枪坛的常青树!到现在仍然活跃在地区热点战场。
DSHK–38重机枪是二战期间唯二的正真意义上的重机枪!射程和威力远远过于7.62/7.92这样的中口径所谓重机枪,在“苏德战争”中缕缕压制德军的MG–34/42通用机枪,而且它被当做高射机枪时也使德军飞机不太敢低于800米高空进行俯冲投弹和扫射,作为轻武器它当时是一种更让人畏惧的装备!DSHK–38重机枪使用12.7×108毫米子弹,全弹长146.8毫米,钢壳弹重量131克、弹头重48.28克,相当于一个鸡蛋的重量,人只有挨上一发就会被打成两截,12.7毫米重机枪在战场上对汽车、半履带车一类的机动工具威胁也是甚大的!400米被可以轻易的击穿并且杀伤乘车的人员。列宁格勒保卫战中DSHK–38通常被当成高射机枪使用,由于弹道平直、子弹威力巨大,多次击落德军低空飞行的战斗机,再配合其它高速炮大大的减轻了德军的空中威胁!鉴于该枪的巨大威力,德军没有任何一种枪与之对抗,德军只能使用KWK38型20毫米炮(《拯救大兵瑞恩》里面的那门扫射美军的家伙)压制“德仕卡38”。“德仕卡38/46”同样也跟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部署在前沿阵地和运输沿线,在与美军的飞机作战当中也多次击落过美机,较为有效的保护了后勤交通线的安全。
由于“德仕卡38/46”的卓越性能,我国也对它进行了仿制,在1954年仿制成功,命名为:54式12.7毫米重机枪,该枪仿制成功之后迅速的装备到了我国装甲兵、中小型舰艇上...并且它还是营级分队主要火力支援武器,54式重机枪距今已经60多年了,仍然没有全面退役的迹象,它现在甚至装备到了我军新一代726A型气垫登陆艇上...这说明了它枪坛“常青树”地位的稳固。
总之,二战期间苏军的轻重机枪型号较多,可能是主要参战国当中机枪火力密度最高的,甚至超过了注重火力强度美军!更主要的是这些型号的机枪都算是“一代名枪”都是大师之作!虽说二战结束不长时间它们被更好的机枪所替代,但是苏联将它们大量援助到了国外,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反抗外来侵略,争取独立的有效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