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最近一段时间,复飞的波音737MAX开始接连获得新订单。这样的市场现实让我们看到,在波音空客的双寡头的竞争中,虽然A320neo系列已经形成了一定优势,但对很多航司来讲,选择较为成熟
最近一段时间,复飞的波音737MAX开始接连获得新订单。这样的市场现实让我们看到,在波音空客的双寡头的竞争中,虽然A320neo系列已经形成了一定优势,但对很多航司来讲,选择较为成熟的机型,飞机本身差别有限,市场竞争更多的来自交付周期、价格条款、融资租赁条件、运营效率、人员培训、维修保障等因素综合的考虑。
供应链是民机产业成败的关键
航空产业网认为,在民机产业的基本技术范式被确立以后,产品逐步“趋同化”,商业的竞争更多是民机制造企业间生产与运营系统的竞争,比拼的是“效率”和“安全”,也即包括生产制造在内的供应链的竞争。
近年来,在表象上的产品竞争以外,波音与空客悄然提升“交付能力”,展开了一场供应链系统的竞争,并已经在彼此“战略腹地”展开了争夺战。我们也看到不断有新的业内消息在验证这个观点。
2022年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更是在融入产业全面升级的时代洪流:C919大飞机即将服役,军民用航空发动机也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众多行业外龙头企业开始进入机载领域,在大飞机产业链和世界民用航空的主流市场上,中国制造商正在取得一张宝贵的门票。
中国制造终将拥有一席之地:供应链安全和稳定性、供应链效能提升更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供应链的战略价值尚未被认知
供应链的提升,新技术的驱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容易被认识,包括新的工艺方法、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与改进等。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技术创新”作为一种要素,其作用应该在系统中审视,尤其是民机产业中的产品已经日趋成熟和“趋同化”的时期。
我们经常看到的“硬科技”缺失和“卡脖子”问题的背后,常常是生产系统或者供应链系统的问题。而相比成熟的“要素技术”研发,搭建供应链并形成可盈利商业系统的门槛要高很多。
航空产业的制造端在产业化市场化方面一直有短板。近年来,国外先进企业在对标以汽车为代表的一流制造企业(航空产业网认为,航空制造在逐步“汽车化”):大量人才从汽车进入航空制造,航空制造主机厂更加重视对供应链的把控以及垂直整合。
30年前,波音开始系统化的学习丰田,甚至从丰田生产系统“TPS”照猫画虎的提出过“BPS”。早在2006年,波音就曾在其发行的内部刊物称:波音生产系统(BPS)是对商用飞机企业的整体审视,涉及在整个价值链中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并缩短从订单到交付的交货时间。实施波音生产系统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波音作为企业的运作方式”。
空客近年来的整合之路,一直在强化生产系统的打造与供应链的管控,2022年正在进行的针对飞机结构件子公司的整合,也体现出其最新的供应链战略思路。
如果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打仗是拼粮草”,军事型号的“六性”,如同民机的商业的成功,不但需要良好的产品设计,更需要全生命周期的供应链系统的支撑。马斯克称:“打造生产系统比产品研发复杂得多”,不断迭代的供应链系统是特斯拉与SpaceX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然而,航空产业网认为,虽然供应链如此的重要,大多数企业当前对供应链的认识仍然是不足的:缺乏对供应链管理专业性的认识和相关投入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航空产业网认为,高级供应链经理者是价值链的“总师”:需要对企业整体进行“审视”的能力和对包含自身企业在内的整个价值链体系进行“俯视”的视野。成熟的高级供应链经理是极其稀缺的人才,需要经过研发、集成、采供、经营管理等多个岗位的历练。
助力企业建立强健可靠的供应链
民机制造有研发周期长、价格市场化、适航要求带来的体系认证与审核门槛多等特点。这些也成为了需求与供给间的壁垒,使很多优质的企业望而却步,无法成为民用航空供应链的一环。航空产业网认为,在航空工业、商飞、中航发这些央企的引领下,市场需要更多的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者,以市场的办法解决市场的问题。
航空产业网以产业链链主企业的中高级供应链管理人员为核心团队,对如何提高供应链的效能、如何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有深刻的认识,有完整的解决方案,例如:
- 如何解决研发期的供应链搭建?
- 制造企业如何识别自身的核心能力?
- 如何制定“造卖”计划?
- 如何识别与培育优质供应商?
- 如何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供应链稳定性?
更加本质的是,我们了解如何让企业获得“商业成功”。选择产业网,选择领先与专业。
欢迎登陆航空产业网官网(http://www.chinaerospace.com)添加微信客,获取更多产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