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下内容,只讨论飞行人员的运行环境差异其实就算是国内的航司,也可以以小见大有通告,有精神,有文件需要宣贯的时候中方:开会外籍:内部OA,邮件,自行阅读连续卡36的时候中方:去飞外籍:我
以下内容,只讨论飞行人员的运行环境差异
其实就算是国内的航司,也可以以小见大
有通告,有精神,有文件需要宣贯的时候
中方:开会
外籍:内部OA,邮件,自行阅读
连续卡36的时候
中方:去飞
外籍:我不去,我太累了
需要请假的时候
中方:打电话给值班,给队长,给计划室,开假条到航医或者AOC,某部门记录在案,年终清算
外籍:打电话给计划室直接通知不飞,要了解具体情况,请值班,队长,计划室自己打给我
劳动合同
中方:终身(几乎是),底工资每个公司不一样,有的到手只有3K多,停飞就歇逼
外籍:一年一签,合同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飞三个月休一个月,有的规定额定小时数,超过这个小时小时费翻倍
跳槽
中方:内部排队辞职,或者走司法程序,航空公司会扣你档案,一般快的一年多,满的遥遥无期很正常,但是有打包费
外籍:不干了,扭头就走换东家,但是没有打包费
福利
中方:每个公司不一样,但是也就那些了
外籍:可以在合同上写明,每个月的租房补助,或是交通补助,甚至有的还有小孩子念书的补助(以前我们公司就有,这几年公司开始排挤老外,逐渐的也就没有了)
接下来说些其他方面的,国外小的航空公司待遇也很奇葩,这里先按下不提,主要说一些大航司
国内的航空公司基本上是有安排机组车的,定点接送,按点坐车,国外很多公司不负责交通,曾经听过在越南呆过的飞行员吐槽自己拎着箱子骑摩托上班的事情,同样也有好的,比如中东的公司,据说是有专车接送。
国内的装具基本上是公司统一的,国外有的公司则是自己负责装具,所以有的时候看到外行的机组出来每个人的飞行箱过夜袋都不一样
国内的餐食基本由公司统一配置,国外有的廉价航空则是自己负责,公司每个月给钱发餐补,丰俭由人,所以有的飞行员会自己带餐食上飞机,或者去航站楼觅食
国内的航空公司待遇基本上持平,过夜吃饭发钱或者发餐券,标准有差距,低的30-40,高的上百一餐的都有。国外则千奇百怪,像小李子演的《catch me if you can》里面,连所有的制服都是订制的,飞行员不花一分钱
国外航司的飞机普遍比老旧,什么幺蛾子都有,所以才有了30年新飞机这么一句吐槽,国内的航司飞机一般都比较新,超过10年的都很罕见,故障率比不了,但是同样的,如果出现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国外不会过度追责,国内则……你们懂的,所以国外的运行压力主要来自于硬件,国内的运行压力则很多是源于场外因素
国外的飞行员有一个保护制度,就是公会,详情可以参看《萨利机长》在进行所有的调查的时候,公会都有人(电影里是工会主席)一路相伴,防止飞行员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国内的公会主要职责是发电影票,大米,油,过节的时候发粽子,月饼等
有的国家还有些特殊,比如美国,即便你在某航空公司作为机长飞了20年,如果你要跳槽到其他公司也必须从最低号的副驾驶开始飞,国内飞行员则是即插即用,只要能够顺利跳槽,有的时候在某些公司因为某些原因放不了机长的成熟副驾驶也可以顺利放机长。
关于地位,国外飞行员的收入对比其他行业并不算高,很多人是因为热爱飞行而飞,有的人不愿意承担责任,所以愿意当终身副驾驶,比如荷兰的国王现在在荷兰皇家航空也是担任副驾驶,而国内的机长和副驾驶在运行的地位上来说的话身份还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国内的飞行员中,存在一定要放机长这种风气。虽然用了风气两个字,但是不代表这件事不好,很多人也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办法放机长所以才会跳槽,特别注明一下,某些原因也许是技术原因,但是也有很多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因素,同样的,你们懂的
顺便说一个题外话,认识某台湾机长,台湾机长在国内的地位很尴尬,说不清楚到底是外籍还是中方,于是某次宣贯会直接不到,领导问为何不到,台湾机长说,我下一轮排班已经出来了,民航法规定不可以占用休息时间安排考试或者开会,明文规定,你如果要我开会,请给我把休息期延长一天,再说我的合同上没有写我有开会的义务。领导大怒,直接一顿怒骂。机长不爽,直接闹到国台办,后来不了了之,再加上对于薪资问题的不满,导致最后机长跳槽走人。当然走的是毫无牵袢。
暂时想到那么多,想到新的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