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新华网兰州9月4日电(记者 王志恒 韩传号)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农民张玉祥仅靠手工作业,耗时三年、费资八万余元,造出了一架飞机。因为没有办理航空手续,加之飞机本身的一些技术原
新华网兰州9月4日电(记者 王志恒 韩传号)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农民张玉祥仅靠手工作业,耗时三年、费资八万余元,造出了一架飞机。因为没有办理航空手续,加之飞机本身的一些技术原因,最近的首次试飞未能成功。
近几年来,“农民造飞机”屡屡见诸报端,其中不乏试飞成功之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能够造出飞机这样的高端科技产品,需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资金、技术诸方面的困难。张玉祥为造飞机,光是铆钉就用了2万多个,手上的老茧不知磨破了多少。因为张玉祥造飞机,妻子孙莲英一度想和他离婚。张玉祥却要向世人证明,自己不但能造出飞机,而且能让飞机飞起来。
像鸟一样自由翱翔于蓝天,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10年,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者冯如的飞机在当时性能相当优越。进入21世纪,人类的航空航天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有了相当经济基础后,像“农民造飞机”这样的个人爱好就成为可能。
然而,“农民造飞机”的硬伤在于工艺简单、技术薄弱。靠一钉一锤敲打出来的“土飞机”大多不能升空,即便勉强升空也缺乏安全保障。陕西的一位农民试飞时不慎将同机教练摔死;湖北一位农民试飞过程中飞机突然起火,结果眉毛被大火烧焦。张玉祥眼下也在担忧自己的飞机升空后能否安全降落。
值得注意的是农民为造飞机所承担的经济风险难以化解,一些刚刚告别贫困的农民为此债台高筑。另外,一些“农民飞机制造者”身上或多或少存在获利思想,希望通过制造飞机发家致富。张玉祥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试飞成功后能引起投资者的重视,为他开办一家飞机制造公司。
我们被张玉祥造飞机的执着精神感动,但是花费大量时间、金钱重复前人已完成的工作是否值得?伴随而来的风险到底怎样规避?“飞机制造者”的行为该如何引导?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能不谨慎对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