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未来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中国天宫号空间站将成为太空中唯一的在轨空间站。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航天计划开始酝酿时,很多关于载人航天的提议就已被提出。1963年,在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领导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一个名字颇为科幻的部门——“星际航行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任务,就是为载人航天工程的研究进行开拓性工作和课题的落实工作。
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里面很多思想直到现在依然很超前
1965年8月9日,由周恩来主持的中央专委第13次会议,曾计划在1979年发射第一颗载人飞船,1966年的3月底到4月初,中共中央专委曾召开过制定宇宙飞船规划的会议。此外,我国还使用火箭搭载动物进行了几次绝密的亚轨道飞行试验,被送入高空的小狗和大白鼠都能健康存活,试验取得了成功。
1968年1月,载人飞船计划的目标物被命名为“曙光一号”。随后,中国悄然展开了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从现役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选拔的标准异常苛刻,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个人性格等只是基本条件,身体素质方面也需要非常过硬,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考验特殊环境的耐受性。更为重要的是,“为中国革命献身”的政治思想也是入选航天员的决定性因素。
1968年4月,为了“曙光一号”载人飞船的试验,在钱学森的直接领导下下,一个专门负责航天员培养、研究宇宙医学科学及工程的部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7所正式组建,也就是今天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1970年4月24日晚,北京时间21时35分,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一枚身形修长的火箭拖着长长的火焰和烟雾奔向太空,“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携带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太空里终于有了中国人的痕迹。
50年过去了,东方红一号依旧还在太空中遨游
1970年7月14日,毛泽东圈阅了国防科委关于航天员选拔的计划报告后,批示开展中国载人航天计划。至此,“曙光一号”有了一个秘密代号“714工程”。钱学森作为载人航天的技术主帅,开始全面推进各个系统的研制工作,相关的各项工作也依次展开,甚至连航天食品都已经成功研制了出来。
1971年3月15日,在选拔结束后,19名航天员最终被国防科委确定下来,他们是鲁祥孝、王志跃、董小海、方国俊等人。4月的讨论会议上,科学家们决定飞船造型仿照美国的双人载人飞船“双子星座号”。航天员于1971年11月开始训练,计划于1973年执行第一次任务,由长征二号甲(CZ-2A)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薄弱的综合国力让“曙光一号”研制工程举步维艰,经济上的捉襟见肘更使得“曙光一号”计划最终于1972年5月13日被迫取消,中国航天工程的重心转移到对当时的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更有利的卫星上。
虽然曙光一号计划最终取消,但是经过8年的发展后,遍布全国的测控网及远望号远洋导弹监测船队被建立起来,在世界各地负责人造卫星、洲际弹道导弹及后来的神舟号飞船等的监控工作。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建有多座模拟太空环境的实验室以及系统化的实验设备,宇航员可以在此接受多种方面和类型的训练。可回收的中国返回式卫星、EVA航天服(舱外航天服)、航天食品、太空跟踪站及雷达、宇航员选拔和训练、相关设备的发展以及熟练,都为后来的神舟计划(921-1工程)打好了铺垫。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国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经过邓小平批示,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停滞了十余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终于等来新的时代机遇。
航天技术是"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代号“863-204”;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代号“863-205”。
1987年,在原国防科工委的组织下,组建了“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主题项目专家组,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经过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2000多人参与论证,航天专家选取了五种方案进行深入论证和对比分析,分别是宇宙飞船、不带主动力的小型航天飞机、带主动力的航天飞机、两级火箭飞机和空天飞机。此后,围绕中国载人航天如何起步,飞船方案论证人员和航天飞机方案论证人员展开了长达3年的学术争论。
1989年8月,航空航天部火箭技术研究院高技术论证组致函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办公室,认为"航天飞机方案"大大优于"多用途飞船方案",指出:载人飞船作为天地往返运输手段已经处于衰退阶段,航天飞机可重复使用,代表了国际航天发展潮流,中国的载人航天应当有一个高起点。搞飞船做一个扔一个,不但不能争光,还会给国家抹黑。
当时,钱学森年过七旬已退居二线,没有参与讨论,但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向中央报告时,把报告复印了一份,送呈钱学森,征求意见。钱学森认真地表示,“应将飞船方案也报中央。”他认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载人航天应走飞船之路,飞船是一种经济、技术难度都不很大的运输器,而且中国已经熟练掌握返回式卫星的回收技术,可用于飞船的回收,所以研制飞船符合中国的国情。
1992年1月8日,中央专委会召开第5次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载人航天问题。会议决定: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方面考虑,立即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是必要的,我国发展载人航天,要从载人飞船起步。
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工程代号“921”。
“三步走”的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1998年,14位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完成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人生重大转型,成为最早一批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1999年11月20日凌晨,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神舟一号飞船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飞船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在随后的几年中,“神舟二号”、“三号”、“四号”无人试验飞船全部获得成功,中国人进入太空的征程已经近在咫尺。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
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做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2005年10月,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搭乘神舟六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历时115小时33分,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太空飞行46圈,历时68小时,神舟七号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并释放了伴飞卫星,伴飞卫星对飞船进行了摄像和照像工作,舱内航天员与北京飞控中心进行了天地通话。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承载着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6时07分进入轨道;2011年11月3日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形成了组合体 ;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区,完成对接任务。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2012年6月16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搭乘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于2012年6月18日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于2012年6月29日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完成与天宫一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神舟九号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取得了重大成果,为今后的载人航天的发展、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开启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神十任务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连战连捷,为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后续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6年10月17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于2016年10月19日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形成组合体 ;于2016年11月18日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降落主着陆场,完成了中国第六次载人飞行任务。这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永远值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