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广州航空历史行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历史沿革
2、介绍一下中国的航空发展史?详细一些。
3、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广州航空历史行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历史沿革
1933年夏季,广州白云机场建成,机场原址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西侧。最初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后改建成民用。改革开放后白云机场发展迅猛,其旅客吞吐量和起降架次曾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但由于旧白云机场位于市区中心,经过数次扩建但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择新址建设新机场势在必行。
1992年就开始进行新机场的选址工作,经过多年准备,最终选址距市区北部28公里的花都区新华街道、花山镇、花东镇及白云区人和镇的交界处,占地规模比原机场大近5倍。
新机场于2000年8月正式动工,耗资198亿元人民币,历时四年于2004年08月02日竣工,并于同年8月5日零时正式启用,而服务了72年的旧白云机场也随之关闭。
新机场也被称为“新白云”,以区别于旧机场,但这并非正式名称的一部分。这是我国首个按照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和建设的航空港。
全新白云机场的启用,解决了对旧机场狭小、拥挤、靠近市区而扩建有限的争议,并消除了夜航的限制,得以24小时运作。这意味着中国南方航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整夜的时间开行其洲际航线,这对其它的航空公司也有同样的好处。
介绍一下中国的航空发展史?详细一些。
清末,孙中山于海外为筹措革命经费进行募款时,曾获当地华侨赠送两架奥地利制艾瑞克型机(Etrick),华侨希望该款飞机能用于革命行动中,不过当飞机运抵中国南苑之时,武昌起义已成功。中华民国政府于1911年10月10日在南京市成立,新任副总统黎元洪对航空有很大的兴趣,对这两架飞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向法国采购12架高德隆(Candeon)G-3双翼教练机,并聘请两位法籍飞行教官来华创办南苑航空学校。
在早期返回国的飞行员有冯如、谭根、林福元、张惠长等数人,为中国早期航空事业发展建立起基础。冯如是我国首位航空工程师兼飞行员,生于1883年12月15日广东恩平县人,因生活环境因素,于12岁时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生。1903年当冯如得知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并飞行成功后,决心要以自己的力量来制造飞机。冯如获得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担任总工程师。该公司于成立当年便投入生产飞机的业务。
冯如自已研发的首架飞机于1909年9月21日接近黄昏时分,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旁进行首次试飞,由冯如本人亲自驾驶,此处是个远离居民的偏僻地方,除在场的记者之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800公尺,离地4.57公尺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止转动,飞机因此失去动力而摔了下来,在飞机触地时冯如被摔出机外,幸好没有受伤。事后冯如检查飞机,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锁得太紧,致使桨叶叶根断裂。
冯如在1910年7月参考寇蒂斯的金甲虫(June Bug)及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Flyer II)两款构型的设计,设计制造第二架飞机。同年的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此架飞机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与旅美华侨的赞赏,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甲等飞行员证书。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的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丧生,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于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华人飞行之父”。
中国空军源自于广东陆军航空队所奠定的基础,民国创建后孙中山有感于国内发展航空事业的重要性,请求谭根返回美国筹备,于1918年谭根赴美募款,并于年底前引进数架双翼教练机至广州。谭根在美国时曾于寇蒂斯创办的飞行学校学习飞行,回国后于1915年在香港九龙湾驾驶水陆两用机进行飞行表演。另一位林福元也是自寇蒂斯飞行学校取得飞行执照的华裔美国人,之后于1919年夏季回国并在广州进行一连串的展示飞行。这两位受到广州地区民众欢迎的飞行员均有意要创办飞行学校,但后来因国家财政拮据而计划中止。张惠长是于1916年自中国国民党(KMT)内遴选进入美国航空学校受训的学员其中之一,于返国后曾完成历史性的南北长途飞行创举,被航空界人士称为“中国林白”。
1923苏联指派代表至上海与孙中山会谈,允诺协助国民政府建立优良的陆军及空军,次年俄籍飞行教官抵达广州。同年广州航空学校成立,并自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遴选王叔铭等八位进入航校受训,航校此时在编制上隶属于陆军。
孙逸仙深知航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曾言:“飞机一物,自大于行军”,在致南洋革命同志函中提到“飞机为近世军用最大的利器”。为充实国家军事力量,以击溃军阀,而大力倡导“航空救国”。华侨青年飞行员杨仙逸于1917年应孙中山之邀回国加入筹建航空队的工作,1920年国民政府为讨伐盘踞广东的叛军,创建不久的航空队便开始执行任务,除散发传单外并协同陆军作战,杨仙逸与张惠长并驾驶水上飞机,自珠江起飞轰炸广州督军公署。
广东航空学校的学校历史
1926年4月,张治中调回黄埔军校任职,黄秉衡接任校长,8月黄调离,由黄光锐继任。先后聘任德国(2人)、苏联(1人)及中国军官李其苏、熊式辉、丁纪徐、黄光锐、关荣、周宝衡、陈卓林等人为教官。其间因抽调学生和教练机参加北伐,不能按计划教学,由苏联顾问相助,在第二期学生中选送共产党员常乾坤、徐介藩、黎鸿峰、李乾元等10人赴苏留学。其余有毛邦初、李玉英等7人(一说是10人),于次年1月毕业。3月,毛邦初、龙文光等5名毕业生及8名飞行教官也赴苏联深造。从此,航校业务暂告停顿。
在航空学校开办期间,曾组织第一、二期学生组成飞行队参加了龙文光两次东征,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和北伐战争,建有战功。该校毕业生王勋(王叔铭)、毛邦初曾任国民革命军空军正副司令。常乾坤曾任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唐铎曾任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系主任。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从此,广东的航空事业依附于地方势力,变为军阀混战的工具。原来的航空学校改称广东航空学校。6月30日,李济深委任张惠长为航校校长,并计划续原航空学校学制,招收第三期学生。11月参加北伐的张发奎、黄琪翔率部回粤,占据广州,改任王季予为航校校长,并按原计划招收学生30名。学生尚未入校,“广州张黄事变”失败,李济深返粤执政。
次年1月,张惠长复任校长、黄毓佩任教育长、丁纪徐任飞行主任。周宝衡等24人为教官,重新公开招收第三期学生:由高中毕业生以上社会青年中录取航空科甲班35名,4月入学;乙班65名,10月入学。同时招收入学的还有从高小毕业生中录取的机械科学员50名,学制为2年。航空甲班于民国18年4月毕业,人数32人,见习员7人;乙班于民国19年10月毕业,人数36人,见习员4人。另有中途离校后又返校学习被编入特别班毕业的学生29人。机械班因闹学潮期中撤销,有部分学生转入第四期学习。
1928年3月,张惠长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指挥部航空处长后,改由周宝衡任校长。陈济棠主粤后,航校于民国18年11月续招第四期学员100名入校学习。次年1月,因张惠长免去周宝衡校长职,自兼校长,并将广东航空学校改称广东空军学校,先后委任杨官宇、刘植炎代理校长,主理校务,引起学生罢课,纷纷离校。只余51名在校学习,于民国20年(1931年)3月毕业,分配到各机队任职。
民国19年(1930年)10月招收第五期航空科学生56名,民国21年(1932年)4月毕业。同时招收第六期甲乙班学生130名,先后入学。其中广西第四集团军及粤川两省权贵保送的和燕塘军校选来学员共59名代训学员编为乙班。甲乙两班先后于1933至1935年毕业。
民国21年(1932年)4月,陈济棠将广东空军改隶其第一集团军并任命黄光锐为空军司令;6月,以胡汉贤任航校校长,蒋孝棠任教育长,吴汝鎏、胡祖庆先后任飞行主任,邓显刚等31人先后担任教官。
民国23年(1934年)春夏之间,招收第七期航空科甲班学员51名,经送燕塘军校进行入伍训练后,于年底入航校学习航空课程。民国24年(1935年)4月,招收航空科乙班学员101名入校学习。民国25年(1936年)3月,陈济棠扩建飞机队,第七期甲班毕业后,分配到新建机队充当见习飞行员。同年招收第八期新生70名(一说58名)入校学习。
6月,因李宗仁、陈济棠发动抗日反蒋事变(即“两广事变”)失败,陈济棠下台离粤,广东航空学校随之被南京政府航空委员会接管,该校未毕业的第七、八期学生北上并入杭州笕桥中央航校。广东航空学校撤销。
关于《广州航空历史行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