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用航空管理系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飞机Elcas系统的功用
2、综合航电系统使用的先进技术有哪些
3、第五代战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用航空管理系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飞机Elcas系统的功用
飞机Elcas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结构,通过多路传输数据总线把多种机载分系统交联在一起的综合体,又称综合航空电子系统。
飞机Elcas系统能实现信息的测量、采集、传输、处理、监控和显示等功能,并完成飞行控制、发动机控制、导航、导引、性能管理和火力控制等任务。包含在航空综合系统中的机载分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传感器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雷达、各种无线电导航接收机等),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火力控制系统等),以及作为人-机接口的综合电子显示系统和各种控制器。由于采用了分布式计算机结构、标准的飞机内部数据总线、容错技术等较先进的技术,航空综合系统工作灵活、适应力强而且高度可靠,这种系统已逐渐在一些先进的歼击机和高性能的民用机上获得应用。
80年代初航空综合系统在军用飞机和旅客机中得到应用。波音757、波音 767和A-310民航飞机上的飞行管理系统就是一例。这个系统以飞行管理计算机为核心,通过数据总线把传感器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推力管理系统、电子综合显示系统和控制器交联在一起。采用这种系统能以自动的或手动的方式使飞机在不同飞行阶段以最佳的姿态、速度和轨迹飞行,达到节省燃油、降低费用、提高经济性的目的。飞行管理系统减轻了驾驶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飞行安全性。
综合航电系统使用的先进技术有哪些
航电系统与航空发动机一样,被誉为“飞机制造业的明珠”。航空电子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传感器、中央处理平台和人机接口,而这三个部分靠机载网络按照一定的构形连接,负责航电系统数据传输分配。
传感器负责对飞机本身和外界的态势进行感知,包括大气数据传感器、气象雷达、惯性导航、卫星导航、无线电导航、空管防撞和无线电通信等,实现飞机对空中态势(飞行高度、空速、位置、气候条件、障碍物等)的智能感知。
中央处理平台是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的核心,为飞机各种控制与管理功能提供运行平台,完成数据的综合处理,实现民用飞机飞行管理、中央维护、综合监视、态势评估等功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并提供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冗余与容错。
人机界面是实现驾驶员与飞机信息之间交互的重要手段,包括座舱内的显示与控制设备,不仅提供了满足人机工效的控制显示画面,而且通过图像增强和视觉增强技术,提升飞机起降标准,确保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飞行的安全性。玻璃座舱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机工效,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飞行安全性。
关于此次展出的民机航电综合座舱的特点和创新之处,王金岩副所长说,首先是综合化模块化航空电子(IMA)构形的应用,使得民机航空电子从原以EFIS为核心的联合式结构向综合化结构发展,这一构形应用不仅提升了资源的共享、信息融合,也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水平;二是采用高速网络,取代了传统点到点的ARINC429总线;三是座舱内部采用了高分辨率大屏幕显示系统和图像增强处理技术,实现了综合态势显示,提高了人机工效,提升了系统安全性;四是除应用飞行管理功能之外,还采用了中央维护与故障诊断技术,对提升飞机安全性、保障性有较大帮助。
综合化模块航空电子基本代表了民用航空电子资源构架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如何帮助民用飞机实现空域自由飞行,是航电系统和空管系统共同研究的课题。经过国内20年综合化航空电子技术的积累,王金岩认为,单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已经接近民用航空电子技术国际先进水平。但我们缺乏型号研制经验,对民用飞机适航性理解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第五代战斗机是什么标准?
第五代战斗机是目前发展的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飞机采用内置武器的隐身设计,同时还带有能降低飞行员工作载荷、提高其状态感知的综合航电系统。第五代战斗机的特点有超声速巡航、低可探测性、使用维护简便等。
以上将喷气战斗机发展分成5代,是美国和俄罗斯航空界和军方人士的一种划分,尚未见到国家权威机构正式划分界定。至于某种飞机到底归属哪一代,还要看其具体型别的机载系统装备水平,不能一概而论。
美国现有新的划分标准,即是将像法国阵风、欧洲联合研制的台风等等三代半战斗机升至第四代战斗机,将F-22,F-35等战斗机升至第五代战斗机。
编辑本段各国情况美国第五代战斗机
美制首架F-35A战机机首特写根据目前的资料看,美国近来很重视能够跨大气层飞行的高超声速高空飞机,美国是否有可能选择这种飞机作为其未来的第五代战斗机?美国用这种飞机达到什么样的军事目的呢?
高超声速飞机是美国的必然选择专家认为,按照美国军方的说法,未来空间系统的作用将远远超过现有的传统意义,它将在国土防护、对敌攻击和赢得未来战争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从美国以往武器装备发展思路来看,他们始终在追求一种新装备的技术突袭作用,目的是想通过发展一种最先进的武器系统,使现役大量武器装备彻底失效的目的。例如,美国研制的隐身战斗机技术就曾起到了使大量现役雷达探测装置探测功能全部或部分失效的作用。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思考,美国未来有可能发展一种能够在亚轨道飞行的高超声速战斗机。因为到目前为止采用吸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飞行高度最高不过30多千米,而卫星则都在几百千米高度层以上做轨道飞行,所以在亚轨道飞行目前还是个空缺。
争夺太空是美国军方现在就非常明确的战略目标。美国空军现在想发展成为空天军,未来要夺取的不仅是制空权,还要制天权。美国的战略目的是具有24小时全球探测能力,以保证自己的航天航空器不能被对方攻击到,但却能够打击对方的航天航空器。
美国认为,要想取得绝对的制天权,必须具有灵活快速地进入空间的能力,以便能随时占据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现实是,依靠现在发射的运载火箭实现航天器快速进入空间的方式并不十分理想,因为准备时间较长,而且发射和回归都是定点定时的,谈不上机动灵活,无法满足美国空军未来争夺制天权的战略需求。因此,美国在未来下一代战斗机的发展上,即使满足不了直接飞出大气层的要求,也可以先搞一种飞行速度能达到M6的高超声速高空飞机,带上小型火箭往上一打就可以进入轨道了。总之,美国未来要实现快速机动地进入太空的目的,可能要大力发展下一代跨大气层飞行的高超声速飞机。
专家认为,美国如果真正实现空天结合以后,在亚轨道高度层飞行的武器装备将具有空前的优势,现有所有防御武器系统面对这一高度绝大部分都将失效。实际上只要战斗机能够达到40千米高度以上就开始进入了亚轨道。在这一高度上,世界上现役的防空导弹将全部失效。而且当它的飞行速度达到超高声速时,现役的军用飞行器也将失效,就算能够看见,也追不上,打不着。
美国一直没有停止对空天飞机的研制,这是否也是美国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方向之一?
专家认为,航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是往更快、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因此空天飞机肯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美国未来下一代战斗机的发展方向。美国高超音速空天飞机的发展现在主要受到技术发展的制约。美国的X-30原来的雄心壮志是实现从纽约到东京的飞行仅仅需要两个小时,但动力问题一直是影响它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超燃冲压发动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从事空天飞机的研究至少也有40年了,再加上现在材料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可能在21世纪的前半叶研制出这样的飞机。
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
苏联曾研发出苏47以及米格1.44。解体后,俄空军认为这两架飞机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开始研发更加先进的T-50 俄苏霍伊公司开始组装试验型第五代战斗机。该机为单座双发重型战机,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根据俄媒体透露的技术指标,T-50最大起飞重量34吨,在以27吨重量起飞时,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900千米。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千米,作战半径1100千米,战斗负荷可达 6吨,内置3个武器舱,能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英国《飞行国际》2007年4月24日报道,俄罗斯的发动机制造商——“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Saturn)的网站首次对外透露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可能的布局图片。俄罗斯未来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作为未来战术航空综合系统(PAK FA)项目的一部分正在进行开发,苏霍伊设计局的T-50战斗机在与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集团竞标俄罗斯国防部第五代机项目中取胜,“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被选择为该机提供发动机。 俄印最早在2000年便已开始就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斗机进行接触。苏霍伊公司领导人波戈相曾向印方承诺,俄方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的性能将与美国的F- 22“猛禽”相当。由于研制新型战斗机的费用极其高昂,俄方独自承担会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印度则想从俄方那里获得制造第五代战机的技术,因此两国很快便在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机的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协议。 据悉,俄空军需要的是一种单座战斗机,而印空军则希望新一代战斗机是双座型。近期俄罗斯将在茹科夫斯基城开始第五代(注:按美国、中国的标准为第四代)重型多用途战斗机T-50的飞行试验。试验时间大约持续五年,第一批T-50将在2015年交付俄罗斯空军,并开始部队测试,然后组建飞行大队。 俄罗斯空军打算购买450-600架同类飞机,T-50的生产将在阿穆尔-共青城进行。到2025年,俄罗斯将用T-50全部替换老旧的米格-29 和苏-27飞机,同时为了打造新型航母,还计划制造飞机的舰载型。 T-50第五代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研制,该计划隶属于“未来前线航空系统”(PAK FA)项目。目前飞机的外形和技术数据还是军事秘密。 T-50是双发重型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约为32-35吨,机翼有变化的后掠角,飞行时机翼的载荷比F-22“猛禽”稍小,这个特点与其他的气动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其机动性将比F-22更优越。
中国第五代战斗机
2009年底,中国空军副司令何为荣在央视节目中透露了中国五代战斗机将很快首飞。这一消息引起了外界广泛的质疑,央视军事节目的专家们认为是歼10改进型战机,即便是最乐观的中国军事爱好者都难以相信, 中国歼20隐形战斗机在2011年亮相国产重型隐形战斗机会来得如此之快。但仅仅一年之后,何副司令透露的消息得到了证实,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高清照片在中国军事网站被爆光。
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采用了单座、双发、双垂尾、带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通过参照物对比,可大致推测出该机长度超过20米、翼展超过13米,属于一款双发重型战斗机,但该机高度比歼10还低,估计在5米以内。该机的机头、机身呈现菱形、垂直尾翼也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具备隐形战斗机的特征。[2]
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时32分,由中航工业沈飞研制的AMF五代战机(歼-31)成功首飞。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五代机原型机的国家,此前,只有美国同时研制了F-22和F-35两种五代机。
歼-31
歼18
歼-18
中国歼-18战斗机是指网络流传的中国新一代的垂直起降战斗机。该战斗机将用于航母战机使用。歼-18战斗机是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款这类战斗机,主要用于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机动力强,双矢量发动机,外加一台辅助升力发动机,双垂尾,无鸭翼,无尾翼,在隐身和空气动力有很好的结合。作战半径2200公里,拥有先进座舱系统,而且装备有加油系统。
机载多普勒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求答案
利用多普勒效应实现无线电导航的机载系统。它由脉冲多普勒雷达、航向姿态系统、导航计算机和控制显示器等组成。多普勒雷达测得的飞机速度信号与航向姿态系统测得的飞机航向、俯仰、滚转信号一并送入导航计算机,计算出飞机的地速(见飞行速度)矢量并对地速进行连续积分等运算,得出飞机当时的位置。利用这个位置信号进行航线等计算,实现对飞机的引导。多普勒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属于导航方法的航位推算法(见飞机导航系统)。
多普勒雷达在1945年就已用于测量速度。1955年军用飞机开始采用多普勒导航。到了1962年,在长距离、跨洋航线上也采用了这种导航系统。初期的多普勒导航系统采用电子管式多普勒雷达和机电模拟式导航计算机,后来改用晶体管式多普勒雷达和数字电子计算机。在这以后,多普勒导航系统才发展成为组合导航系统,如多普勒-惯性导航系统。 7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多普勒导航系统与其他机载电子系统相结合的多功能航空综合系统。多普勒导航系统是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定多普勒频移,从而计算出飞机当时的速度和位置来进行导航(见无线电导航)。飞机因侧风而偏航时,多普勒雷达还用于测量偏流角的数值并对航向进行修正。多普勒导航系统的优点是:无需地面设备配合工作;不受地区和气候条件的限制;飞机速度和偏流角的测量精度高。
飞机飞行控制的发展过程
飞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经历了 4个阶段:①20世纪初~40年代,由简单的自动稳定器发展成自动驾驶仪。②40~50年代,由自动驾驶仪发展成飞行自动控制系统。飞机性能不断提高,要求自动驾驶仪与机上其他系统耦合形成飞行自动控制分系统。这些分系统的总合称为飞行自动控制系统。为适应飞行条件的剧烈变化,飞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参数随飞行高度或动压而变化,这样的系统称为调参式飞行自动控制系统。③60年代出现自适应飞行自动控制系统。此外,在歼击机上开始安装由增稳系统和自动驾驶仪组合的复合系统。④70~80年代,飞行自动控制系统发展成主动控制系统(见主动控制技术)。70年代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得到发展。电传操纵系统易于与机上其他系统(如火控系统、导航系统等)交联,80年代以来出现航空综合系统(如火控-飞行综合控制系统等)。
关于《民用航空管理系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