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航空名人

一部美国的电影!几年前的!关于空军飞机方面的!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2-08-28 03:44:09

简介:】片名:菜鸟对天兵 英文名:Into the Sun 导演:Fritz Kiersch 主演:林登·阿什比 安东尼·迈克尔·哈尔 Michael Paré Nayyer Bilal Chino Binamo 类型:喜剧 动作 预告片: 上

片名:菜鸟对天兵 英文名:Into the Sun 导演:Fritz Kiersch 主演:林登·阿什比 安东尼·迈克尔·哈尔 Michael Paré Nayyer Bilal Chino Binamo 类型:喜剧 动作 预告片: 上映:1992年01月31日 地区:美国 对白:英语 电影演员汤姆因为剧情需要,到美国驻地中海某空军基地,由瓦金斯上尉训练飞行,在一次试飞时,碰上炙热的大火,两人被迫跳伞,开始了一次恐怖骇人的冒险经历。

美机坠毁飞行员再次弹射逃生成功,为何不选择挽救战机?

众所周知,其实现在军用飞机的空难的确十分的多,这基本是无法避免的,除了印度摔飞机的确摔得有些狠而已,不过如果关心美国空军的人都知道,一般来讲美国空军的飞机坠机时候很少出现飞行员死亡的情况,这其实是因为美国人的价值观不同,因为往往在美国人心理生命是自己的,战斗机是国家的,为了国家的战斗机牺牲自己的生命是完全不值得的,于是乎只要实在是无法控制战斗机,那么美国飞行员很多都会选择直接跳伞,至少能保住自己的小命,而一般来讲只要没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那架战斗机的驾驶员是基本不会受到惩罚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甚至对那个驾驶战斗机把意大利一个载满平民的缆车撞坏都没有进行处分,只是赔钱了事而已。

其实美国人这么做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个训练良好的飞行员其实比一架战斗机要昂贵的多,战斗机坠毁了一般来讲最多不超过两个月就能补给上,而显然飞行员是可能在两个月之内训练出来的,这么做的确能保障美国人在战时有足够的飞行员可以用,就算飞行员在敌人的领土上跳伞,特种部队也会想方设法将他们救出来,飞行员只需要尽全力活下来就可以了,毕竟飞行员本身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是不可以轻易抛弃的,美国也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毕竟飞行员没了战斗机再多也没用。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人的生命永远是无价的,是第一位的。有很多电影都是宣扬这种人道主义精神。我们国家从科学发展观精神提出来以后,以人为本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飞机再贵,也没有人的生命重要。飞机没了可以再造,但是人没了就永远都没有了。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这也是很明智的,因为培养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所需要的钱,并不比一架飞机便宜多少。飞行员是天之骄子,优秀飞行员更是少之又少。如果飞行员处置特情跳伞成功,他的实战经验将是一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财富,远远超越了飞机的价值。

既然战机被锁定就很难摆脱,为何飞行员不在导弹还在追逐的时候跳伞?

理性的考虑,战机被火控雷达照射后就应该跳伞了。

这也是各国之间相互谴责自己家战机被对方战机火控雷达照射的最重要原因了。最近10年战场准则:被火控雷达照射——你已经死了。

先说说战机被锁定

一架现代战机实际上只能探测到自己是否被火控雷达照射,至于有没有被锁定则无法判定了。Lock On这个标记是在敌方的飞机或导弹控制系统上。战斗机飞行员等价于在武术比赛的瞎子只能听到一个棍子冲着自己脑袋打过来的风声,而很难知道人家要不要打。这个风声类似于火控雷达的信号照射。

而作为悖论的是,以一架现代战斗机的雷达控制系统来说,至于什么时间打击对方则完全由飞行员自行控制。很多军迷认为现代的战斗机的火控雷达照射时间需要几秒甚至几十秒的时间照射才可以锁定目标。其实这是错误的论断。

以F-35上面的AN/APG-81雷达为例,AN/APG-81可以同时工作在测绘模式和指示模式上,这样给予导弹锁定目标的时间也只是飞行员的手指离开切换按钮的时间。具体的切换时间是0.25秒。而给导弹装订目标的时间也仅仅是0.03秒。这样甚至比人的神经反射时间都要低。

再说说导弹的攻击性能

得益于尺寸、飞行适应能力、动力重量比率,设计一枚导弹的技术难度和性能提高空间要远远小于飞机的设计难度。因此在越战以后至今的一段时间内导弹的设计都是在弯道超车的感觉。十五年前W君在808所接触的国内最先进的红外导引头在今天看来已经简单的和儿童玩具一般了。不仅仅是导弹的制导能力大幅度提高、导弹的速度、机动性也成倍的提高。

有的导弹可以在动力射程内作出10G的机动,但战斗机一般的机动能力只能做到9G。速度在3-4马赫的空空导弹对战机来说就是一个噩梦,这样的导弹不可逃逸区域甚至达到了50公里以上。因此在这个区域上的战斗机99%的可能性都会被击中。

两架战斗机空中相遇就好像扯着橡皮筋的两只手一样,受伤的一定是最后松开的哪只手。松手=发射导弹。

这也是为什么各国目前都在争先恐后的研制隐身战斗机或者L波雷达的最终极原因了——导弹的飞行性能远远高于战斗机,因此尽量晚被对方发现+尽量早发现对方则成了战斗机的第一生存准则。

关于飞行员不跳伞一个转折来了,飞行员在发现对方锁定战机的时候为何不跳伞?战斗机驾驶舱实际上比空中的弹射座椅安全的多。

一架战斗机被导弹击中的红外线摄像机视频,这架战斗机先后释放两枚红外线诱饵,但导弹依旧在战斗机周围爆炸。对战空导弹(无论是地对空还是空对空)为了保证其飞行性能一般重量都不大,因此战斗部装药量有限。而且他们大多采用近炸引信而非直接命中战斗机,这样一来导弹可以确保击毁近炸引信引爆范围内的飞行器,但很难就特定目标的特定部位进行杀伤。说地球话就是现在还没有一枚以驾驶舱为主要攻击目标的导弹系统。这样一来在飞机座舱的保护下,即便是导弹在飞机周围爆炸飞行员所受到的伤害也是不大的。

相反如果飞行员跳伞则失去了战斗机座舱的保护作用。这样危险系数就更大。

并且也是因为导弹的战斗部装药量不是特别的大,那么击中战斗机的时候战斗机飞行员还有一定时间对自身战机进行下评估,决定是弃机逃生还是开着被击伤的战机脱离战区。

相反跳伞被杀死的飞行员例子为1973年的中东战争中,由于以色列的战斗机无法识别苏联SA-6导弹的火控信号,96枚SA-6地对空导弹击落了64架以色列战斗机。其中有飞行员发现来袭的导弹近在咫尺紧急弹射跳伞。不但没有逃避被导弹击中的厄运反而被近炸的SA-6连同降落伞打成了筛子。

SA-6地对空导弹:战斗部装药56公斤、装药外密布3000个钨合金立方体。对战机的杀伤距离为15米,钨合金立方体在爆炸后800米以外仍然对人体有杀伤力。

严格意义上来说,战机飞行员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被锁定,他只知道自己是否被敌方火控雷达照射,是否被锁定则无法判定了——只有敌方才知道你是否被锁定。被敌方火控雷达照射,就意味着被锁定,意味着被击落。

现在,如果是用火控雷达照射对方,是相当严重的事态,绝对属于严重警告——火控雷达照射相当于发射导弹。正常情况下,被火控雷达照射,如果是发射导弹攻击的话,还能活下来,只能说明你运气好。说到这里,想起来一件事:曾经有一架韩国的战斗机跑到了咱们的边境执行什么任务,咱们空军的战斗机升空拦截,当进入到咱们导弹射程之内后,或者说是到了导弹可以发射的距离之后,咱们的飞行员直接火控雷达开机,锁定了韩国战机。

当然了,人家没进咱们的领空内,也不能随便就把人家揍下来,咱们的飞行员并未开火。那位飞行员也不懂韩语,回来后翻译韩国飞行员说的话,整个内容就是:一直请求跳伞。保命要紧,至于战斗机吗?那就不要了。事情的大致经过就是这样,至于咱们的战机型号、韩国战机型号?受限于保密原则,咱也没问。关键是:即便是问了,人家也不会说。

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一、被火控雷达照射意味着什么。二、被火控雷达照射后逃脱的几率。公认的说法是:这种情况下,至少是九成都无法逃脱。当然了,事无绝对,比如说美军号称最强的AIM—9X“响尾蛇”近距空空弹,就曾经脱靶了,据说距离目标约1.5公里。这件事也算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美国媒体评论称:武器装备的实际性能远没有这些军火公司宣称的那么厉害。简单说下事情经过:

苏22释放红外干扰弹

2017年6月18日,美军一架F/A-18E在叙利亚战场上与一架叙利亚政府军的一架苏—22相遇,在800米的距离上F/A-18E发射了一枚AIM-9X“响尾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导弹被苏—22发射的红外干扰弹成功诱骗,导致脱靶。F/A-18E飞行员又补射了一枚AIM-120中程空对空导弹(雷达制导),才将苏22击落。AIM—9X的研制商雷声公司曾宣称,其能够不受任何红外干扰,对目标实施攻击。事发后,雷声公司的说法是:苏—22的红外干扰弹换了型号……

回答问题:为什么飞行员不选择直接跳伞呢?

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儒道之主认为:战斗机就是飞行员的武器,其意义就如同陆军士兵手里的枪一样——选择跳伞,就相当于交枪投降。各国都不允许主动向跳伞的飞行员射击,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一点上来说,任何一个国家训练、培养自己的飞行员,都不会希望自己的飞行员动不动就交枪投降。战机被敌方火控雷达照射好比陆军被人包围,直接向敌方交枪?

其次,跳伞后并不能确保飞行员的生命安全。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跳伞本身就存在着风险,限制因素很多。降落的地点不受控制,一旦落入敌方的势力范围内,能活下来的希望并不大——别指望着日内瓦公约能够保命。第二,现代的空空导弹大多采用近炸引信,或者说是利用破片杀伤,以求击中战机。并不是以直接命中战斗机为主,这么做无疑会增大拦截的命中率——在其爆炸范围之内,都有效。这种情况下,对于在导弹爆炸范围内的飞行员来说,每一枚弹片都是致命的——缺乏座舱的保护。

再者,被敌方雷达照射,仍有逃脱的希望。虽然逃脱的希望不大,只有10%,但至少还有希望。现代战机也有多种自保的手段,比如:导弹来袭告警装置、红外干扰弹、金属箔条、机动摆脱等。采取适当的措施,摆脱敌方导弹的威胁,只要是不在“不可逃逸区”之内,逃脱的希望还是有的,并不比跳伞逃生的希望小。自二战结束后,再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空战,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连真正意义上的空战都没有发生过,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结束语,随着导弹技术的快速发展,战机的性能与导弹性能的差距越来越大,指望着利用战机的机动能力来摆脱导弹的威胁变得越来越不现实。所以,现代战机的发展追求的是先敌发现、先敌攻击、避免被敌方先发现,也就是说:尽可能的做到先打别人。所以,这才有了第四代隐身战斗机。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