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开国将军元帅:徐向前
上将:董其武、赵尔陆
中将:常乾坤
少将:王兰麟 车敏瞧 谷景生 张文舟 张世珍 张廷桢 张梓桢 胡荣贵 阎捷三 王晓 王庆生 史进前 史景班 刘静海 李懋之 杨文
开国将军元帅:徐向前
上将:董其武、赵尔陆
中将:常乾坤
少将:王兰麟 车敏瞧 谷景生 张文舟 张世珍 张廷桢 张梓桢 胡荣贵 阎捷三 王晓 王庆生 史进前 史景班 刘静海 李懋之 杨文安 张子明 高德西 薛克忠 王展 牛明智 白云 吕义山 刘苏 刘忍 许志奋 李文一 吴效闵 张政 张子珍 张中如 张英明 张柱国 张献奎 范富山 胡尚礼 茹夫一 段士楷 柴启琨 梁中玉 智生元
山西将军作为上世纪中国革命时间最长的老区之一,太行、吕梁孕育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从这片饱受战火摧残、浸满将士鲜血的深厚土地上,走出了一大批国家精英、民族栋梁。1955年,历经20多年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建立军衔制度。据统计,开国将帅总人数为1641名,其中,山西籍将帅共计45人。
徐向前元帅——正气浩千里,砥砺大发展他经历坎坷,10岁开始读书,却因家贫辍学当了学徒,20岁当上小学教员,却又被学校辞退转考黄埔军校;他军事才能卓越,30岁即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54岁成为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他一生勤俭,能缝善补,人称“布衣元帅”;他是长江以北唯一的共和国元帅,也是红四方面军唯一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战将,还是黄埔一期中唯一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学员。
他,就是来自山西的开国元帅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出生于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
董其武将军——日夜思故乡,巨变慰英魂董其武(1899——1989),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19年从军,参加北伐战争。从1928年起,在国民党傅作义部历任参谋、团长、旅长。1933年,参加著名的长城抗战,抗击日本侵略者。1936年,参与组织指挥绥远抗战,获百灵庙大捷。1949年9月 19日率绥远军政人员起义。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位国民党军起义将领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第六十九军军长董其武。虽然去世二十多年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始终感染着家乡人民,大家至今还亲切地呼其小名“玉盘子”。
赵尔陆将军——将军英豪地,和谐宜居园在大运高速原平入口处附近,一块巨大的喷绘广告牌矗立在路边。以五星红旗作背景,傅全有、赵尔陆、续范亭半身像英姿飒爽。广告牌风吹日晒略显陈旧,红色的“将军之乡”四个字却夺人眼球。
原平,原为崞县,自西汉置县以来,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58年改称原平县。1993年6月,原平县撤县设市,称原平市。“傅全有、赵尔陆、徐永昌……我们这里的将军多了。”自辛亥革命以来,在这个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出了数十位将军,难怪原平人满脸自豪,当仁不让以“将军县”自居。
1952年,赵尔陆由华中军区参谋长出任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任部长。狠抓“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并取得辉煌成绩。
常乾坤将军他是从汤王都城垣曲县走出去的共产党将领,也是赫赫有名的飞将军,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他曾担任军委航空局局长,开国大典上他领导的空军在天安门实弹受阅飞行,这在世界上是创举;抗美援朝中,他指挥、训练的人民空军部队打落美军的“王牌”、“双料王牌”飞行员,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425架的成绩,就连美空军参谋长范登堡都惊呼:中国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他,将毕生献给飞行事业,辞世前还挂念着“歼-8”飞机的定型试飞。
他,就是开国将领常乾坤。在垣曲,这片曾哺育过他的土地上,他的事迹不会被遗忘,他的精神不会被遗忘。
薛克忠将军——伏羲画卦处,根祖旺人气薛克忠(1914—1988)山西省洪洞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牺盟会分会特派员、稷王山工委书记、决死第三总队组织科科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四纵队军政处处长,第二十四旅参谋长,中原军区第十九军兼陕南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陕西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参谋长、志愿军工程兵指挥所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等。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从1914年到1988年,一个黄土高原土窑洞里出生的男婴用74年时间走完他豪迈的一生,将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了新中国开国将军的名册中。在他的家乡洪洞县淹底乡北卦地村,他的名字代表着一个出身贫寒的生命所能抵达的厚度和高度,也代表着一种品质——自强自律、执德守诚。他,便是开国少将薛克忠。
刘苏将军——雁塞铁司令,桑干书传奇刘苏(1913—1992年),原名刘仲义。应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他领导的察绥游击军雁北支队为保卫灵丘和雁北抗日根据地做出过重要贡献,被群众誉为 “铁军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冀晋军区雁北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六十六军参谋长等职,军功卓著。1950年入朝鲜参加组织指挥了六十六军抗美援朝的所有战役。1955年授 衔 大 校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阎锡山的小排长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史景班将军——儒将从戎处,酒香飘万里史景班(1918年——2001年),山西汾阳昌宁宫村人。少年就读于河汾中学,求学期间即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1937年参加“山西牺盟会”,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长达60余年的戎马生涯。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为少将。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投笔从戎
汾阳,以地处汾河之阳而得名。它历史悠久,自古为人文荟萃之地。有“中国第一高塔”之称的汾阳文峰塔,就屹立在县城以东不远,像一支如椽巨笔,护佑着一方百姓,成为汾阳人文精神的象征。史景班就出生在距文峰塔不远处的昌宁宫村。
张子珍将军故里——应县张将军,忠骨英魂忆张子珍(1918——1967年),山西应县人。1936年加入山西牺盟会。1937年 4月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政治指导员、民运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军分区副政委、军组织部长、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少将军衔。
少壮有英名,热血报国志
1918年3月12日,应县北杨庄村一个衰落的农民大家庭中喜诞一子,取名张子珍。
王庆生将军故里——达观一儒将,肝胆映平遥王庆生(1914年——1998年):山西省平遥县宁固村人。1932年参加抗日反帝同盟会和社联,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率部参加了历次反扫荡和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西北野战军三纵队组 织 部 部长,第一野战军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平遥,这个已有2800年历史的古城,这座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级城市,数度而去,在这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中,曾行迹于古城墙、感叹于推光漆器、垂涎于平遥牛肉、驻足于国际摄影节……不曾想到,这一次古城之行,却是在平坦开阔的乡路之上,在长势喜人的庄稼之间,在高大肥硕的牛群之中,寻觅一位开国将军留下的足迹。
张廷桢、张中如将军——昔日将军县,磨砺铸辉煌张廷桢、张中如就是原平这片神奇土地上走出的两位开国将军。
张廷桢(1909——1983年):山西崞县(今原平上长乐村)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原平县组织委员和支部书记、中共中央警卫团政治处主任和政委、北平市公安总队总队长和政委、中央公安纵队二师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公安警卫师政委、公安军干部部部长、总参谋部警备部副部长兼干部部部长、北京卫戍区副政委。1955年张廷桢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中如(1919年——):山西崞县(今原平后沙城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屡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任军委情报部处长,外国语文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国防部外事局政治委员,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总参谋部二部政治委员、部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张子明将军——丹心求真理,赤诚报国心张子明(1918年-1991年):山西省离石人,1934年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副政治委员、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和战斗。解放战争期间,他率部参加上党、淮海、渡江等战役。全国解放后,他为我军院校建设和部队建设作出了明显成绩。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胡尚礼将军——梯田种莲藕,创新谋发展胡尚礼(1915——2003年):山西省解县(今运城市)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总队连队指导员,太岳军区第38团司令部参谋、连长、营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战术教授会副主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副团长,昆明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副军长,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等职。1976年10月至1979年6月,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3年9月23日,胡尚礼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88岁。
李懋之将军——扬将军精神,建美丽襄垣李懋之(1907——2009年):山西省襄垣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副营长、旅参谋主任、团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教育长等职,参加了耿壁奇袭战、百团大战、围困沁源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豫陕鄂军区参谋长、豫西军区参谋长、河南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同蒲、临浮、吕梁、晋南、保卫延安、豫西剿匪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兵团副参谋长,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将军故居已成烈士亭
从襄垣县城出发,不到5公里,就是五阳村。开国将军李懋之就出生在这个村庄。
吴效闵将军——“秀才”成虎将,辉煌金太谷吴效闵(1921——1977年):山西省太谷县人。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第三支队政治主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游击第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二十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十旅二十九团政治委员、团长,第二野战军十三军三十七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兼参谋长,成都军区十三军军长,援越抗法时为军事顾问团顾问,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梁中玉将军——战将显英豪,岚县欲展翅梁中玉(1918年——1980年),山西岚县刘家庄村人。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决死队第一纵队连长、太岳军区团参谋长,中原野战军团长,第二野战军师参谋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上党、渡江、广东等战役。在淮海战役中,获“战斗英雄” 称号。1957年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同年回国。后历任高等军事学院战略教研室教员,军参谋长,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许志奋将军——碧血育傲骨,汾阳谱新篇许志奋(1918年——2008年):汾阳县三泉镇南马庄村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军首席军事代表,西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军副政委兼主任,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红色村庄的红少将
汾阳县城西南15公里,有一个名为南马庄的村落,其西与山区接壤,东与平川相连,为出入山区的必经之路。
张世珍将军——信念今犹在,文化新桐乡张世珍(1902—1956)原名张卓吾,山西省闻喜县人。曾任国民党军察哈尔张垣第七师师长。1949年随董其武在绥远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第37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7军军长,于1951年 9月入朝参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率部参加了保卫朝鲜西海岸机场设施的战斗,1951年11月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第二副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从民国将军到共和国军长的12位高级将领中,张世珍是唯一一位民国少将,其他11位都是由民国中将转任共和国军长的。他能获此殊荣,与他的处事原则坚持信念不动摇密不可分。
阎捷三将军——百岁老将星,故土梦难离阎捷三(1905年-2006年):山西晋城市泽州县东常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教导营副营长、彭杨步兵学校军事教员、红军大学教导师副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教育长、山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七师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师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后勤学院教育长、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作为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参加了红军保卫中央苏区的一至五次反“围剿”,在歼灭国民党军第47师的战斗中,英勇机智,临危不惧,受到了毛主席的夸奖。
楼下说了许许多多的山西将军,我就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将军大家可能很少听说,他叫王凤山。是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著名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唯一一位山西籍、又在山西境内为国捐躯的烈士,也是山西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后一名国民革命军将领,更是晋绥军八年抗战中牺牲的军职最高的将领。
王凤山将军是抗战中牺牲的山西籍最高将领。1906年王凤山生于五台县沟南乡东寨村,出身贫寒之家,毕业于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1942年任晋绥军暂编45师师长,后任34军代理军长。同年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年仅36岁,被追授陆军中将。
王凤山虽然官拜少将,但依然两袖清风,脚上的一双破布鞋还是入殓时才被妻子换下的。开追悼会时,孩子们的丧服都是借钱做的,抚恤金发下来后,才将钱还了。
下面三位没有官拜将军,但也是山西将领中的楷模。
魏拯民,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副总司令。1909年出生于山西省屯留县,先后在北平、安阳等地进行革命宣传活动。“九·一八”事件之后,被派到东北工作,后一直在东北进行抗日作战。1941年3月8日,由于叛徒告密,不幸牺牲。
王远音,八路军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委员,五台县人。在反扫荡斗争中,王远音和军分区司令员常德善一起率领冀中军区部队与日军周旋,并发动根据地人民群众进行反“扫荡”斗争。1942年6月,王远音在肃宁县西张庄战斗中身负重伤,在身陷重围时,他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以身殉国,时年27岁。
张仁槐,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山西定襄人。“七七”事变爆发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支部书记的张仁槐返回山西参加抗日斗争。1938年到冀中,任八路军三纵队暨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深入作战部队,一面参加战斗,一面调查研究,同时做政治思想工作。1942年6月23日,牺牲于反“扫荡”的激烈战斗中,时年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