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问题涉及到飞机起落架两种不同风格而导致飞行员视角的问题:
1、后三点式起落架——这是二战时期绝大多数活塞式动力的战斗机、攻击机、侦察机、舰载机采用的方式。主要特
这个问题涉及到飞机起落架两种不同风格而导致飞行员视角的问题:
1、后三点式起落架——这是二战时期绝大多数活塞式动力的战斗机、攻击机、侦察机、舰载机采用的方式。主要特点就是机翼两侧为主起落架,承受机体主要重力,不具备转向功能;机尾下方为后起落架,受力比较弱,但是具备一定的转向能力。
配置这种起落架会对飞机产生一个优势,那就是在起飞阶段可以让加大机头的仰角,从而让飞机具有更好的升力系数,缩短飞行滑跑距离。
但是这种优势的背后就附带产生了一个缺点,那就是影响到飞行员的视线,尤其是在起飞滑跑阶段,坐在这种飞机座舱里面是很难看到前方近距离的跑道的。不过解决这种问题也比较容易,那就是低速滑行到跑道时就要通过后轮调整好飞机机头位置,让其对准跑道中轴线即可。之后开加力冲刺起飞时,就无需再调整航向了。
2、前三点式起落架——这种起落架设置方式多见于二战时期的一些轰炸机、早期喷气式战斗机等机型,机头下方设置前起落架,机翼下方配置两个主起落架,这样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在起降过程中给予飞行员更好的前向观察视角。
在这种前三点式起落架机型上,飞行员对于前方跑道的观察是没有问题了,只要前端机身上表面不是很长,并提供一个下倾角,那么前向视角还是很开阔的。
正因为如此,随着喷气式动力的普及,现代飞机基本上都是以前三点式起落架为主。
——问题就回答到这里了——
对航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关注老鹰航空吧。(图片来自互联网公开图片,如侵则删。)
你想问的应该是后三点的飞机在地面的时候怎么看前面保持直线吧!传统的方法就是看侧面直到速度够把机尾抬起来,然后到离地。运五飞机就是这样操纵的,现在大多数飞机都是前三点了!可以直接看前面了!
二战意大利在北非的贡献有哪些?
意大利是个诡异的国家,由于二战的面条表现,在我国网络间对意大利是相当轻视的,比如我们一提到工业强国,自然会想到美国德国,或者过去的苏联,再下来日本,英国,法国甚至北欧国家都会在脑子里转转,却没有人会想到意大利,可是仔细想想,以汽车这个工业集成品为代表,能设计生产出三王一后,尤其是可以生产出法拉利F1这种顶尖工业品的意大利,怎么可能不是工业强国?而且是在汽车这一块上,把全世界都抛在身后的工业强国。
二战时期,意大利对英国法国是相当恐惧的,在德国把法国攻略后,意大利试图也去法国捡捡皮夹子,才发现在德国军队面前菜的不成样的法军,哪怕是残兵败将了,对意大利来说,拳头还是硬的难以置信。所以意大利选择开辟北非战场,是打着远离主战场,到边上去抢一点殖民地。但是纵观整个二战,意大利从来没有认真做过战争准备,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就疯狂的做军备扩张,英法虽然有政治投机的意图,军备上也并没有放松,苏联更是把航空俱乐部开到对中学生开放。
意大利做过什么?完全就是靠墨索里尼瞎放嘴炮,夸张的炫耀意大利军队的强大,实际的武装和训练,就是一个腐朽国家日常的上上下下互相糊弄,从头到尾意大利从来没有什么战略目标,等打起来了,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依旧只打着一点占小便宜的心思。这种国家和军队,在巨人间的战争里,沦为打酱油的,是一种必然。意大利开辟北非战场后,初期打打土著军队还可以,在朝埃及进军,朝苏伊士运河开去,开始遇见英军时,就原形毕露了,什么大部队朝已经准备逃跑的英军投降,没有撬棒打开弹药箱只好投降之类的事,全上演了。德军过来后,在德军约束之下,到还有点样子,但是要问意大利军队,在北非到底有什么贡献,那不得不说,无论战略上还是战术上,意大利军队都不自觉的提供了巨大的贡献,可惜都是向对手提供的……
意大利在二战时期的贡献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优质的武器装备。作为世界老牌殖民强国、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意大利组织了100多万兵力参加二战,意大利军队活跃在欧洲和北非的各条战线上。二战时,日本从意大利进口了不少先进的武器装备,日军轰炸兰州和重庆的主力轰炸机就是从意大利进口的的菲亚特BR.20轰炸机。当时国军也装备了不少意大利武器,国民政府的南昌飞机制造厂制造的全部都是意大利飞机,意大利炮更是在中国闻名遐迩,而意大利炮其实是意大利淘汰的一战时期的二手货。
二是意大利军队战斗水准不低。意大利的阿里埃特(“公羊座”)装甲师曾和英军在北非硬碰硬,英国人没有占到丝毫上风,英军损失惨重。在苏德战场,意大利军队在乌克兰的战斗中,俘虏了10万苏军,乌克兰不少重镇都是意大利军队攻克的。由此可见,意大利的战斗水准并不低。
三是意大利战绩也很大。意大利的主要作战区域集中在地中海、巴尔干半岛、北非以及苏德战场。在地中海作战中,一直是意大利海军和英美海军单干,英军海军的损失比意大利高一半;在北非战场德国人没来之前一直是意大利军队打主力,北非德意联军补给也全部由意大利人负责,在经过德国整训后,北非的意大利军队和英军战斗力相差无几;在巴尔干半岛,意大利对抗希腊和英国联军,虽然意大利被英希联军击败,但有效牵制了英军的兵力,即使换成日军也未必打的比意大利强;在苏德战场,20多万意大利军队和德军并肩作战,很多德军不愿意干的活都交给了意大利。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意大利负责北翼100多公里的防线,意大利在德军抽调其武器和物资的情况下,仍然硬顶着苏联两个月以上,意大利军队在苏德战场损失了80%以上。
四是意大利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业产品和原材料,很多运输和后勤工作也是由意大利完成的。意大利打的是辅助,德国和日本打的是主攻,身处强国林立的欧洲、面对英美苏这样的超级BOSS,意大利这种次一流的强国能坚持好几年,最后还能全身而退,不得不说意大利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五是意大利在二战期间发明了冷冻干燥食物的保存方法,让士兵在前线作战时还可以吃上新鲜美味的食物,为二战后勤保障也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