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钱学森的图书馆藏有三张钱学森的工资单,这三张工资单全部都是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捐赠。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工资单早已经发黄。
▲1996年4月份工资单
虽然工资单已经发黄,但是
在钱学森的图书馆藏有三张钱学森的工资单,这三张工资单全部都是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捐赠。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工资单早已经发黄。
▲1996年4月份工资单
虽然工资单已经发黄,但是上面的字迹仍然很清晰,可以看得出来钱学森先生每个月的工资如何。而最下面黑色钢笔的字迹,则是由钱学森的秘书所写。
这三张工资是1996年的1月、2月和4月份的,从工资单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来,钱学森的职务是一级特,级衔是特级,开始工作时间是1955年的11月份。
这第1张照片当中,他的职务工资是1465块钱,职务津贴是80块,特殊津贴100块,福利补助60块,水电补助6块9毛4,军龄工资41块,住房补贴10块,院士津贴200块,饮食补助50块,代扣房费33块8毛8。
最下面还能看到黑色钢笔写的字,交党费46,因此总共实发工资1979块08分,再减去党费就剩下了1933块08分。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到底是怎么算工资的呢?从这个工资表也可以看出来,工资大头是职务工资。那么像钱学森这种特殊人才,他们的职务都是怎么确定的呢?
我们先看一下右上角的时间,1955年的11月份,这个时间也是钱学森被派往东北考察的时间。尽管因为工作原因,钱学森被多次派往其他地区,但是一直隶属于军队编制,听命于中央军委领导。
▲1996年2月份工资单
像钱学森的工作,应该被编入解放军文职干部。比如一些科学研究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他们也是属于文职干部。
而根据钱学森从事的工作来看,他应该是军队编制下的专业技术干部,属于部队里面的文职干部。
专业技术干部的工资根据技术的等级,又设置了1~14个等级,其中1级是最高。不过我们看工资单上的职务,上面还有一级特,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职务是和钱学森的工作单位有关,因为钱学森回国之后,曾经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一段时间。
而钱学森作为特殊人才,肯定要给予特殊的待遇。而怎么定待遇呢?这可不是简单的几个研究所领导就能确定的。
因此当时研究所的领导,把这个问题专门致函国务院的人事局。在这份致函里面,除了讨论钱学森的待遇外,还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邓叔群。
邓淑群是当时真菌植病研究室副主任,和钱学森一样是特殊人才。因此经过商讨之后决定,把他们两人定为特级研究员。因此钱学森的职务等级也就成为了一级特。
▲1996年1月份工资单
大家也能看得出来,在钱学森的职务后面,还有一个级衔。军衔前面大家都听说过,但是这个级衔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部队里面的文职干部不属于军衔,不过为了和军队的军衔相对应,特地把等级称为级衔。
文职干部里面的级衔,又可以划分1~9和特级,共计10个等级。而钱学森作为高级人才,肯定要按照最高等级特级来认定了。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特级到底是什么样的政治待遇呢?要知道像钱学森这样的重要人物,经常要需要各种会议上面听报告、做演讲等等。
这里面就是牵扯到了一件事情,给钱学森什么样的政治待遇呢?后来这个问题也是请示了国防科委和总政治部,有了一个确切的答案:享受少将及政治待遇。
除了大头职务工资之外,还有一个军龄工资。而钱学森的军龄应该是如何计算的?其实是参照了部队里面退休的文职干部的标准发放。虽然上面的工作时间写的是1955年的11月份,但是钱学森的军龄应该从1956年算起。
因为1956年的10月8日,国防部的第五研究院在北京成立,钱学森担任国防部第5局第1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以及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从这个时候开始,钱学森才算是被编入了部队编制。因此等到1996年发工资的时候,正好是41年了。倒着推也是一样的,56年入编,加上41,正好是1996年。
当时退休的文职干部的工资发放方法,是在去一年的基础上递增一块钱。所以我们从工资单上可以看出来,这个军龄工资是41块钱。
其他发的比较多的应该就是院士津贴了,有200多块钱。因为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因此每个月可以享受200块钱的免税津贴。
同时根据当时发布的相关规定,钱学森还可以每个月领到100块钱的特殊津贴。上面两个津贴在退休之后仍然享用。
至于说工作上面的其他一些补助,都是根据不同时间发布的规定而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钱学森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妇孺皆知。他是我国的科学巨擘,一生创造了许多奇迹,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中国导弹之父”“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等等。其中,最能概括体现其贡献和价值的,莫过于“共和国的脊梁”的称号。
(钱学森旧照)
1911年,钱学森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受家庭熏陶和父辈的教诲,儿童时代的钱学森就聪慧异常,天赋惊人,各科成绩十分优异。
1935年,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得到了清华大学公费赴美留学的机会,专门进修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先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也就在加州理工学院,钱学生遇到了世界力学泰斗冯·卡门。在他的指导下,钱学森获得了数学和航空学博士学位,师从冯·卡门开展空气动力学、火箭和导弹的研究。
在美国20年的学术研究中,钱学森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他先后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特别是他和冯·卡门一起建立了“卡门-钱学森”,提出“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理论。这让他誉满全球,他也成为全世界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青年才俊。
钱学森的成就,也受到了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美国给予了很高的荣誉。冯·卡门曾夸奖他说:“你在学术上已经超越了我。”
由于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他在生活上所享受的待遇也极为丰厚。1939年,只是研究员的钱学森,年薪只有2000美元;1943年,当他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时,年薪已达到了5000美元;1946年,晋升为副教授的钱学森可以享受7000美元的年薪;到了1947年3月,钱学森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年薪高达9000美元。这个年薪在当时的美国都算是高收入人群,此时的钱学森年仅36岁。
也就在这一年的7月,钱学森和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女儿蒋英成婚。
(蒋英旧照)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钱学森心潮澎湃。深入骨髓的爱国激情再一次被点燃,他动情地对妻子蒋英说:“新中国需要我们,我要回去!”
从此,钱学森就默默地做着回国前的准备工作。
1950年,当钱学森夫妇俩准备启程回国时,在旧金山遭到美国当局的扣押,并被无理关押了15天。即使后来被释放,但他仍处在被监视和软禁的状态。
其实,美国方面之所以扣留钱学森,无非是忌惮他的学术成就。时任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曾说过,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
1955年,在中国政府和领导人的帮助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实现了他从小立志报国的愿望。
那么,回国后的钱学森待遇如何呢?
回国后的钱学森,被任命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定为一级教授,每月工资331.5元。这在当时的中国,也算高收入,但和钱学森在美国所享受的待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且这个工资待遇一直持续到1982年。
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曾讲述过一个故事,当第一个月的工资到手后,酷爱摄影的钱学森将这些钱全部用在了购买胶卷上。到了月底,才发现钱不够花了,不能像在美国那样大手大脚地开销了。
(钱学森旧照)
钱学森和夫人回国后,一直住在一套老式公寓里,公寓十分破旧。组织上曾多次提出,按标准为钱学森盖一幢小楼,建造一个独立的小院,让他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一处安静的栖息之处。但钱学森断然拒绝了组织上的提议,认为这是脱离群众,搞特殊化。
钱学森曾说过一句十分有名的话:“我姓钱,但不爱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淡薄名利是钱学森的一贯追求。
1962年,钱学森的两本专著出版,得到了数千元稿费,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收入。但时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钱学森转手就将这笔钱捐给了国家。
1978年,国家为钱学森的父亲落实了政策,补发了3000多元的工资,他二话没说,将这笔钱全部作为党费上交了。
1994年,钱学森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的100万港币奖金;2001年,他又获得了100万港元的霍英东“科学成就终身奖”奖金。但这两笔钱,他连支票都没看过一眼,就吩咐秘书转交作为沙产业的治理基金。
当蒋英代替钱学森前往广东领奖时,90岁的钱老曾睿智而诙谐地对夫人说:“你要钱,我要奖好吗?”
“钱和奖”,正是两人姓氏的谐音。
钱学森曾说过一句话:“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对我一生的工作满意,那才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参考资料:《走近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