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航空名人

神舟16号飞船航天员观后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24-01-31 23:09:42

简介:】一、神舟16号飞船航天员观后感?中国航天事业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创立、发展到领跑世界。这其中不仅凝聚了中国航天人的心血,更融入了中华儿女的殷切期盼。今后,在我们的工作

一、神舟16号飞船航天员观后感?

中国航天事业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创立、发展到领跑世界。这其中不仅凝聚了中国航天人的心血,更融入了中华儿女的殷切期盼。

今后,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我们都要有中国航天人的无畏勇气和探索精神,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神舟十四航天员出舱观后感?

  为祖国点赞。在高科技的平台,优秀的中国航天人,心怀祖国,手中掌控高科技的本领,齐心合力,协同工作,“漂浮”在茫茫宇宙,圆满完成每一次航天任务。

宇宙传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这句话,是那么的激动人心,激动得要流出眼泪,为祖国的强大,为祖国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为航天员的献身精神。看看这平凡语言所描述的不平凡的事实:“北京时间9月2日0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陈冬、刘洋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三、神12航天员在太空上的生活观后感?

鹰击长空,白虹贯日,我们只能见诸荧屏;神箭洞天,回声轰隆,我们也许觉不出那震动,但我们的内心却同样震撼,中国将在未来的太空中,绽放出最为绚丽的光彩。

  一次又一次的遨游太空,我不禁想问,什么才是真正的航天精神?

  责任。唯有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件事,多少年如一日,才能换得神十二的顺利升空。“做你不得不做的事情便是责任”英国的查尔斯王子这样说过。也许会有人撇撇嘴,说声:“无关紧要。”但回顾过往,眺望未来,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才换得国家的昌盛进步,才换得你我衣食无忧,“责任”这个词对于我们也许很空洞,但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中国,我们这一株株幼苗便将长成参天大树,“责任”这根接力棒便从上代人的手中递交到我们眼前。从古至今,责任与权利总是并肩并存的,在享受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尽自己应尽的责任。这是每个人必需的生存条件,更是航天精神的关键。

  团结,唯有团结才能使零零散散的一盘沙变成一个拥有高科技技术的信息团队,一个世界尖端技术的大本营。无论是现在,还是在触手可及的未来,团结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功因素,也许你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但孤军奋战永远没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威力和智慧。取长补短,协调牺牲,神八、神九、神十,中国这条正在崛起的巨龙,正在一步步地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在为这个永恒的。飞天梦添上一笔又一笔浓墨重彩的色调。一座座难以克服的科学珠峰,正翘首企盼着一个又一个来自中国的身影,坚持不懈地向上,向上。在不久的未来,这个重担便将落到你我的肩上,那么,你准备好了吗?

  很多人喜欢把中国比作步履蹒跚、饱经风霜的老人,但我更想把这个崛起的民族比作与我们一样的少年,一样朝气蓬勃、渐渐成熟的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一个人,美好的时光总像花期般弥足珍贵,从含苞,到凋谢,绽放只有一次,年少只有一次,我们无法改变过往,却可以充分地利用少年的时光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精彩绝伦,充实不已;有的人却一辈子碌碌无为,虚度光阴。与其在老年时懊悔“黑发不知勤学早”,不如现在就为自己、为祖国从每一件小事起认真努力,为迎接眼前一座座科学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航天员返回观后感?

看到中国的航天员返回地球后,我深深的感觉到了祖国的伟大,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傲游太空了,不再受西方列强国家的垄断。

五、开学第一课宇航员观后感?

中国第一个女宇航员,刘洋。刘洋向我们讲述了太空的景色之美、太空的生活之美、走下脱离舱,站在祖国的陆地上,呼吸祖国的空气时的骄傲自豪之美以及如何发现这些美的——太空的环境很艰苦,如果没有那些更艰苦的夜以继日的锻炼,又怎能发现太空的伟岸与魅力?发现这些美?——中国的两个奥运冠军,叶诗文、焦刘洋。她们在泳池中那英姿勃发,如若入海蛟龙般的矫健身躯所透出的蓬勃之美,登上那代表世界体育界的最高领奖台时所现出的中国之美。她们在用这种骄傲的方式向中国传递着美。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些美的背后使他们年又一年,坚持了数载的训练。焦刘洋在说,她每天的训练量是一万米,叶诗文每天的训练量是八千米!每天啊!

看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发现,美也有大小之分,虽然我们可能达不到“大”美,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用我们的身体,行为,来创造、发现和传递美!

六、2021年宇航员上太空的观后感?

神舟十一号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以后,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再一次激励起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航天精神如同茫茫大海中的灯塔,指引着党员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砥砺前行。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之际,更值得各位党员去学习,去践行。

七、中国宇航员纪录片观后感?

中国航天员纪录片的观后感:航天英雄、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将向我们讲述航天员的光荣与梦想——我们的目标是星辰与大海!

有一个名词叫做“中国宇航员”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

有一种精神叫做中国航天精神

要做到特别能吃苦。成为中国航天员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必须经历魔鬼式的训练和生活。想脱离地球的引力进入太空,就要承受火箭将身体推举到轨道上的加速度。

航天员在地面训练时要进行八个G的加速度训练,相当于八个自己压到自己的身上。每一次做这种训练的时候,脸部会被拉变形、会不由自主流泪,即便承受如此负荷,也要保证完成各项操作。

要做到特别能战斗。事实上,在地面训练时,每位宇航员在操作时手里都会拿着一个报警器,干什么呢?当一旦承受不了的时候,随时可以把这个报警器按下,实验也会马上终止。

但是从1998年中国成立航天员大队以来,二十二年过去了,没有一个航天员,把这个报警器按下过。

要做到特别能攻关。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至今,突破种种艰难险阻,经历了种种艰辛。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坐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杨利伟回忆自己搭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时,把自己手边工作做完后,当他能把束缚带解开,便第一时间冲到舷窗旁,俯瞰人类赖以生存了一万多年的美丽家园。

在这一刻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无比骄傲和自豪!所以当他第一次能够把手套摘下来、能够用笔写字的时候,就在工作日志的背面写上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中国航天走过了几十年,中国的载人航天也走过了二十七年,时至今日,我们的载人航天已经整个进入了空间站时代!

要做到特别能奉献。杨利伟深情地回忆,在神舟六号飞行前,航天员聂海胜回家看望他的母亲,那时他的母亲已经脑出血瘫痪在床上无法讲话。

这时,聂海胜的弟弟说了这样一句话:“哥哥,你放心地去飞吧,我们两个人一个尽忠、一个尽孝。” 这就是一个航天人的觉悟,航天员家属的觉悟。

有一种力量叫做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是什么力量去支撑着航天员默默地去承受?是一份精神、一份责任和一份担当。杨利伟回忆说,当1998年团队成立时在国旗下进行宣誓,在那一刻起就意识到所选择的不是一个职业,选择的是一份责任。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责任,才支撑着大家,去默默地面对这种艰辛、默默地去坚持。

当人们走进中国航天城,走到航天员大队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话:“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

有一种情感叫做祖国不会忘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座烈士陵园,六百多位烈士默默地躺在这个地方,几十年中国航天发展承载的不仅是汗水,更是生命。

他们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四岁,最小的只有十七岁。现在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是哪来的车辆,在路过烈士陵园的时候都会鸣笛。

正是有了这些奉献、有了这些牺牲,才让我们很好地去经历了这份艰辛、收获了这份快乐。

面向未来我们永远在路上。因为我们的梦想和国家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航天事业也必将阔步前进,正如杨利伟所说:“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航天迈入航天强国!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八、一年级小学生宇航员上太空观后感?

我们中国人多么有创造力呀!中国女宇航员王亚平老师在太空用视屏给我们上了一节新颖别致的“太空课”,这节课非常有趣,那些太空奥妙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哇,在太空飞船上,各位宇航员因为远离大气层,所以失重,都成了会“轻功”的“武林高手”。到了一个有趣的环节,王亚平老师神秘地拿出了她的饮水袋告诉我们:“我要做一个水膜,可是只用一滴水!”

这下我可来了精神,一滴水怎么可以做成一个水膜?太不可思议。只见王亚平老师用一个细细的小铁圈,往铁圈里挤了一滴水,天呀!令我惊讶的事情发生了!水滴开始慢慢地扩大,形成了一个水膜,那水膜晶莹剔透的还闪烁着水光。是什么原因能让无孔不入的水在王亚平老师的手中变得服服帖帖呢?王亚平老师说:“在太空中,因为失重,即使是重量微小的水滴,也可以变成水膜。”哇,太有意思了!

我们中国人成功登上了太空,用高科技来换成了今天的成就,我们要好好学习,让更多人看见太空是多么充满奥妙!

九、2021开讲啦中航天员观后感?

2021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今年《开学第一课》把课堂搬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请 天和核心舱中的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并饶有兴致地示范了一套“巡天太极”。

这堂课不仅是为了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更是希望培养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优良品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共 2 条评论
  • 匿名
    2024-02-01 00:20:01
    总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 匿名
    2024-01-31 23:40:01
    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