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各有千秋。论及军事作战指挥能力,尼米兹稍微强于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在改造日本上有杰出贡献。
尼米兹和麦克阿瑟,都是二战时期的名将,都是五星上将,都有强大的人
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各有千秋。论及军事作战指挥能力,尼米兹稍微强于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在改造日本上有杰出贡献。
尼米兹和麦克阿瑟,都是二战时期的名将,都是五星上将,都有强大的人格魅力。美国的五星上将,相当于元帅这个级别,都是美国军队中的传奇人物。尼米兹是1885年出生,一辈子服务于美国海军,担任过美国的海军作战部长,于1966年去世。军事历史学家艾德温对尼米兹的军事才能极其推崇 以至于他这样称赞尼米兹:哈尔西可以在一场海战之中取胜,斯普鲁恩斯可以在一场战役之中取胜,尼米兹可以在一场战争中赢得胜利。他已经把尼米兹当成了百战百胜的战争之神了。实际上,尼米兹也确实不辜负他的名誉,尼米兹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总司令,指挥了所有的重要战役,包括打赢了中途岛战役,血战冲绳,沉重打击了日本,最后尼米兹于1945年9月2日代表美国参加了日本投降仪式。尼米兹对美国海军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在尼米兹的努力下,美国海军获得实力的爆发式增长,也由于尼米兹的力争,美国海军避免和陆军合并为一个部门。为了纪念尼米兹的贡献,美国将一类核动力航空母舰用尼米兹命名。
麦克阿瑟在中国名气比尼米兹大一点,原因就是麦克阿瑟组织了在远东的那场惨烈的战争。最后,由于他指挥不利,美军损兵折将,杜鲁门总统一怒之下将其罢免。麦克阿瑟是1880年出生,比尼米兹大5岁,脾气却比尼米兹大5个级别。麦克阿瑟曾经担任过美国西点军校校长,这为他在政军界积累了人脉资本。麦克阿瑟后来在二战期间也组织和指挥过多次战役,但大多都不太理想,反响平平。但也有“仁川登陆”等少数神来之笔。如果比较军事才能,假设尼米兹是100分,麦克阿瑟最多有80分。麦克阿瑟的成就体现在改造日本,他提高了日本妇女的地位,鼓励成立劳工组织,大力兴办教育,颁布了和平宪法,改造了日本的社会政治体系。麦克阿瑟于1964年去世。
(1)美国二站著名飞行员:
从表面上看,老麦和老尼并没有什么可比性,毕竟一个是陆军将领一个是海军将领,军事思想和作战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然而就两个人在太平洋战场所任职务和战略思想上分析,这两位后来的美军五星上将还真得比一比,尤其是关于如何打到日本本土去的问题!至于孰高孰低,大家可以根据战争进程评判。太平洋战争的主体是海空作战,从常理上说应该是“海主陆从”,况且美国海军还有专门的陆战队兵种,因此以一位海军上将统领整个太平洋战区是非常合理的。然而麦克阿瑟的老资格以及桀骜不驯的性格,让参谋长联席会议心里打鼓,最终提出了分拆战区的建议,并且得到罗斯福的批准。
于是美军在太平洋上被人为划分为两大战区:尼米兹海军上将担任总司令的“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设于夏威夷;麦克阿瑟陆军上将担任总司令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设于澳洲。两个战区是互不隶属的平行关系,共同对总统和参联会负责,这本来就是迁就麦克阿瑟的结果,否则他就要被海军上将所指挥,结果呢,麦克阿瑟这老家伙还相当不满意。
以致于麦克阿瑟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曾严重抱怨过太平洋战争的指挥系统:“二战中最大的错误决策也许是没有在太平洋战场使用统一指挥,不论是从逻辑上、理论上还是常识上这都使人难以理解。这导致了力量的分散、浪费和重复,延长了战争的持续时间,从而增加了伤亡与开支”云云。
这两个人当然都是有后台的,麦克阿瑟的背后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是罗斯福在二战期间的头号军事幕僚,尼米兹则有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的大力支持,然而大家忽略的历史是,欧内斯特。金上将不仅是参联会的主席,并且还是罗斯福“多年的哥们”,他的理论是“太平洋战争是海军的事情,整个太平洋应该成为一个由尼米兹将军统一指挥的统一战区”!
所以罗斯福两边都不太惹得起,遂同意了战区分拆的建议,在太平洋战争的前二年,美军要应付日本陆海军在广袤战场上的攻击,所以暂时还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从整体上看,在1943年8月之前,太平洋战场的主角毫无疑问是海军,太平洋战区的所有重要战事都是由尼米兹在指挥,直到日本海空力量被基本打垮之后,麦克阿瑟的陆军才开始大规模作战行动。
尤其是到了1944年初,随着美军战略大反攻的进行,以及对日作战的目标越来越少,这两个总司令的指挥矛盾就显示出来了:对日本本土的进攻必须有一个战役总指挥,但陆海两军种的矛盾,让华盛顿大佬们的脑袋嗡嗡作响。到最后其实罗斯福还是和了稀泥,尼米兹指挥太平洋上的所有美国海军,麦克阿瑟指挥全部地面部队和陆军航空兵,换言之两个人谁也没有当上总指挥,真正的决策权仍归参联会。
(罗斯福跟老二位)
在这个大反攻时期,麦克阿瑟与尼米兹的战略思路也出现了重大分歧,前者主张发起以新几内亚一棉兰老岛为轴心的系列战役,进而先解放菲律宾;后者主张可以先夺取棉兰老岛日本空军基地,但为的是彻底孤立菲律宾诸岛的日军,主攻方向应为中国沿海和宝岛地区,进而直接打击日本本土以缩短战争进程,说白了,就是打不打菲律宾的问题。
这两种战略也分别得到陆军马歇尔和海军金上将的支持,而最终的结果是罗斯福支持了麦克阿瑟的理论,美国海空军以庞大的力量先发起了菲律宾战役。尽管这次战役消灭了日本50万陆军和联合舰队的残存主力,但是美军也付出了62000人的伤亡和损失大批船舰飞机的代价,并且菲律宾战役的时间,是从1944年10月开始打到了1945年7月,结果仍然有部分日军“在角落里顽抗”。
日本人最终是怎么投降的呢?是硫磺岛和冲绳群岛被攻克,是大杀器扔到了广岛和长崎,你注意时间点,冲绳战役打响时的1945年4月,菲律宾各岛上战事正酣,日本人也没有因为菲律宾的惨败而宣布投降,因为其本土还有拼凑起来的240万陆军,以及130多万海军人员。所以战争进程的事实证明,麦克阿瑟先“光复”菲律宾的战略意义真心不大,政治考虑反而更多。
换句话说,如果按尼米兹的战略全力攻击日本沿海,以“跳岛战术”的精髓先置吕宋岛于不顾,仅以海空军对其进行封锁,那么当硫磺、冲绳攻克和大杀器扔过去以后,菲律宾诸岛的日军既无力回援本土,然后也得在根本没起到什么卵用的情况下跟着投降,岂非幸事?并且如果美军先取华东华南沿海的话,国内抗战形势怎么发展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笔者个人的总结,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尼米兹及其率领的海军贡献更大,并且在1941年底到1943年初最困难的时期,也是海军在苦撑战局和取得一些胜利,比如中途岛,其在整场战争中所占的比重不低于70%。而这一时期麦克阿瑟上演的戏码是“老麦在哪”,一路败一路逃,躲在澳州藏猫猫,直到海军取得水面和空中优势后,才跳出来参加大反攻,能力实属一般。
如果你认真研究了后来朝鲜战争初期麦克阿瑟的表现,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顺便说明一下,美军的跳岛战术也不是麦克阿瑟首先提出来的,而是蛮牛哈尔西和他的参谋长布朗宁。
(菲律宾在战场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