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中国航天服的造价大约是多少钱?一套重120公斤的舱外航天服,造价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要与重8000公斤的载人飞船实现同样的功能。 中国航天员的舱内航天服重10多公斤。据
一、中国航天服的造价大约是多少钱?
一套重120公斤的舱外航天服,造价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要与重8000公斤的载人飞船实现同样的功能。 中国航天员的舱内航天服重10多公斤。据说,一件航天服光是车间里的缝合,就需要十几个人满负荷工作两个多月。其外层采用的是高强度涤纶材料,5厘米见方的布,可以承受300公斤的拉力。当飞船座舱一旦出现意外失压时,启动舱内航天服系统救生,可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实现应急返回着陆。 中国的舱外航天服,由舒适层、备份气密层、主气密层、限制层、隔热层和外防护层等六层组成。航天服的90多个关键部件,每个部件都是研制难点。 据介绍,舱外航天服躯干壳体为铝合金薄壁硬体结构,壁厚仅1.5毫米,却有极高的强度要求。抗压能力要超过1 20千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千帕),要经得起地面运输、火箭发射时的震动,还要连接服装的各个部位,承受整套服装120公斤的重量。 这种薄壁不规则结构焊接工艺的攻关我们用了两年时间。 服装的气液控制台,可自动控制气体液体流动,使航天员得到适宜的空气和温度。由于重量和体积的限制,一个只有汉语辞典大小的控制台里,集成了几十种阀门,每个阀门又是一个更精巧的集合体。很多阀门外形奇特,涉及特种不锈钢、特种铜材、特种橡胶和特种乙烯等材料,其加工难度在国内是前所未有的。 航天服最外层的防护材料,堪称国内最贵的服装面料。这种面料可耐受正负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变化;服装携带的氧气瓶采用复合压力,既保证安全又能带尽可能多的氧气,这种技术在国际上也属领先水平。 手套、头盔、面罩、四肢、活动关节……整套服装既有硬结构也有软结构,既有机械工艺也有纺织工艺,全国数十家配套单位齐心协力,分头攻关,攻克了一个个科技堡垒。 从外观上看,它是呈白色,人从背部进入,先入两腿,再入胳膊,戴上头盔,然后关上背包门。身高160厘米至1 80厘米的人,都能通过调节服装大小穿着。它的电控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控制台的OLED彩色显示屏图像清晰色彩鲜艳。
二、刘洋航天员现在状况怎么样?
目前刘洋航天员状况良好。因为刘洋航天员于2021年6月上半月执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天和核心舱与神舟飞船联合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科学实验和飞行任务。在此过程中,刘洋航天员表现出色且身体状况良好,被誉为“身体最棒”的航天员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刘洋航天员在完成任务后被安排留驻太空站,将继续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任务,并参与太空站的建设、调试等工作。刘洋航天员的身体状况良好是顺利完成任务并圆满执行后续任务的重要保证。同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也将持续发展,在未来需要更多优秀的航天员前往太空执行任务,刘洋航天员的表现也将成为榜样和参考。
三、为什么舟十二号宇航员要生活3个月?
一是将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改进后的长征二F运载火箭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对接和180天在轨停靠能力。改进了返回技术、进一步提高落点精度,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
二是将全面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通过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3个月,考核验证再生生保、空间站物资补给、航天员健康管理等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的各项保障技术。
三是将在轨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航天员将在机械臂的支持下,首次开展较长时间的出舱活动,进行舱外的设备安装、维修维护等操作作业。
四是将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
上述这些技术的突破与能力的验证,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三位航天员将开展哪些工作?焦维新表示,这三位航天员将有四项主要工作:
第一,把此前发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送去的物资送进核心舱。这些物资包括了航天员三个月生活所需要的食品和生活用品,还有一些仪器设备。
第二,三位航天员要检查各种实验设备,实验设备调试正常以后开展各类科学实验。
第三,三位航天员要验证核心舱的再生生保系统。
第四,完成出舱活动,进行太空行走,完成仪器的检查和安装。在出舱活动中,宇航员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验证机械臂的技术。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
专家详解此次飞行任务两大看点
验证再生生保系统和机械臂操作技术
验证再生生保系统将是此次飞行任务的一个看点。那么,什么是再生生保系统?焦维新介绍说,过去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所需要的食品、水、氧气都是地面带去的。但现在水和氧气将实现由地面带去一部分,其他部分进行再生。
四、6个月航天员的氧气怎么办?
宇航员们在空间站上长期的工作和生活,必须要拥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地球上一样,必要的食物、饮用水、空气和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中,食物和饮用水可以通过货物飞船提前运送过来,适宜的温度也可以通过空间站的温度控制系统加以调节。对于空气环境来说,要想使宇航员在空间站中工作和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必须要模拟地球表面的空气条件,其中合适的氧气占比就成了关键。
氧气的来源问题
和运输到空间站中的食物来源渠道不同,氧气作为一种气体物质,而且还是一种高效的助燃剂,如果要想长期供应宇航员的工作和生活所用,用地球上氧气罐或者氧气瓶加压,通过货运飞船运输到空间站上,不仅成本巨大,而且还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最节省成本和最高效、安全的方法,就是在空间站上制备氧气。这里面就涉及到我们在中学时学到的一种化学反应-电解水。利用这种方法,1升水大约可以产生620升的氧气,作为宇航员来说,一天一夜所需要的氧气量,也只有550升左右,也就是说,用不到1升的水,即可以满足1名宇航员1天的需要。
在空间站的补给中,定期会通过货运飞船,将必要的食物、淡水等物资运送过来,其中淡水更多的是作为宇航员必需的饮用物资,剩余一部分就是作为制备氧气的原料。而空间站中,通过多种方法,还可以实现“废水”的收集、净化和再循环,从而降低了水源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
五、航天员在太空6个月饭菜怎么办?
这次我国航天员乘组和“神舟”飞船都将首次在轨连续驻留6个月,这样会对航天员、空间站和飞船带来什么影响?国外航天员长期驻留太空的经验表明,在空间站内生活、工作的时间越长,太空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就越大。
在生理方面会,长期太空生活使航天员的骨质脱钙和肌肉萎缩得更厉害。因为受微重力环境影响,作用于人体承重骨的压力骤减,同时,肌肉的运动减少,对骨骼的刺激相应减弱,骨骼血液供应也相应减少。
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从来是以人为本,航天员不仅要在天上工作好,也要生活好。我们对食品的要求是具有两年有效期,所以六个月是没有问题的。”为神舟十三号乘组的女航天员准备了哪些特殊物资?方方透露:“有针对女性的服装类,还有卫生用品,包括化妆品,都是给女航天员特地准备的。”要在太空过年?
航天食品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航天食品其实是一种工程产品,和我们厨房做出的食品是有本质区别。
为航天员太空生活准备的航天食品,加之载人航天器的环境有限,每人每克的食物重量是按照克来计算的,每发射一克东西,它的成本可相当于半克金子的价格,另外,人到了太空以后,味觉和嗅觉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