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航空名人

舰载机飞行员降落时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勾住拦阻索呢?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2-05-24 17:46:32

简介:】采用垂直起降的舰载机降落,一般无需拦阻索,没有能否勾住拦阻索的问题。其余通过滑翔起降的舰载机,确切地说,由于舰载机在航母着落的复杂性,飞行员和航母上的工作人员都无法肯定舰

采用垂直起降的舰载机降落,一般无需拦阻索,没有能否勾住拦阻索的问题。其余通过滑翔起降的舰载机,确切地说,由于舰载机在航母着落的复杂性,飞行员和航母上的工作人员都无法肯定舰载机的挂钩能成功勾住拦阻索。

航母上设有数量不等的引导舰载机飞行员降落的助降员。航母上的助降员一般由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组成。舰载机降落前,他们会不断向飞行员传达降落的角度和高度是否符合最佳状态,飞行角度和飞行高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要求飞行员在航母周围盘旋调整到最佳位置,而如果在盘旋调整过程中把燃料快消耗完时,空中加油机还会升空为其加油。必要时舰载机在降落前还会被要求把其身上挂载的弹药扔掉,或者消耗掉过重的燃料。如果舰载机是在夜间降落,难度更加大了,美国航母舰载机夜间复飞的概率为12%-到15%。

当舰载机达到最佳降落状态时,航母上的地勤人员或者助降区灯光向飞行员发出降落信号。此时留给飞行员的时间只有12秒。飞行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准确对准航母跑道中线,在下滑过程中会受到侧风的影响,飞行员要向左或向右调整侧风导致的偏差,并且在三道或者四道的拦阻索勾上任意一条。

如果舰载机勾上其中一道拦阻索,也并不意味着成功着陆。拦阻索可能因为质量问题或者磨损严重时,禁不起舰载机的冲力而断裂。还有一种情况是舰载机在勾住拦阻索后会有一个强大的回力,这个回力使阻拦索复位时有可能会把挂钩从拦阻索弹出来,特别是对于像F-35C这样的舰载机,由于其挂钩非常短,而且位置比较靠前,更容易造成挂钩在挂上拦阻索后被弹出。因此飞行员和航母工作人员即使在舰载机勾上拦阻索,也不会掉以轻心。

为了防止以上的情况造成的意外,一般舰载机在航母降落时,都不会关掉油门,而是继续保持一定的转速。一旦出现拦阻索断裂或者挂钩脱钩,能在短时间内将飞机拉起来继续复飞降落。而如果在得知挂钩没挂住拦阻索再开始加速,在短时间内发动机是不可能加速到能让舰载机继续复飞的状态,而掉进海里。在舰载机掉进海里前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只有航母工作人员架起的拦护网了,但是在电光火石的瞬间,往往会来不及铺设。

舰载机降落过程的12秒里,充满了变数和挑战。飞行员承受从高速飞行状态到静止状态的几个G的应力,这导致了很多飞行员都留下了颈椎病的职业病。飞行员还要在如此大的应力下做好再次复飞的准备,而且还要做好复飞失败弃机的准备,握住弹射座椅的摁扭。舰载机飞行员在起降作业时的心率和肌肉紧张度都高于平时,有时心率达到每分钟200次。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过硬的飞行员,才可以完成在航母降落的任务。

舰载机是航母的主要作战手段,它的起飞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垂直起飞、弹射起飞还有滑跃起飞等。相比于起飞方式,降落的方式比较单一,多采用拦阻降落,这种降落方式的核心就是拦阻索。舰载机在降落过程中,要利用尾钩钩住航母尾部几道拦阻索中的一道,让拦阻索来拉住飞机。

(舰载机降落在航母上需要钩住拦阻索)

拦阻索的作用相当于一根绳子,但它可不是一般的绳子。舰载机钩住航母阻拦索时还具备很大的速度和惯性,而拦阻索则需要承受这全部动能,从而使得阻拦索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承受极强的冲击力。因此,对拦阻索强度要求很高,而且阻拦索的尺寸也不能太粗。因为如果太粗了,甲板上会出现明显的凸起,这会对舰载机的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航母拦阻索的技术含量很高,只有极少数国家可以设计制造

对于飞行员来讲,在降落时既要考虑飞机姿态以便钩住拦阻索,又要保证飞机的速度可以进行复飞,其中的难度也可见一斑。一旦飞机钩住拦阻索,便会产生一个向后的拉力来给飞机减速。此时,舰载机在惯性作用下还会继续向前冲,这时飞行员就会感受到这个拉力。在飞机勾住拦阻索的同时,飞行员也会受到极大的惯性冲击,这会将血液推向脑部,导致红视现象出现。因此,只要舰载机成功钩住拦阻索,飞行员肯定会有所感觉,再根据甲板地勤人员以及航空指挥的指示,飞行员就很容易地知道自己是否成功完成了降落。

(舰载机钩住拦阻索,拦阻索会给舰载机一个向后拉力)

反之,如果飞行员没有感受到变化,这就说明飞机没有成功钩住拦阻索,那么在极短的时间内,飞行员需要拉起飞机进行复飞,准备再次着舰。实际上,舰载机的降落过程要比起飞更困难,对飞行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要求也更高。在茫茫大海上,300米长的航空母舰看上去也和一枚邮票差不多,而舰载机飞行员就像刀尖上的舞者一样,需要精准地落在这枚“邮票”上。

(舰载机是航母战斗力的体现)

(舰载机飞行员是名副其实的刀尖上的舞者)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