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讲述中国历史故事的书籍有哪些?关于明朝的比较有意思的一本现代人写的《明朝那些事》,剩下的都是正史了,01、《史记》西汉·司马迁(130卷)02、《汉书》东汉·班固(100卷)03、《
一、讲述中国历史故事的书籍有哪些?
关于明朝的比较有意思的一本现代人写的《明朝那些事》,剩下的都是正史了,
01、《史记》西汉·司马迁(130卷)
02、《汉书》东汉·班固(100卷)
0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120卷)
04、《三国志》西晋·陈寿(65卷)
05、《晋书》唐朝·房玄龄等(130卷)
06、《宋书》南梁·沈约(100卷)
07、《南齐书》南梁·萧子显(59卷)
08、《梁书》唐朝·姚思廉(56卷)
09、《陈书》唐朝·姚思廉(36卷)
10、《魏书》北齐·魏收(114卷)
11、《北齐书》唐朝·李百药(50卷)
12、《周书》唐朝·令狐德棻等(50卷)
13、《隋书》唐朝·魏征等(85卷)
14、《南史》唐朝·李延寿(80卷)
15、《北史》唐朝·李延寿(100卷)
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200卷)
17、《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北宋·宋祁(225卷)
18、《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150卷)
19、《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74卷)
20、《宋史》元朝·脱脱等(496卷)
21、《辽史》元朝·脱脱等(116卷)
22、《金史》元朝·脱脱等(135卷)
23、《元史》明朝·宋濂等(210卷)
24、《新元史》民国·柯邵忞(257卷)
25、《明史》清朝·张廷玉等(332卷)
二、讲述新加坡人文的书籍有哪些?
相关书籍有很多,给你推荐几本;
1、新加坡为什么能(上下卷)
作者: 吕元礼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7-7
页数: 469
定价: 58.00元
ISBN: 9787210036357
简介:主要从政体、政党、治国等方面对新加坡进行解读;
2、向新加坡学习
作者: 陆建义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副标题: 小国家的大智慧
出版年: 2009-8-1
页数: 236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1188802
简介:作者是中国市长班的,过去新加坡就是为了学习新加坡的管理经验,所以作者有很多的机会去了解新加坡的方方面面,写出来的文字也是很全面很系统,非常有利于想对新加坡深入了解的人;
3、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
作者: 匡导球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1-16
页数: 312
定价: 38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10127200
简介:全面介绍了新加坡的历史渊源、政治制度以及人民行动党政府在经济转型、社会保障、外交政策、廉政建设、文化教育、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其中,凡与中国相似之处或可为中国借鉴的宝贵经验,作者均不惜笔墨作了深入探讨。对于我们该如何学习新加坡,作者提出了大量独到而深刻的 见解。
4、文化震撼之旅新加坡
作者: 玛丽恩·布拉沃·贝辛
出版社: 旅游教育
译者: 赵菁
出版年: 2008-1
页数: 328
定价: 42.00元
丛书: 文化震撼之旅
ISBN: 9787563716029
简介:以活泼、诙谐的笔调,呈现以下内容:深刻剖析当地的文化传统;建议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提供日常生活的基本窍门及语言方面的帮助;介绍如何充分享受旅行带来的乐趣。
三、有哪些讲述希腊罗马历史的书籍推荐?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希腊史》,《长征记》,罗马:李维《建城以来罗马史》,阿庇安《罗马史》,塔西陀《历史》,《编年史》,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凯撒《高卢战记》,《内战记》,还有一个苏联人写的《古代罗马史》,自罗马建城写到西罗马帝国灭亡。另外还有《罗马十二帝王传》和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这些书都是比较著名的,可以试试。
四、讲述沂蒙红色故事的书有哪些?
沂蒙山革命故事 沂蒙红星 沂蒙魂
五、关于“家”的故事的书籍有哪些?
我推荐你这本《热锅上的家庭》,关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改善以及融合,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深入浅出,分析到位。
最近的热播剧《小欢喜》完美收官,在豆瓣上也收获了8.3的高分,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主要还是因为它贴近大多数人的生活,是普罗大众的真实生活写照,佛系精进,焦虑咆哮,鸡零狗碎,主演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
这部剧主要是围绕三个非常典型的面临高考的家庭来展开。每对父母的成长环境不同,职业不同,自然教育理念也有所差异,尽管如此,只要家里有个人面临高考,那么所有高考家庭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贯彻全家上阵跟着高考的方针。
在方圆家,儿子方一凡除了成绩不是那么如意之外,其他的不管是性格还是社交以及社会认知都非常的健康积极,父亲方圆在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上相对自由,并没有刻意逼迫儿子要考多少分。
但是母亲童文洁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高考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高考失败那人生无疑就是失败的,因而在孩子学习方面她要求很严苛。这情景跟《小别离》中的那个说出“
考不上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这种“警世恒言”的朵朵妈妈乃是同样的人,不变的配方。虽然最后一家人终于认清在一起开心才最重要的,迎来了美好的结局,但这其中经历的悲伤、疑惑和挣扎依旧历历在目,处处扎心。
你不要以为只有中国的家庭才是这样,国外的很多家庭也一样存在种种问题,焦头烂额。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孩子不明白“
大人也曾经年少过,为何会不解少年愁
?”就像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的这本《热锅上的家庭》中的故事一样。在大卫家,丈夫大卫过于理智克制,沉迷于工作,这就使得妻子倍感孤独,满腔埋怨,虽然两个人不吵架,其实已经是貌合神离。
婚姻关系是整个家庭关系的基础,夫妻之间不融洽必然会导致其他关系的坍塌。
比如母女之间的争吵大战升级,母子之间的互相指责抱怨,最后到了不得不求救心理咨询师的境地,才解开了大家彼此的心结,挖出了导致这种种矛盾的根源。原生家庭中父母没有提供夫妻之间相亲相爱互相理解的模板,导致孩子在以后组建家庭的时候沿袭了父母关系中的各种不尽人意,也导致了孩子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出现危机。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孩子不会长成父母期待的样子,而是会长成父母本来的样子。
确实是这样,而这,在《热锅上的家庭》中也有完整的体现,值得每一个家庭深思。01
孩子的叛逆是对父母式“关心”的反抗,没人想当替罪羊
在美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男主人大卫有着体面高薪的工作,妻子全职在家照顾三个孩子,原本这是一个典型的人人称羡的幸福家庭模样。却因为女主人卡罗琳跟青春期女儿克劳迪娅经常吵架,使得家里常年低压,不得已开始求助家庭心理咨询师。
在父母的眼里,克劳迪娅不服管教,简直到了令人绝望的地步。她经常不在家过夜,一周能回来住一晚就不错了,也不会跟父母提起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跟谁在一起,回家之后也是一个人待在音乐开得震天响的房间里,房间乱七八糟也懒得收拾,这些在父母眼里根本不能容忍。
但克劳迪娅认为,自己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母亲不尊重自己,窥视自己的私人生活,她讨厌的卡罗琳的强势和掌控,她也讨厌卡罗琳定的条条框框和各种荒谬的规矩,更不能接受的是,一向是自己同盟的父亲这个时候也站在母亲的那边来讨伐自己。
一边是大卫夫妻使用做父母的权利使女儿听从自己,另一边是青春期的女儿极力想要逃脱父母的控制,一边在索要,一边在逃跑。才使得一家人陷入这般尴尬困惑的境地。
经过经验丰富的家庭咨询师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之后发现,其实母女之间的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彼此,而在于大卫夫妻身上。说白了,女儿克劳迪娅不过是父母力量较量和潜藏的不安的体现,他们把克劳迪娅当成替罪羊来掩饰问题,并不仅仅是因为女儿恰好在青春期。
这种替罪羊的机制不仅是只能维持短暂的稳定,问题不解决到最后必定会全面爆发,还将伤害了孩子
,这看似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其实是父母无意识中促成的。这其中的情感羁绊和牵扯谁又能说得清呢。02
夫妻关系一旦疏远冷却,家里将会是一片平静的绝望
在最开始求助咨询师的时候,被问及夫妻之间的感情状况的时候,大卫很不自信地说出“我与太太相处的很好,对大多数的事情都有相同的看法。”之类的评价。而妻子卡罗琳则像是有感而发地认为“我跟先生之间迟早会出些问题的”。
潜意识里说出的话才最真实
。埋在夫妻心里的那颗炸弹已经开始显现。心理咨询师肯定也是明白,在结婚之初的甜蜜和幻想是真的,经过岁月的打磨和生活的历练,感情会出现各种问题也是真的,只是这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进行,让人难以察觉。慢慢的夫妻之间的疏远和感情的冷却就像会长在肌理里一样,它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身体中的一部分。
一旦你想改变它,将会产生类似手术的阵痛。也将引起双方的退缩和惶恐,克劳迪娅的事件上心理咨询师已经开始着手这场手术,但巨大的惯性又将彼此拉进了旧的相处模式中,她们害怕面对彼此,也害怕失去已经习惯的一切。这种“
鸵鸟心态
”使得她们在日常生活中视问题不见,也发展出了一套制衡牵制对方的技巧:生气的时候走开,假装关爱其实内心麻木,期望靠着时间以及努力来改变彼此的态度。明明内心充斥着敌意和压力,却要极力压抑自己的渴望和愤怒。作家克里佛说过: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问题不会凭空消失,它会以另一种形式呈现。长期的冷淡、苦涩、琐碎和压抑,只会让乐趣越来越少,让沟通越来越难,唯一能让彼此还能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动力就是责任。但夫妻之间只剩下责任莫不是一种悲哀。他们或许也有对情感的需求、有正常的性欲、有对自由的渴望、有想倾诉和发泄的欲望。如果这一切都落空,换来的是被孤独吞噬,被痛苦包围,多重的失望和屈辱,那这个家只有死寂一片,了无生气。
一般的结局无非是离婚,或者是出现外遇。分崩离析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至少给他们展示了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相处模板,以后他们也将复制这个模板到他们自己的家庭中,贻害无穷。
03
爱要说出来,更要做出来
大卫和妻子之间隐藏在冰山下的问题被一点一点挖掘出来。一直以来,夫妻两人都是以一种特定的身份或者抽象的代表来展示给对方,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鲜活生命的“人”。
对于一个能与工作谈恋爱的丈夫大卫来讲,工作就是他的外遇。换句话说,
卡罗琳认为自己其实是在跟一个男人的事业结婚。
对于一个正常的女人来讲,这不是她想要的。她要丈夫的关爱,在乎和安慰,而不是钱和事业。很多事知易行难,但不管怎样,迈出改变的第一步你心里才有底。在治疗期间,大卫和卡罗琳又在某些事情上发生分歧。卡罗琳歇斯底里地哭了两个小时还停不下来,这下大卫慌了阵脚,赶紧打电话给咨询师寻求帮助,这个时候咨询师给出的意见是:
你只需要陪着她,别离开她,其他的什么事都别做。
过了几个小时,当咨询师再次打电话了解情况的时候,他俩已经和解了,并且还一起开车去兜风。事后卡罗琳说,她只记得大卫陪在她身边让她觉得有依靠,大卫抚摸着她的额头的时候,她认为这充满了爱意,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在卡罗琳看来确实非常难得。
看吧,卡罗琳太渴望丈夫的关心和爱了,
她就像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干涸孤寂的沙漠中央。只要一点点雨露和关爱,在她看来那些都是甘霖,是她足以能与爱人一同走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真正爱你的人要的真不多,只不过是你的一点点用心和陪伴,仅此而已。
04
全家共生,得到的只能是炼狱般的折磨
在纳皮尔看来,家庭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里有其社会秩序以及规则、结构、领导和特殊的语言,还有生活风格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家庭成员有着只有彼此相互才能明白的隐秘规则、微妙的表情代表的意义以及秘密的仪式和独创的舞步,这些又组成了一个小型文化体系。
外人是很难进入并融入他人的家庭中的,以家庭为整体的治疗,这也给心理治疗师带来很大的阻力和困难,因为每个家庭中几乎都有可能找到一些共同的模式,了解这些也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正常来讲,一个家庭会有
压力-对立两极化-三角关系-责备怪罪-认同感的扩散-停滞
等模式。在大卫一家这些也都存在。前面两点无需过多解释,关于三角关系,在大卫疏远妻子之后,会不由自主地慢慢依赖于和女儿克劳迪娅情感上的亲密,时间长了,这种关系也会发生非同寻常的性意味,父女结盟,卡罗琳自然不满,因而会借故跟女儿吵架,这也是夫妻之间用这种方式间接刺激地共同生活。
这种关系维持的久了,将很难视对方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种抽象的化身
。比如卡罗琳代表的是惩罚性的权威、令人喘不过气又如影随形的浓雾,而克劳迪娅则是叛逆和不知父母心不懂感恩的存在。彼此都不好受,彼此都想逃脱,却没有人愿意改变。因为“
全家共生”
的意图,会使得他们相互依赖,即便是互相伤害也依旧害怕失去对方,进而陷入一种僵化的模式中,借用复杂的机制和迂回的例行程序来维持这岌岌可危的家庭的完整。但背后的代价却是牺牲了每个人作为个体性的代价。在这种禁锢下,没有人能享受到个体真正独立的自由,也尝试不到真正亲密的快乐
,何其悲哀。05
终其一生,我们都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烙印
婚姻是一场精细的外科手术
,一旦没有做好,影响的绝不仅仅是自己。以大卫家为例,夫妻之间出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从原生家庭所学来的亲密关系的模式。他们的父母并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模板,所以,在儿女复制的时候,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
在原生家庭中,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将自己的“
情感温度计
”调到最低度,一旦婚姻出现问题,他们会选择疏远和冷处理,但是激烈的情绪并不会凭空消失,不曾解决的问题也依旧还在,这些都将变成火山下的岩浆,暗流涌动,一直在寻找一个出口迸发。大卫的父亲是一个掌控欲极强却对家庭漠不关心的“成功人士”,他跟大卫一样,对工作有着迷之执着,而大卫的母亲是一个没有自我,能无底线容忍的存在。在这点上,大卫特别像自己的父亲,自然他也希望自己的妻子像自己的母亲一样能容忍,一旦妻子不能做到,就容易发生家庭矛盾。
在卡罗琳的家中,母亲是一个强势精明又挑剔的人,她很怕她的母亲,也一直在试图讨好母亲。父亲懦弱佛系,父母关系并不好,在这个家中她与父亲形成一个同盟。以至于在后来自己的婚姻中,她自己变成了自己的母亲,而女儿克劳迪娅则变成了那个想站出来和母亲吵架却不敢的自己。
原生家庭中尤其是母亲和子女的关系是我们亲密生活的最初模式
,自然它会成为婚姻亲密关系最深层的基础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这段关系中,它会教我们如何信任和关心他人,如何信任和关心自己,如何区别自我和他人之间牵扯的个体。不得不说,“
父母在等着我们道谢,我们却在等着道歉
”是一种悲剧。所以,在治疗的最后,还需要双方各自的父母参与,虽然卡罗琳的父母没有到场。把心中曾经一直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当面说给父母听,这对于自己是一种告别仪式,也是走向新生的方式。经营好婚姻和家庭需要很多的智慧,但最基本的是双方都是有安全感的人,有着独立和强韧的特性,自信自立,至少在出现问题时,不会给对方施加过多的压力,不会想要对方过分的帮助
每个人都要学会接受生命的苦痛、孤单和压力,“如果我们想要我们的家庭变得更真诚、更直接更富有活力,我们自己就要做到真诚、直接、富有活力。”
六、关于爱国故事的书籍有哪些?
《爱国故事新编》网上有下载的~《名人爱国故事 》《中华爱国故事》
七、关于记述革命故事的书籍有哪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牛虻(伏契克)、《林海雪原》(曲波)、烈火金刚(刘流)、《保卫延安》(杜鹏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红旗谱》(梁斌)、《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铁道游击队》(刘知侠)、《新儿女英雄传》(袁静、孔厥)、《苦菜花》(冯德英)、《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
八、有哪些具体讲述古埃及的书籍?
这是我学习古埃及学走过的路。
由浅入深来吧。
我推荐的书籍和视频更偏向学术研究,内容会越来越深,清知友知悉。
科普部分
对于一点都不了解的朋友(了解部分科普内容),我推荐几个视频。
最浅显的是古埃及学教授李晓东在百家讲坛的节目《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迷》(6集)和他在世博会世界文明讲坛的系列节目《古埃及之迷》(17集)(现在已经被泰学传媒买了版权,更名为《失落的古埃及》)。此节目也已结集出版,就叫《古埃及之迷》(李晓东著)。
两个视频内容有很多的重复,图方便的朋友看《失落的古埃及》系列就可以了。这两个节目,是我在小学和高中的时候看的。
《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迷》(6集)
CCTV播放地址:【百家讲坛】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六集)
《失落的古埃及》(17集)
B站播放地址:【泰学传媒】失落的古埃及(十七集)
优酷播放地址:【泰学传媒】失落的古埃及(十七集)
《世界历史》第6、7集
还有更速成的,就是CCTV的百集纪录片《世界历史》第6、7集,累计一小时,颜海英教授在里面有讲解。这个系列可以说是很良心了,是我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看古埃及展览时知道的,展馆里放映的就是这两集。
这个视频只是简单梳理了一下古埃及的历史。它的优点是:比起讲座,纪录片会让你更加身临其境。看了这个,会让初学的爱好者更容易理解后面的课程。
若是了解古埃及历史比较多的人,建议1.5倍速,一节课就能看完。我是早看腻了,毕竟是概括性质的纪录片。
B站播放地址:【世界历史】第六集 古代埃及文明(一)
B站播放地址:【世界历史】第七集 古代埃及文明(二)
《埃及神话故事》李永东著。这本书是古埃及众神的科普,都是古埃及众神的故事,建议与《失落的古埃及》对看。
看到这里,你已经对古埃及有了一个比较基础的了解了,但是还不成系统。
大学公开课
超星视频有古埃及的公开课《古埃及历史》、《古埃及神话》和《古埃及神庙和祭司》,都是东北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的视频。
听课比自己看书快多了,也更容易掌握重点,为阅读接下来要推荐的学术著作打下基础。
《古埃及历史》(5课时30节)系统、浅显的介绍了古埃及30个王朝的王朝史。有人说有点难,有点看不懂。但这是为超星公开课录制的公开课,可以说是“正式上课”,不是讲座。这是想真正了解古埃及的人必须迈过的坑,这已经是最轻松的台阶了。
五课时分别为: 历史的框架:古埃及历史的诞生、历史的框架、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 最早的法老:史前史、前王朝史(内迦达文化,第零王朝)、古风时期(第一、二、三王朝) 古王国时期:古王国时期(第四、五、六王朝)、第七、八王朝、第一中间期(第九、十王朝) 衰落与复苏:中王国时期(第十一、十二王朝)、第二中间期(第十三、十五、十六、十七王朝) 帝国时期:新王国时期(第十八、十九、二十王朝)、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一~第二十四王朝)、晚王国时期(第二十五~第三十王朝)、托勒密王朝(第三十一王朝)
B站播放地址:【东北师范大学公开课】古埃及历史(全五课)
超星的视频对课程进行了分割,一个半小时的课时都给切成了二十分钟左右的片段,所以为了连贯我就又给接回去了,和其他up主发布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成都曾有古埃及特展,我重新整理出了一份超星《古埃及历史》系列的笔记(以及配图和基础知识扩充)。比较浅显(我是打算以后当目录看的),如有错误还请见谅。
笔记详见评论区,其余资料被改版的破乎无理由强行删除。
《古埃及神话》(6课时15节)系统的梳理了古埃及的神系。六课时分别为:古埃及神话的诞生、尼罗河神话与奥西里斯、用神话解读埃及的历法、赫留坡里的九神系、孟菲斯的三神系、赫摩坡里和底比斯的创世神话。
《古埃及神庙与祭司》(5课时21节)主要讲了古埃及祭司的生活和神权的概况。五课时分别为:古埃及神庙、古埃及祭司、祭司的产生、祭司的职责、祭司与政治。
B站播放地址:【东北师范大学公开课】古埃及神庙与祭司(全五课)
这个课程更难,但是也更深入,讲的更细致,早已经脱离爱好者的范畴一路朝学术领域狂奔了。
《埃及印象》(2课时7节),其中《我在埃及颠三倒四七上八下的生活》有4节、《诗意埃及》有3节。《诗意埃及》一课内容分七节,分别是:埃及人的生活、文化的传承、关于信仰、宗教、现代埃及人的生活、地狱之花、古埃及文物的保留。
《埃及印象》是李教授分享在埃及生活的经历,从埃及人的时间观念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想去埃及旅游或者想了解埃及人的生活的朋友有很大帮助。
这四个系列的小标题很多都是我自己总结的,毕竟不是每节课都先声明一下主题。
超星改版后,所有课程都被转移到了校园局域网。在大学读书的朋友可以在校园网环境下在超星发现系统搜索“古埃及”或“李晓东”寻找课程观看。《印象》这一系列在公网看不到,请私信我获取。
就在刚刚,我发现了两个课程非常不错,推荐给大家。主要是因为我对这些教授都有一些了解,知道他们都是大神。 这两个课程我刚刚发现,还没仔细看,初步感觉比李教授的课程更基础。基础课程往往对学习更加重要。 【慕课-四川大学】世界上古史 这是川大的三个教授一起讲的:王献华老师、王欢老师和邹薇老师,课程还在继续。我曾想去蹭课没蹭着,所以对川大这门课印象非常深刻,看来现在能听到了。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这不是课堂。 【B站-北京师范大学】世界上古史-古埃及 这是北师大本科课程,教师是王海利教授。貌似是课堂实时录像,有七个多小时。超级喜欢海利教授的书(等下介绍),也是非常硬核了。 月影君于2020.1.27.
《开罗埃及博物馆》(译林出版社)如果你想去埃及看古迹和博物馆,或者喜欢埃及文物的话,推荐这本书。我是在 @崔奉壹 的答案下看到的,感觉非常不错。
灵魂拷问
对于一般爱好者来说,看完《古埃及历史》(全5课)也就止步了。我查看了一下B站的播放总量。
《失落之迷》B站播放量3.5万,《失落的古埃及》3.7万,弹幕各自大约一千条。但是《历史》的播放量只有不到三千五(加上上一个up主的视频估算也就7000),三个《神庙和祭司》视频加起来两千二百多。五个学术视频弹幕总数不到五十条。
你还想看书吗?你真的要深入的去系统的学习那些古埃及历史吗?
对于不是搞学术研究的爱好者而言,看完以上视频应该已经对古埃及有了一个学习的体系了。真正的历史很枯燥,但是真实往往是最迷人的。
你会彻底放弃掉所谓金字塔之谜,转而迷上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
你会彻底放弃大斯芬克斯跟狮子座的对应关系,转而去关心他脚下的记梦碑是不是图特摩斯四世的虚假宣传。
你会一边说曼涅托就是个大傻叉,一边感叹他有时候写的还是挺靠谱的(比希罗多德的胡咧咧强太多了)。
你会天天泡在拉神、阿蒙神、哈托尔的圈子里,然后感叹“贵圈真乱”。
你想好了吗?
现在奉上学术著作。
学术著作必读
《古代埃及史》刘文鹏著(第11、12章李晓东著),古埃及学研究生必备,观点有些老旧,也很枯燥,可它强就强在很系统,是超星公开课的进阶的平方版。看完公开课之后看这本书,会非常顺畅(才怪)。很多生涩的内容你可以先跳过,回过头再看。
《埃及考古学》刘文鹏著,刘教授遗作,是古埃及学研究生考古方向的必读之作。(我总共看了十分钟,从此再没有勇气打开过。)
学术著作推荐
接下来我推荐一些专家学者,他们都是各个大学的教授、研究员,都是古埃及学的权威(他们大都有东北师大的背景)。他们的著作,论文,以及他们的博客科普都是你学习的素材。你可以去他们的百科词条、各大学的官网挨个查看他们的著作,译著,自行寻找想读的书目。(教授们的简历上一定有。)
深入学习古埃及史一定要会读论文,会找论文!会看论文!他们的论文比书更精彩!(去知网吧。)
林志纯教授(笔名日知)、夏鼐教授。
刘文鹏教授,李晓东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郭丹彤教授(上海大学)、令狐若明教授(退休),金寿福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颜海英教授(北京大学),台湾的蒲慕州教授。
王海利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郭子林研究员(社科院)、袁指挥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徐诗薇教授(南开大学)。
有些教授的书我看了(经常是只看了一部分),我只推荐我知道的。
林志纯教授:《古代埃及与古代的两河流域》
夏鼐教授: 《夏鼐文集》(详见:目录,感谢评论区吴鹏飞的介绍)、《夏鼐日记》(看他去留学学埃及史部分简直心塞)、《Ancient Egyptian Beads》(古埃及串珠,博士论文)
刘文鹏教授:《古代埃及史》(基础著作,观点有点老)、《埃及考古学》、《古代西亚北非文明》
李晓东教授:《古代文明的金字塔——法老的埃及》、《神秘的金字塔太阳船》、《探寻古埃及文明》、《埃及历史铭文举要》(古埃及文献的译文选集)、《古埃及之谜》(《世界文明讲坛》视频合集)
郭丹彤教授:《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献译注》(古埃及文献的译文选集,有原文转写,文献数量较多)、《古代埃及对外关系研究》
令狐若明教授:《埃及学研究:辉煌的古埃及文明》、《世界上古史》
金寿福教授:《法老――戴王冠的人间之神》、《永恒的辉煌:古代埃及文明》、《古埃及<亡灵书>》、《古代近东教谕文学》(其中关于埃及的部分)
顺便说一句:金寿福教授的《亡灵书》是唯一可以当成工具书来参考、引用的,其他的大都是瞎翻译的,包括文爱艺译的福克纳版和罗尘译的布奇版。(坑死我了。)不过若是需要严谨地引用和参考,建议与福克纳译本对看。 福克纳译本必须看英文原版,质量很高,我记得有底比斯版和阿尼纸草等几个版本。而布奇(Budge)英文译本已经够糟糕的了,专家们一般不看他的译文。引用金寿福教授的评价:“英国埃及学家巴奇的译本虽然广为人知和大量被引用,但是其译文与原文几乎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其危害也令人触目惊心。”不过网上能下载到的圣书字版亡灵书都是布奇整理的,这个版本是非常准确的,也是很让人郁闷了。
颜海英教授:《古代埃及文明探研》、《走遍埃及》、《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世界通史》(第一卷)
蒲慕州教授:《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化史》、《尼罗河畔的文采——古埃及文选》(古埃及文献的译文选集)
王海利教授:《失落的玛阿特:古代埃及文献<能言善辩的农民>研究》(博士论文,很喜欢这本书的教谕和法律部分)、《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妇女》、《图坦哈蒙3000年》(系统分析图坦卡蒙法老的著作)
加粗的都是被奉为经典的神作。如果你喜欢这些大佬的作品,请自觉去翻他们的论文,翻完他们的再去翻他们的学生的。我时不时地在知网查关键词翻论文玩儿。时不时地就看到这些教授的名字,有时候还能看到他们学生的名字。
顺便吐槽一句,这些教授的书普遍比较枯燥!普遍比较枯燥!普遍比较枯燥!你会感受到一股浓得化不开的学术腔。
还得吐槽一句,建议大家把那些人名、神名、地名都注意一下,每个教授的翻译都不尽相同。有时候得反应一会儿。
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字)
在看专著期间,你会越看越迷惑,因为你不懂古埃及的圣书体象形文字,听大学的公开课肯定晕了一阵吧?
所以我奉上中文的圣书字语法书《古埃及圣书字导读》,从头开始慢慢学古埃及语。想要了解古埃及,先学会他们的语言。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这本书配上下面那本《古埃及象形文字》,老老实实的躲到一边画小鸟。
有很多人说这本书不好,干脆别理,只当没看见。因为评论者有不少古埃及学的研究生,看的是下面那几本(全是英文的),如果你没有扎实的英文功底,没有看英文教材学习古埃及文字的底气,老老实实的把这本书上的内容全翻译一遍。这本书的难度已经降低很多很多了。
不过这本书也有问题:请记住,《圣书字导读》这本书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是翻译成汉语的,原本是用英语讲的古埃及的语法。所以你必须用英语的思维去看这本语法书。
有知友问我,圣书体象形文字的字体该怎么打,有没有输入法?
去这个网站JSesh | JSesh下载JSesh7.3.2版(英文软件)。我自己查资料的时候用的还是6.3.2版,现在已经更新了,也不用下载java包了,软件自己就带了。
官网下载速度很慢,你也可以去这个链接。这是我去官网下载好了的。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UzTNv5UY_9KVGh8BQfHhQ 提取码:z2f6
我自己是在软件中打出字符之后截屏,再把图片导入word里使用的。很笨的一招,不过挺实用的。
古埃及学是历史系研究生课程,而且由于它是外国历史,所以英文教材必不可少。下面这些是我搞到的,我说实话,基本啃不动。。。
语法教材
《Middle Egyptia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Hieroglyphs》(中埃及语:象形文字语言与文化导论),James Allen著。我找哥们确认了一下,东北师范大学用的教材正是这一本,网上可以很方便地下载电子版,一般下载到的都是2010年的第二版。
《Egyptian Grammer》(古埃及语语法)第三版,这本是艾伦·伽丁纳尔(Alan Gardiner)编写的教材。这本书比较老旧了,还是我早年从东师的官网下载的。不过就是这样我到现在都没看懂,弃了。
Alan Gardiner是夏鼐的古埃及学老师,现在圣书字的字符表编码,就是他编制的。
举几个例子:
凡是发音的符号都有转写,转写符号都有对应的电脑输入的字符(需区分大小写),a和a不是一回事儿,h和h更不是一回事儿,古埃及语里的h有四个音位,音位依次越来越向下靠近喉部,倒数第二个就是胡夫的“Khufu”,这个音甚至可以写成“库夫”。
圣书字字符的转写,读音等等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伽丁纳尔编出了Gardiner's sign list(伽丁纳尔字符表),该表把所有字符进行了编码,一一对应。
圣书字词典
《Dictionary of Middle Egyptian》(中埃及语词典)是Paul Dickson制作的PDF电子版词典,他的设计就是为了方便在电脑上使用的,字符都是电脑写法,还标记了每个字符的编码。对于小白来说,够用了。
《A Concise Dictionary of Middle Egyptian》(中埃及语简明词典)。这本书是由福克纳(Faulkner)编写的,一般都是专家,研究生们用的。这本书至今仍然是以手写版印刷的,我没有找到其他靠谱的词典,我看这本书非常糙心。
《Dictionnaire Egyptien》(古埃及语词典)这本书是商博良写的,法语原版。这本书几乎就是用来收藏的,除非你懂法语。
《Ancient Egyptian Calligraphy》(古埃及象形文字书法)1999年第四版,H.G.费希尔著。这本书是圣书字的字帖,就是教你怎么写圣书字的。不过这本书价值不高,因为我就没看过有谁板板正正地“画”过圣书字的。为了方便那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知道那是啥就行了,也没笔顺一说。
截了几张图,大家可以看看有多丧心病狂。
当然还有更多的书,不过能坚持到这,你已经超神了。我能推荐的有限,请在学习中去找自己的圈子吧。你会慢慢发现更多的优秀学者,以及一起学习的人。
如果你是文科生,学习不错,或者说是超级狂热的古埃及粉,妥妥的去当古埃及学的研究生得了。你会有充足的时间喝尼罗河上的水。
如果你运气够好,正好住在这些学者所在的城市,或者是他们所在学校的学生,想办法去蹭课吧。这是一条捷径,总比自己瞎看书快多了。
真的感觉生在长春的古埃及粉还是挺幸运的。
吐槽ing...
当你走过这一条漫长的路,恍然发现,他们不过是一群原始人,从公元前三千年到公元前一千年是他们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我们还处在这个文化那个部落的蒙昧时期。
等我们终于到了西周、春秋,秦汉。他们的文明已几近凋亡,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正如川蜀归秦,三星堆、金沙文化断绝。
只不过他们的运气比较好,他们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庙、世界上最大的塔、世界上最大的坟。最幸运的是,在近两千年的文明断层中,保留了他们的文字,并且成功地被破译了。
如果你看到了最后,请费心点个赞。貌似点赞会提升排名,让更多的人看到。哈哈,谢谢啦。
我非常推荐 @盐选推荐 推荐的那本《古埃及:法老与神的世界》。我为了金沙那次古埃及展览,跑了六趟,在那个展厅里拍摄了一千多张照片。怕照片不够清楚,下次再看到这些文物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顺手就把这本书也收回来了。
其中有一趟,就是因为金寿福教授来讲座,专程去听讲的。那场讲座的文字实录请看:古埃及人想象中的再生和永生。可惜没有放出录像。(哀嚎中~)
讲座有现场提问环节,很荣幸地得到了一个提问名额。在听讲座之前,我就准备了一个问题,是关于古埃及王权(法老)与神权(祭司)之间的关系;埃及有三千多个神,其中国家神、地方神与家神之间的地位;以及埃及非常包容的多神信仰。
基于教授现场回答问题的时长,以及讲座的性质,教授倾听了我的问题之后,给我和听众做了一个大约将近十分钟的简要科普。很难得的机会可以聆听金教授的现场解答。(好对不起后面提问的人啊,占用了好长时间。)
我整理了一下录音(可惜损失了前面一小段),把金教授的科普发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出古埃及人的社会结构和信仰大概是什么样的。
毕竟是现场解答,有科普性质,很多地方不可能像写书那么严谨,而且录音的效果不太好。如有问题,应该是由我本人对以下文字的准确性承担责任。
……比如说最明显的第一中间期。无论是从文字还是考古等方面,没有原来我们所说的类似农民、奴隶暴动,把国王的尸体从金字塔里拖出来以后怎么怎么样的,以前的阶级斗争的说法,完全不是。 以前一提到埃赫那吞(注:又译“阿肯那顿”)的宗教改革,就认为是祭司的权力太强大了,是法老为了削弱祭司的权力。那如果是法老为了削弱祭司(尤其是阿蒙神祭司)的势力,那他就不应该离开都城。他到了一个叫阿玛尔那的地方,按照我们现在说的,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躲在那里。到了那里以后,他几乎就没有再离开过那个地方。西方人认为他是有点宗教狂热的,或者说是苦思冥想的状态。跟阿蒙神、经济等等的没有关系。 如果以后到埃及去的话,埃及的神庙实际上是为国家或者说国王担当了很大的经济上的任务。我们刚才看到了那么多的贡品,这些贡品是怎么来的呢? 实际上,埃及的土地有三种拥有的形式:一是归王室所有;二是归神庙所有;第三是国王为了奖励征战的将领、将军、官吏等等,而分配给他们的土地。这三种土地当然都需要雇佣佃农来租种。神庙的土地又怎么租种呢?当然是需要大量的佃农,有的就是上埃及的神庙在下埃及拥有土地。佃农耕种土地,养殖鹅、鸭、羊、牛等,每天(或者到年终时)再大量地运送到神庙,每天三次要为神准备贡品。神庙雇佣的人通过给神贡品解决问题。 国王需要完成的任务非常多。我们都说中央集权,但是那个时候的国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让整个国家高度集中。要国王负责整个国家的供给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把这些任务分散到各个地方,让位于首都和地方的各个神庙分担了这些任务。这样不仅仅是完成了宗教的任务,也完成了其他的任务。我们都知道,在新王国时期,专门有工匠建造国王的陵墓,他们的饮食生活等是由神庙来提供的。 所以说,实际上“政教合一”、王权与神权之间的冲突都是后来的概念,在古埃及时期还根本就没有到这个程度,国王自然而然地就是所有神的最高祭司。所以说,把现在的观念,像罗马教廷与法兰西国王的纷争、抗礼、冲突等,都是拿现在的观念硬加在古代的身上,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还有一个,地方神也是很重要的。埃及人对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与自己的地方神来认同。埃及人最重要的是:我一定要死在我出生的地方,一定要葬在我的神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葬在他生活的诺姆的神的地方(注:诺姆相当于中国的省)。所以很多埃及人的自传里经常写道,父亲为了完成法老(国王)委托的任务死在外边,比如说努比亚(注:埃及南部古国),或者现在的叙利亚,西亚等地,儿子就要不远千里到国外想办法找回父亲的遗体,运回家乡掩埋。这样父亲才能“复活”(注:这是埃及人的生死观)。在这个意义上说,古代埃及国家层面的神和地方神也不会发生矛盾。 一般情况下,国王要负责大的神庙,比如阿蒙神、伊西斯女神、奥西里斯神,这都是国家层面的神。如果我们能看到吉萨高地的三座金字塔(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哈夫拉、曼考拉,曼考拉神庙边上的祭殿里出土了很多雕像,包括曼考拉和两个女神。其中一个是哈托尔女神,属于国家神,边上的是一个地方女神。如果我们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国王曼考拉身材最高,在中间;哈托尔女神就要比国王稍矮一点,脚迈出半步;右边的地方女神身材最矮,双脚并拢。我们可以从这里很明显地看出国家神与地方神之间的地位差别。所以至少在文字上没有看出神之间的冲突。 埃及的多神信仰非常包容,就像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文字里面有提到,位于两河流域(现在的伊拉克)的巴比伦国王给埃及法老写信,因为公主生病,希望借来阿蒙神的儿子孔苏的神像(孔苏在新王国后期变成了医药神)。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埃及法老派人千里万里,长途跋涉,把神像送到了巴比伦。有保存下来的文字显示,埃及法老千叮咛万嘱咐:你的女儿病好了以后,可千万别把我的神像押在那里,你要及时送还回来。 古代的人的观念是,只要有用,不管是谁的神,都可以为我所用。只有在一神教产生了以后,才有了这种不包容,甚至极端的情况。
补注:金教授说的雕像可能是这个,中间的是国王曼考拉,左侧为哈托尔女神;右边的是安普特女神(Anput),上埃及第十七诺姆女神。她的丈夫和男性对应是阿努比斯神,换句话说,她是只母豺狼。
还有可能指的是这个:最右侧为拜特女神(Bat),掌管上埃及第七诺姆。有趣的是,她也是一个牛神。
而我早先展示的图片是这个,当时我在维基百科特意挑了一个个子最矮的神,是上埃及第四诺姆瓦瑟瑞特(Wosret)或名瓦塞特(Waset)的守护神。现在这个地方叫底比斯,或者叫卢克索。问题是,单纯从服饰来看,他是个男神。这就尴尬了。
感谢 @beehk 的指正,他建议换成安普特女神。两年前 @Lilith君 也曾提醒过我,因我未注意性别,就没有更换图片,他建议改成拜特女神。我当然两个都要啦。【哈哈】
感谢二位知友,希望没有让诸位读者产生较大的困扰。
九、有哪些讲述日本战国史的书籍或者视频?
在B站搜大河剧有挺多的,最近热播的《真田丸》挺不错的。
十、有哪些讲述悲剧爱情故事的油画?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 情 就 是 激 情 和 忠 诚
该幅油画出自英国画家弗兰克.狄克西之手。狄克西192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艺术院院长,1925年被授以皇家爵士爵位。他大部分的画作都以戏剧性的历史和传奇的故事为主题,并以在绘画中完美表现优雅时髦的女人的画风而著称。
《罗密欧与朱丽叶》目前陈列于英国南安普顿市美术馆,表现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悲剧爱侣在婚礼初夜后离别前的匆匆一吻,而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也将成为他们爱情生涯的最后一吻。该画画面色彩艳丽饱满,人物神态惟妙惟肖,将一对分别在即的情人之间充满甜蜜与不舍的情愫描绘得入木三分。英国媒体在评论这一票选结果中称,“当代早已没有了真正的浪漫,但我们都有一颗追求浪漫的心。”有艺术评论家指出“画作营造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死亡接近而情爱不灭,人们青睐这样的作品,直到现在还感动着众人说明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渴望着‘激情和忠诚’”。
据调查这幅作品成为71%的英国民众心目中“最浪漫的艺术品”。
《恋人的花冠 》
爱情就是一见钟情
弗拉戈纳尔 法国洛可可画家。弗拉戈纳尔关于贵族“有闲”青年男女恋爱风流《爱情》故事的四幅组画,分别为《友情》、《告白》、《侵入》、《恋人的花冠》,讲述的是由一见钟情的会面、夜半爬上阳台向心上人倾吐、姑娘在花园里徘徊想着心事、最后小伙子求爱成功的一个俗之又俗的“饮食男女”的恋情。象《恋人的花冠》这类画,因其精致的风格而常常被认为是弗拉戈纳尔最好的作品。上方绿荫的巨树,参天蔽日,突显了人的渺小与脆弱,下面则是爱情游戏的欢乐场面。
《徒劳的求爱》 Vain Courtship
爱 情 有 时 徒 劳 与 无 奈
阿尔玛晚年愈加返朴归真,将其艺术中的古代民俗规范转变到以两性关系为主的基本框架内,以揭示人类原始情感的细腻和微妙的变化。该画以他的画室作为其背景的参考,画中的女人双目凝视窗外,,似乎若有所思,她身旁的求爱者与她拉开一定距离,从其无可奈何的神情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也许是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