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航空名人

航空人的感人故事简短 两弹一星有哪些故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23-07-14 10:28:53

简介:】一、两弹一星有哪些故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先后研制出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2012年,我国上映了不少有关“两弹一星”的影视剧作品。电影《钱学森》

一、两弹一星有哪些故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先后研制出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2012年,我国上映了不少有关“两弹一星”的影视剧作品。电影《钱学森》、电视连续剧《国家命运》,都让“两弹一星”谜一般的研发过程展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而其背后的真实故事,远比剧本里讲述的更精彩、更丰富。

邓小平给聂荣臻三个选择,聂荣臻毫不犹豫担下主持“两弹一星”工作

中国启动“两弹”研发,是在1955年钱学森回国以后。他向国务院报送了《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的意见书》,建议中国发展导弹技术。

当时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如果要白手起家发展核武器,首先就要争取“老大哥”的技术援助。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代表团访华。毛泽东表示,希望苏联在原子能与核武器上提供帮助。

赫鲁晓夫没有明确回绝:“那个东西太费钱了,社会主义是个大家庭,有一把核保护伞就行了,不需要大家都来搞。”毛泽东听了翻译,笑道:“大家打一把伞,当然省事,但是顾头不顾屁股,终究还是要被打湿的。”

赫鲁晓夫知道毛泽东的意思后,也笑了。他指指设计了“米格”系列战机的米高扬,以及国防部长布尔加宁,说:“他们知道,搞原子弹需要很多科学家、很多钢铁、很多电,如果中国现在要搞核武器,就是把全中国的电力都集中起来也保证不了。你们应该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多炼钢,多造拖拉机。”最后,赫鲁晓夫做了一些让步,同意帮助中国建设一个小型原子堆。

1957年9月,以聂荣臻为首的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赴苏谈判。这次苏联之行,两国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同意在原子能工业、导弹、火箭等方面援助中国。

主持“两弹一星”的工作,聂荣臻是自己主动担下的。1956年10月,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来到聂荣臻家里,给他三个选择:一是分管科学技术,填补被调去当外长的陈毅留下的空缺;二是还回去当北京市长;三是继续主管军工生产和军队装备工作。聂荣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项,早在年轻时代,这位开国元帅就有一个科学救国的梦。不久,聂荣臻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聂荣臻还兼任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下设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

对于这样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在中国高层中也有分歧。不少人主张发展常规武器,所谓“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聂荣臻坚决反对。他直接写报告给毛泽东,争得了中央领导的一致同意。当时作为聂荣臻副手的张爱萍将军有一句名言,“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

中国搞出的第一根“打狗棍”是近程导弹。1960年,依照苏联的图纸,成功仿制了“东方一号”导弹。几年后,又研发出射程1200-1500公里的“东方二号”导弹。钱学森高兴地对聂荣臻说:“如果说两年前我们还是小学生的话,现在至少已经是中学生了。”

核爆中心为何从敦煌西北挪至罗布泊?

1958年8月,0673部队副主任张志善带着两百多人的勘察大队,奔赴敦煌。这些人除了张志善,只有两名干部知道此行的目的:勘察原子弹靶场。

荒漠中渺无人烟,吃水要到300公里以外去拉。白天地表温度超过50摄氏度,甚至能把胶鞋底烫化。他们艰苦工作了两个多月,终于依据苏联专家意见,将核爆中心确定在敦煌西北30公里的地方。奉命出任核武器试验基地司令员的张蕴钰一听,就不同意。在他看来,这里距离莫高窟太近,万一损坏了文物怎么办?二来这里没有水源,松土层太厚;再加上只能试验两万吨TNT当量(指核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编者注),太小了!

张蕴钰找到兼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的陈赓汇报,陈老总拍板:“核试验基地眼下只能搞一个,要搞就搞一个能爆炸百万吨级的!”他们又上报聂荣臻,建议 “一直往西,到新疆罗布泊去”。原先驻扎在朝鲜的第20兵团秘密调往罗布泊,基层官兵们在火车上一坐就是半个多月,下车后才发现,自己竟然到了大沙漠,沙粒打在脸上都是疼的。战士们随即就投入到机场、发电厂和铁路的建设中。

陈士榘上将出任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负责主持靶场的建设工作,他问苏联专家盖杜柯夫:“盖将军,你看看,按我们这个搞法,试验场需要多长时间能建好,能打导弹?”盖杜柯夫想了想:“15年。”陈士榘向盖杜柯夫伸出3根手指:“中央给我3年!”盖杜柯夫听后使劲儿摇头:“搞科学光有激情是不够的。像这样原始的劳动,15年已经够快了……你们的脑子太热了……”

不出几年,在中苏蜜月结束、苏联专家撤出的情况下,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二、关于民航的有趣故事?

说的有一次发水发到最后两排的旅客了,可乐只剩一点不足到满一杯,一个乘客说要再加一杯可乐,那位男乘看了看见底的可乐瓶回了一句:“不好意思先生,我们今天可乐没有了你要不要喝一点雪碧”

乘客指着可乐瓶底说不是还有么,猜那个男乘干了什么,他直接在客舱里面拿着那瓶可乐嘴对嘴把见底的可乐喝完了甩给乘客一句“现在没有了吧”转身就走,乘客瞬间静止了...

三、为两弹一星献身的中国科学家故事有哪些?

提到“两弹一星元勋”大家都能说几个名字,钱学森、邓稼先、于敏、孙家栋……。但是要是问你,他们具体都有哪些贡献呢?很多人都混为一谈。曾经总有人问钱学森核武器原子弹的问题,他回答说“问道者盲”。钱学森并不是搞核武器的,他也多次强调“导弹研制是集体力量,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

“两弹一星元勋”指的是我国在1999年,对研制“两弹”指的是导弹、核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一星”(卫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专家进行表彰。这些专家主要贡献来自于三个领域:航天科技(导弹、卫星)、核武开发(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国防科技等。

这些核武器制造和核试验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

1.核弹之父——钱三强,原子能事业的领军人物,他解决了核武器中的关键技术重水型反应堆,回旋加速器等技术,此外,中子物理和氢弹研制理论也有突出贡献。钱三强打开了核反应的大门。

2.两弹之父——邓稼先,杨振宁的挚友,设计原子弹、氢弹并使其爆破成功,完成氢弹研制和试验工作。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的奠基者,是原子弹,氢弹成功的关键人物之一。

3.核物理专家——王淦昌,核武器实验工作开拓者,惯性约束聚变,指导参与原子弹,氢弹研制,指导进行地下核试验。提出用激光打靶实行核聚变设想。他还是出色的教育家,是邓稼先、李政道的老师。他在探测中微子、反西格玛负超子、惯性约束聚变,都是世界级的贡献。

4.氢弹之父——于敏,本土培育的两弹元勋,他是半路出家,由理论物理转为氢弹研究。解决了热核物理一系统关键性问题,使氢弹原理取得突破,使我国仅用2年零8个月完成了原子弹到氢弹。他提出于敏构造,要优于美国的T-U构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持有氢弹的国家,他被誉为“氢弹之父”。他在邓稼先的基础上,使我国的氢弹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5.中国核司令——程开甲,在钱三强指导下,他的核试验方案设计非常成功,他参与了几乎所有的核试验,包括原子弹、氢弹、导弹结合、地下核试验、竖井试验……。成功解决了原子弹内爆机理关键问题,他建立内耗热力学理论,在核爆炸及效应理论,爆炸测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是核试验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司令。

6.核科学主要开拓者——朱光亚,他是核科学战略性的专家,我国工程事业支柱性人物,从事核反应堆研制工作,参与历次原子弹、两弹结合、氢弹试验,攻破诸多技术。是我国核事业领军人物。对于核武器方面,钱三强成功进行了核试验,邓稼先研制了原子弹、氢弹,于敏把氢弹进一步升级使中国唯一具有氢弹的国家。程开甲就是进行各种核试验的指挥司令,朱光亚参与核试验,核弹结合的全过程。有了核武器、原子弹、氢弹,怎么把他们送出去呢?这就需要火箭、导弹等运输工具。

7.航天之父——钱学森,主导火箭、导弹、航天器研制。他是一个战略科学家,在回国前就已经是享誉世界的导弹专家,他提出了中国火箭导弹技术发展的整体方案,除了导弹方面,他在“两弹结合”,航天领域,都有开创性贡献。他被誉为“导弹之父”“火箭之父”是我国名副其实的航天技术发展领军人物。

8.洲际导弹之父——屠守锷。他解决了导弹在研制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关键性问题。他是我国洲际导弹之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航天事业离不开运载火箭,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

9.固体导弹专家——黄纬禄,火箭技术专家,潜地导弹总设计师,固体战略导弹奠基人。有了核武器,有了导弹技术,如果发射的更精准呢?这就需要战略空间制高点,人造地球卫星技术。

10.卫星之父——孙家栋。他是我国卫星技术总负责人,第一代和第二代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11.空间技术开拓者——钱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号)、返回式卫星设计总负责人。

12.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他主要贡献是在卫星控制方面,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卫星姿态系统等。他提出三轴稳定姿大大提高了卫星发射和回收的成功率。

13.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王希季,火箭技术和返回式卫星技术专家,使我国卫星返回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也为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基础。

14.空间系统专家——陈芳允,他主要贡献无线电和测绘系统方面,是我国卫星测量、测控、通信系统奠基人。无论是核武器、火箭、导弹、卫星都离不开这些材料专家、测控专家、发动机技术……。他们属于国防技术有特殊贡献的人。

15.近代力学奠基人——郭永怀,被钱学森邀请回国,导弹之父“冯卡门”的弟子。涉及领域颇多,原子弹、氢弹爆轰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都有卓越贡献。他几乎是一个全能专家。

16.火箭发动机专家——任新民,他是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研制氢氧发动机。他还是我国卫星通信和卫星发射的总设计师。多次主导通信卫星、气象卫星、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任务。

17.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他在激光技术,遥感技术,雷射技术,卫星、导弹跟踪系统都有突出贡献。为导弹的精确制导,卫星的精准定位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18.航天材料学专家——姚桐斌,特殊材料和火箭焊接工艺专家,材料技术是我国目前的短板,这与姚桐斌过早去世不无关系。

19.动力气象学创始人——赵九章,他是一个全才人物,在气象动力,大气科学,人造卫星,空间物理,返回式卫星……都有开创性贡献。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先行者。

20.材料专家——吴自良,物理冶金专家,在合金钢系统有开创性贡献。他解决了“甲种分离膜”,提炼浓缩铀的核心元件,这也是原子弹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

21.材料与工程学专家——陈能宽,材料科学专家,金属物理学家,对核武器所用的材料具有突出贡献。简而言之,就是研制核武器爆破材料的,他在爆轰物理、两弹攻关、冷态核爆、强激光研究中都有突出贡献。

22.默默无闻大师——彭桓武,他长期进行理论研究,在原子弹,氢弹,反应堆、临界安全等取得重大突破。一个关键性的难题钢锭快速加热工艺被他突破,进而推进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战略核武器理论研究。

23.粒子物理学家——周光召,在原子弹,氢弹,量子立场等理论领域重大突破。他被公认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更是需要英雄精神的时代。他们就是时代英雄,他们就是中华脊梁。国士无双,他们永远将被共和国所铭记!

四、航空之王观后感?

《航空之王》是一部由中国大陆拍摄的电影,讲述了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历程。影片通过讲述一个航空公司的创业故事,展现了中国民航业在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历程。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首先,这部电影的制作非常精良,场景的还原度很高,特别是在飞机场的场景中,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机场当中。同时,电影中的镜头运用和音效设计也非常出色,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飞机起飞和降落的震撼和惊险。

其次,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很到位,主角们的性格和行为都很真实,让人感到非常有共鸣。电影中还突出了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历程,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民航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民航业的敬意和支持。

最后,电影的主题非常积极向上,展示了中国民航业在改革开放后的伟大成就,激励人们在自己的事业中追求梦想、不断前进。同时,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发展壮大而自豪。

总的来说,《航空之王》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值得一看。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到祖国的力量和伟大,同时也可以从中受到鼓舞,追求自己的梦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与航空有关的3分钟故事?

  在东航的一个航班上,一位空姐看到一位老汉紧紧抱着一个袋子坐在位子上。空姐向每位乘客派发食品和饮料,当派发到老汉时,老汉拒绝了。空姐有些奇怪,老汉说,这些食品和饮料是收费的,他没有钱来支付。原来,这老汉是去北京看望上大学的儿子,那袋子里是给儿子捎的红薯干。空姐对老汉解释机上的食物是免费的,并给了他一份。老汉说,他舍不得吃,要把这些食物带到北京,留给儿于吃。长长的旅途中,老汉就饿着肚子,不肯享用那份菜。

六、马斯克故事?

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1971年出生于南非

他的母亲是一名模特,父亲是一名工程师

马斯克关于航天航空的故事。

1、世人都觉得马斯克是一名企业家+做秀专家。

其实马斯克是一个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他在去俄罗斯前就读完了数十本火箭领域的专业书籍,据SPACEX的员工说,公司上千名员工中,有世界顶尖火箭专家、新材料专家、顶级物理学家,几乎没有员工可以在他自己的领域问倒马斯克,如果马斯克碰到不明白的就会立刻去学,一个星期后,你会发现他已经比你内行了。

2、一个私人公司做航空研发,不用说也知道风险极大。

spaceX用了5年,试射了3次火箭,都失败了。

马斯克投光了自己所有钱,还押上了房子,最艰难的时候,他抵押了私人飞机,自己坐经济舱出行。

3、spaceX的第四枚火箭成功了。

这家公司的火箭上每一个电路板都是spaceX设计研发的,传统公司、比如洛克希德和波音的火箭发射一次要15亿美元,而spaceX只要1.2亿。

发射成本降低了10倍,试射成功后,spaceX立刻就拿到了NASA的20亿美元订单。

4、2015年,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回收成功,spaceX成为继俄罗斯和中国后第三个掌握火箭可回收技术的组织,也是唯一一个私人组织,spaceX的火箭技术已经富可敌国,而且他的火箭成本只有6000美元,全球最低。

5、更变态的是,马斯克还在研发火箭整体回收技术,一旦实现整体可回收,那么火箭发射的成本将仅有20万燃料费用和30万维护费用,成本骤降97%。

50万美元一次的发射费用是什么概念?

波音的火箭一次发射费用要4个亿。

马斯克几乎让所有航天人怀疑人生。

七、钱学森故事介绍?

1939年,年仅29岁的钱学森,同时取得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博士学位、数学博士学位,并跟冯•卡门共同完成了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建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一钱学森”公式。这一公式的建立,为早期飞机克服热障、声障等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也为世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时的钱学森,虽然只有29岁,但已经成了全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作为超级“学霸”,钱学森当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他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于是,钱学森又开始钻研火箭、导弹、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等多个领域。

钱学森晚年曾经跟他的秘书说:我实际上比较擅长做学术理论研究,工程上的事不是很懂,但是国家叫我干,我当时也是天不怕地不怕,没有想那么多就答应了。做起来以后才发现原来做这个事困难这么多,需要付出那么大的精力,而且国家受国力所限只给这么一点钱,所以压力非常大。

《火星救援》电影里面有这么一段:1939年,加州理工学院一个叫“火箭小组”的组织在宿舍做实验的时候火箭主体爆炸,把宿舍墙炸出了一个洞。然后学校把他们赶出了宿舍,为他们找了一块河谷作为实验基地,这块建在河谷上的实验基地就是现在NASA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火箭小组”的最初五个成员就是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始人。在这个成立于1937年的“火箭小组”的最初创始人的五人名单里,有一个名字:钱学森。

八、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付出很多甚至牺牲生命请选择一位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黄继光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初夏时节,在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汉白玉的英雄雕像巍然屹立,“特级英雄黄继光”几个大字格外显眼。

1931年,黄继光生于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

1951年3月,黄继光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组织培养下,他努力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他在某部第6连当通信员,忠于职守,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所在营10月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再不拿下高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

黄继光等人在距敌火力点不到50米的地方被敌人发现,照明弹、探照灯使整个山坡变成了白天,无数条机枪喷射出来的火舌,扫向他们隐蔽的地方,三人相继倒了下去,两名战士一死一重伤,黄继光左臂也受了伤。

距敌火力点不到10米时,黄继光用右臂撑住身体,扔出手雷,但是敌机枪只略一停顿。黄继光顽强地爬到了碉堡下,那里是敌人射不到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回头朝战友们看了一眼,接着一挥手,大声喊了一句话。话音全被枪声淹没了,没有人听清他喊了什么。只见黄继光猛地站起来,身子向上突地一挺,奋力向碉堡扑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敌人的机枪哑了。战友们喊着“为黄继光报仇”,冲了上去,一举将高地夺了回来。战斗结束后,只见黄继光的胸膛被火药烧黑了,布满了像蜂窝一样的弹洞。在他爬向敌人碉堡的来路,拖着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烈士遗体安息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