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关于兔子的历史故事?从前有一个宋国人,他有一块肥沃的田地,平日里十分勤奋地经营着这块田地,收成很可观。田地里有一个树桩,干活累了,他就在树桩旁边歇息一会儿。有一天,他在田
一、关于兔子的历史故事?
从前有一个宋国人,他有一块肥沃的田地,平日里十分勤奋地经营着这块田地,收成很可观。田地里有一个树桩,干活累了,他就在树桩旁边歇息一会儿。
有一天,他在田地里耕作,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只兔子,急急忙忙地奔跑,结果一头撞死了树桩上。他跑过去一看,高兴得不得了,心想:今天的运气真好,白白收获了一只兔子。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洋洋地想,要是每天都在这里等着收获一只兔子,那以后就可以不用这么劳累了。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他放下锄头,每天守在田边的那棵树桩旁边,等着兔子跑过来撞死在树桩上。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田地里长满了野草,荒芜不堪。这个宋国人还在树桩旁边等着,可是再也没有兔子撞死过。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之财,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总想着不劳而获,那么人生就会像这个宋国人的田地一样荒废掉。
二、关于膳食的历史故事?
宋哲宗元祐四年一月三日(1089年),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
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
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
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
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2、太白鸭和李白
唐代诗人李白小的时候跟父亲就住在四川,直到25岁才离开四川。
在四川的时候他很爱吃当地名菜焖蒸鸭子。
后来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宠爱,入京被封为翰林学士。
他以年轻时吃过的焖蒸鸭子为蓝本,做了一道蒸肥鸭献给玄宗,玄宗非常欣赏,将这道菜赐名为“太白鸭”,一直延续至今。
3、西施舌和西施
传说在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西施的美色消灭了吴国,然后越王想接西施回国,但是越王的王后因为嫉妒西施的美貌,害怕她回来之后受宠,便找人将西施沉于江底。
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人们就把这类贝壳做成菜取名西施舌。
4、饺子和张仲景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
他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向穷人舍药治伤。
他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一起煮熬切碎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
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
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
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
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5、光饼和戚继光
福建福安一带有一种地方名吃叫光饼,说起光饼的历史,还得从戚继光抗倭说起。
当年倭寇猖獗,行迹不定,忽而蜂拥登陆,忽而呼啸而去,还不时黑夜偷袭,杀人放火。
戚继光率领义兵追杀捕剿,贵在神速,对埋锅造饭,总嫌拖延时间,但又想不出另外的办法。
有一次,戚继光行军途中,有一个老农献上许多中间有个小孔,外边放芝麻的咸饼,以作慰劳。
并且说:“别看这饼光光的,它可以用绳子穿着带在身边,饿时撕下,就可充饥。
”戚继光连声称赞说:“老伯伯,你想得真周到,真要谢谢你了。
有了这光饼,以后行军不会再耽误时间了。”
消息传开,各地百姓都争先做光饼献给军队,“光饼”的名称便从此流传了下来。
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继光饼”,这种叫法如今在福安等地依然保留着。
6、贵妃鸡和杨贵妃
一日,唐明皇与杨贵妃饮酒取乐。
杨贵妃喝的烂醉如泥,突然撒娇道:我要飞上天!玄宗以为她要吃什么“飞上天”,于是命厨师做一道“飞上天”菜献上来,这让厨师们很无奈。
忽然一位厨师急中生智说:“买几只童子鸡来,斩下翅膀,焖煮熟烂,不就是‘飞上天’吗?”当把这道菜呈上来后,杨贵妃吃了一口,连声称赞:好吃,真好吃!因这道菜贵妃极爱吃,于是就有了“贵妃鸡”的美
三、关于冯玉祥的历史故事?
冯玉样(18821948年)生平读书十分用功,他当士兵时,一有空就读书,有时竟彻夜不眠。晚上读书,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就找来个大木箱,开个口子,把头伸进去,借微弱的灯光看书。
冯玉样担任旅长时,驻军湘南常德,规定每日早晨读英语2小时,学习时,关上大门,门外悬一块牌子,上面写冯玉样死了,拒绝外人进入。学习完毕, 门上字牌则换成冯玉祥活了。
冯玉祥对不遵守时间的人深恶痛绝。
1927年,因为汪精卫不守会议时间,开会经常缺席、迟到,冯玉样一怒之下,编成一副对联送给了他: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当年冯玉祥有个军事顾问叫乌斯马诺夫。他特别喜欢打听西北军的事情,还常常缠着冯玉样问这问那。开始问一些西北军的一般情况,渐渐涉及行敌的人事安排。这天乌斯马诺夫又向冯玉样问一些事,冯玉样不悦地说:顾问先生,你知道在我们中国,
‘顾问’两个宇当什么讲吗?
乌斯马诺夫摇了摇头: 不知道。
冯玉祥告诉他说:顾者着也,问者问话也。顾问者,就是当我看着你,有话问你的时候,你答复就是了。
抗战时期,冯玉祥居住在重庆市郊的歌乐山,当地多为高级军政长官的住宅,普通老百姓不敢担任保长,冯玉样遂自荐当了保长。
因他热心服务,颇得居民好评。
有一天,某部队一连士兵进驻该地,连长来找保长办官差,借用民房,借桌椅用具,因不满意而横加指责。
冯玉样身穿蓝粗布裤褂,头上缠一块白布,这是四川农民的标准装束,他见连长发火,便弯腰深深一鞠躬,道:大人,辛苦了!
这个地方住了许多当官的,差事实在不好办,临时驻防,将就一点就是了。
连长一听,大怒道:要你来教训我!你这个保长架子可不小!
冯玉样微笑回答:不敢,我从前也当过兵,从来不愿打扰老百姓。
连长问:你还干过什么?
排长、连长也干过,营长、 团长也干过。
那位连长起立,略显客气地说:你还干过什么?
冯不慌不忙,仍然微笑说:师长、军长也干过,还干过几天总司令。
连长细看这个大块头,突然如梦初醒,双脚一并:你是冯副委员长?部下该死,请副委员长处分!
冯玉祥再一鞠躬:大人请坐!在军委会我是副委员长,在这里我是保长,理应侍侯大人。几句话说得这位连长诚惶诚恐无地自容,匆匆退出。
四、关于方程的历史故事?
早在3600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3000年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
一直到3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第一个倡议用xy 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五、关于刺绣的历史故事?
在民间,流传着一位叫刘女红的刺绣能手,创新出“双面绣”的故事。传说在清代,苏州有一位县太爷,想要给慈禧太后祝寿,他想到了当时盛行的苏绣。便命手下人去苏州的各家绣坊,寻找能工巧匠的女红,让她们创新一种特别的苏绣,来献给慈禧。
有一天,县太爷去巡视,路过一家酒店,忽然,他抬头看到挂在酒店外面的酒旗,
与其他酒旗很是不同。这个被风吹得左右摆动的酒旗,原来是绣的双面。经过打听,县太爷知道这个酒旗是附近的一位刘女红的绣女所绣。于是,县太爷便找来刘女红,要她绣一个慈禧的画像。
县太爷把这幅双面绣送到京城为慈禧祝寿。慈禧是个喜欢书画的人,她见了这幅自己的双面绣像,非常高兴,苏州县太爷也因此而连升三级。刘女红也被皇家招纳。
六、关于炸鸡的历史故事?
最早的裹粉炸鸡是苏格兰人制作的,但是当时的炸鸡没有调味。19世纪之后,美国南方的黑人将苏格兰的裹粉炸鸡技法与西非的调味技法相结合,促成了美国南部风味的炸鸡,一直流传至今。世界上流行的炸鸡包括美式炸鸡、韩式炸鸡、泰式炸鸡、日式炸鸡、广式炸鸡等。
炸鸡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胆固醇和钠、钾、磷等矿物质。鸡肉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但缺乏膳食纤维与其他水溶性维生素。油炸食品通常热量较高,炸鸡为了保持鸡肉软嫩裹了一层面粉炸制,热量更高。
在工业化养鸡、消毒防虫等关键技术还未成形之前,养鸡业极易受到病虫害冲击,人们一般只在特殊场合,如节日宴席之中食用鸡肉菜肴,包括炸鸡。二战之后,随着工业化养鸡行业的发达,炸鸡的价格随着鸡肉价格一路走低,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菜肴。
七、关于笃实的历史故事?
“胡雪岩在他的胡庆余堂,当年挂着两个字‘戒欺’。要多予少取,先予后取。不搞一锤子买卖,丁是丁、卯是卯,一件是一件。就是要有这样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品牌项目’。
钱钟书进入清华后,目标是“横扫清华图书馆”,最能代表他学术成就的《管锥编》,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汪洋恣肆,博大精深,他说:“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还有百年历史品牌的“同仁堂”,之所以走这么远的路、得如此隆名,靠的也是实在、笃实。
八、关于雪天的历史故事?
在北宋的时候,杨时与好友去向程颐求学。到了的时候恰巧程颐在睡觉,看到半掩着的门,杨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恭候在门外。当时还下了很大的雪,杨时就一直在外面冻着。最后程颐看到了十分感动,好好教导他,杨时也不负厚望,从此,这个故事也广为流传。告诉我们要尊师重道。
九、关于父爱的历史故事?
孺子牛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的齐国是一个比较强盛的国家。齐景公是齐国国君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个。他有6个儿子,他最喜爱的是小儿子晏孺子。
晏孺子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又是齐景公的庞妃所生,所以景公非常偏爱他。景公经常整日和孺子一起玩耍、做游戏。孺子叫他怎么玩,他就怎么玩;叫他当什么,他就心甘情愿当什么。当时的景公已经将近六十岁了,玩起来,不是滚,就是爬,但他觉得很开心。
有一次,孺子要齐景公装作一头老牛让他牵着玩。齐景公竟然还让人拿来一根绳子,让孺子牵着一头,另一头他自己用牙齿紧紧咬着。这么一来,孺子很高兴。一会儿骑在“牛背”上,一会儿便像牧童一样,牵着“牛”满院子跑。为了让儿子高兴,齐景公就装着牛叫在后面跟着跑。跑着跑着,孺子没小心,突然跌了一跤。齐景公没有防备,紧咬着绳子的门牙一下子被拽掉了一颗,口里立刻流出鲜血。
年幼的孺子不知如何是好,吓得哭起来。孺子一哭,景公非常心疼。他不顾自己,上前将孺子抱到怀里,哄着孺子不要哭。终于孺子不哭了,他又陪孺子玩起来。
后来,在孺子不足10岁时,齐景公病死了。他临死前,立下遗嘱,要晏孺子继位。齐景公的长子阳生得到消息,暂时出逃到鲁国,其余几个都被逐出京城。
孺子年幼无知,后来封了与景公的`长子阳生交好的大夫陈喜子为相。陈喜子为阳生愤愤不平,杀掉了辅佐孺子的两个大臣。后来,又用个大皮囊将阳生带进宫中,强迫孺子退位,拥立阳生为国君。
原来的相国鲍牧惊讶地说:“你们这么做,难道忘了先王因为做孺子牛而崩落一颗牙齿的事吗?这是背叛先王遗命啊!”
满朝大臣们,见大势已去,也不再说什么。阳生却说:“废掉一个国君,再立一个国君的事情很多,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弟弟年幼无知,无法理国。我是长子,接替国君,当之无愧,是天经地义的事。相国只要权衡是否有利于国家就是了,何必一定要看什么先王遗命呢?”
齐悼公继位当天便把晏孺子杀了。不久,又借故把鲍牧杀了。
十、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
《李闯王渡黄河》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架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座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