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钱学森的故事?在交大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试卷,做这份试卷的人就是钱学森。在这样一份普通的试卷之后,却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原来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
一、钱学森的故事?
在交大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试卷,做这份试卷的人就是钱学森。在这样一份普通的试卷之后,却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原来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品学兼优,各门学科都得90多分以上。
在一次水力学考试中,钱学森答对了所有的6道题,他的任课老师金老师很高兴,给了钱学森100分的满分成绩。但钱学森却发现自己答题时把一处符号“Ns”误写成“N”了。钱学森主动把这个小错误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把100分的试卷该为了96分。
任课老师金老师一直保存着他的爱徒的试卷,即使在战乱的迁徙中也一直保存在行李箱中。
在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再次回到母校的时候,金老师拿出了这份珍贵的试卷,赠与了母校。这份小小的试卷也反映了一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学习、科研的一丝不苟、虚心诚实。————一份96分的水力学考卷
二、钱学森人物特点?
科学家,原子弹,氢弹,h造卫生的发明家。
三、钱学森人物介绍?
钱学森
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四、简写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1911年12月1日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来到北京,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开始争取回国,受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最简可以用"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来概括.(估计200多字了,哈哈)
五、钱学森爱国的故事?
中国人,中国心,钱学森的爱国之心
钱学森的一生是辉煌的,作为爱国者,他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冲破层层阻力回到中国;作为科学家,他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钱学森说过,他一生有三次最为激动的时刻,第一次是在得知美国方面最终肯放他归国,第二次是在得知自我将会同焦裕禄、孟泰等人,一齐列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行列;第三次是在建国十周年的那天,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从诞生到成长的过程中,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不计其数,然而最为光辉、功勋最为卓著、影响力最大的人物却是钱学森。那么,钱学森一生做出哪些贡献呢?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钱学森意识到中国航空力量过于薄弱,因而决定到美国学习航空科技的理论知识。在美国受到当局迫害,滞留美国的五年,他从没有放弃争取回到祖国的机会。他为二战的胜利立下不朽的功劳,以往和冯·卡门一齐完成了空气动力学的研究问题,并留下了“卡门一钱近似”公式,就连冯·卡门导师也称这个弟子的学术知识已经胜过了自我。
在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首任院长期间,他将自我在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掌握的丰富知识,运用到导弹、火箭、卫星的研发制造上。他还主持并成功地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他还参与了对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
钱学森被世界公认为世界航空技术的开创者、重要技术的奠基人和控制工程学的开山鼻祖,他是应用数学、应用力学等学识领域的领袖人物,他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学识上留下了创造性的贡献。
钱学森一生留下了《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不朽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先后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提高奖特等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的称号。
钱学森为中国导弹、航空、火箭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付出了40多年的努力,有着中国导弹之父、火箭大王、中国航空之父的荣誉称号。在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一级英雄模范奖章。随后,钱学森又担任中国科学家协会的名誉主席。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勋章。
钱学森一生淡泊名利,有着崇高的人格品质。他在为祖国科研实验做奋斗的岁月里,始终坚持了一名爱国学者应有的崇高精神。钱学森以往说过:“我是一个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我所学到的科学技术只服务于我的祖国,我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如果说我有所求的话,那我想要的最高奖赏,就是全国人民对我工作的满意。”
钱学森晚年的时候仍然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安全。他是从中国贫弱的年代中走出来的,他以往亲眼见到过祖国被列强瓜分的情形,他绝不愿意让中国再出现这样的情景,所以钱学森晚年的时候,也仍然关心着国防科技和军队现代化的建设。
当钱学森因病住院时,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到他病床前探视,钱学森紧抓着军委领导同志的手,要他们好好地发展中国军事的高端科技。随后,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等,11个党和国家的高级部门,联合起来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钱学森被评为“感动中国的100位人物”之首。这充分体现了钱老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是全体中国人对钱学森一生光辉成就的肯定!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上的阅兵仪式震撼了世界,钱学森就在当年10月31日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98岁。人虽死,但英魂常在,钱学森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的地位永远不会动摇。
六、钱学森励志故事?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我国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导弹之父。
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大家称他为“神童”。
5岁时,他已可读懂《水浒》了。他对爸爸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爸爸说:“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在小学低年级时期,男孩子最喜欢玩用废纸折的飞镖。每次比试,总是钱学森扔得最远,投得最准。同学们不服气,捡起他折的飞镖仔细研究,原来他折叠的飞镖有棱有角,特别规正,所以投起来空气阻力很小;投扔时又会利用风向风力,难怪每回都数他投得最远最准呢!小小年纪的钱学森居然领悟了某些空气动力学的常识,这不仅使同学们,而且使老师也惊叹不已。
20多年后,钱学森果然成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家。
他是一个有着怎样传奇经历的科学家?他又是一个有着怎样独特个性的人?他的离开曾让美国紧张,中国欣喜,世界瞩目!钱学森,一个响亮而又荣耀的名字。在辉煌与荣耀的背后,他究竟有着怎样的付出与收获、痛苦与遗憾、挫折与梦想?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不仅是知识的宝藏、科学的旗帜,更是民族的脊梁、全球华人的典范,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风采。
七、钱学森故事介绍?
1939年,年仅29岁的钱学森,同时取得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博士学位、数学博士学位,并跟冯•卡门共同完成了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建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一钱学森”公式。这一公式的建立,为早期飞机克服热障、声障等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也为世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时的钱学森,虽然只有29岁,但已经成了全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作为超级“学霸”,钱学森当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他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于是,钱学森又开始钻研火箭、导弹、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等多个领域。
钱学森晚年曾经跟他的秘书说:我实际上比较擅长做学术理论研究,工程上的事不是很懂,但是国家叫我干,我当时也是天不怕地不怕,没有想那么多就答应了。做起来以后才发现原来做这个事困难这么多,需要付出那么大的精力,而且国家受国力所限只给这么一点钱,所以压力非常大。
《火星救援》电影里面有这么一段:1939年,加州理工学院一个叫“火箭小组”的组织在宿舍做实验的时候火箭主体爆炸,把宿舍墙炸出了一个洞。然后学校把他们赶出了宿舍,为他们找了一块河谷作为实验基地,这块建在河谷上的实验基地就是现在NASA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火箭小组”的最初五个成员就是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始人。在这个成立于1937年的“火箭小组”的最初创始人的五人名单里,有一个名字:钱学森。
八、钱学森简介和他的故事?
钱学森(1911-2009),汉族,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九、钱学森回国后的故事?
答:归国之后的钱学森,潜心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多年来默默付出,为中国的导弹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归国之后的钱学森,由于研究领域的敏感性,许多工作迄今仍不为公众所知。
但众所公认,尽管在钱学森归国前后,邓稼先、钱三强、王淦昌、钱伟长、赵忠尧、郭永怀、吴仲华等科学家在推动研制两弹一星上做出了相当多的工作,完成了理论和结构设计,但促成中国研制的火箭可以在技术上与美苏相抗衡,关键性的领军人物是钱学森。
仅仅归国3个月,钱学森就和钱伟长一道创立了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着手为中国培养第一代航空航天专家。他参与编制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选择原子能、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技术为国家最重大最紧急的发展方向。
他推动创建了有“中国火箭和导弹的摇篮”之称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院长。作为组织领导者,他参与了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第一枚中程导弹、导弹核武器、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和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射。
十、钱学森的身世和故事?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